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病人回路中流量传感器压力采样装置,包括:安装在下盖上分别用于吸气和呼气的2个流量传感器,每个流量传感器至少具有一个采样孔;固定在中板上的第一流量采样接头、第二流量采样接头和采样管;在下盖上设置第一孔槽、第二孔槽和采样接嘴,该第一孔槽与一个采样孔连通,第二孔槽与采样接嘴连通;在下盖和中板之间设置相互隔开的至少2个采样气路,每个采样气路分别与一个采样孔连通,各采样气路均顺次连通第一孔槽、第一流量采样接头的通孔、采样管、第二流量采样接头通孔、第二孔槽、采样接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固定方便、密封可靠等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麻醉机医疗器产品中病人回路组件,尤其是涉及一种病人回路中流量传感器压力采样装置。
技术介绍
在麻醉机医疗器产品中,需要对病人回路呼吸系统中的流量进行监测,以管理病人的潮气量,对于使用压差式的流量传感器的病人回路而言,流量是通过监测流量传感器膜片两侧的压力差而间接得到的,因此,需要有管路将流量传感器膜片两侧的采样孔和麻醉机内部的电路板板卡连通,方可以实现对病人呼吸系统中的流量的监测。目前在麻醉机呼吸系统上所使用的压力采样装置基本有下面三种方案I、在麻醉机呼吸系统上所使用的压力采样装置上通过在流量传感器上引出 软管布置于病人回路外部,然后将软管绕过病人回路连接到麻醉机内部实现压力采样。此方案技术难度低,使用广泛,为麻醉机所使用。方案2、在麻醉机病人回路中将流量传感器压力采样装置内置于病人回路当中,做到了病人回路外部无采样软管的效果。该方案的病人回路采用的是下盖、中板、及上盖的三板式结构,下盖与中板之间、上盖与中板间皆有一层密封垫来保证密封性能。该方案是将其压力采样管路集成到上盖板中,通过下盖、中板及上盖的三者整体的密封配合,实现对流量传感器中的压力传递与采集。该病人回路的压力采样的气路走向为流量传感器采样孔、上盖中的压力采样管路、中板上的通孔、下盖上的采样接头一麻醉机内部,其中,“一”表示,“到达”。方案3、病人回路采用的是下盖、中板、及压力采样件,该方案采用压力采样件取代方案2集成到上盖板压力采样的管路,取而代之将其压力采样管路集成到压力采样件中,该压力采样件与中板连接成一体且其下表面与该中板的上密封面配合,该下盖、中板及压力采样件具有相互隔开的至少两个采样气路,各采样气路均包括顺次连通的第一槽孔、第一通气孔、通气槽、第二通孔、第二孔槽及采样接头,第一孔槽、第二孔槽及采样接头设于该下盖,该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设于该中板并贯穿该中板的上下密封面,该通气槽设于该压力密封圈并自该下表面向该上表面凹入。如公开号CN 201104880Y的中国专利。然而,前面所述3种方案均存在各自的缺点I、对于方案1,由于采样软管布置在病人回路外部有管线缠绕,妨碍手术医师进行操作,不符合产品人性化设计的要求,而且软管容易脱落,可靠性差。2、对于方案2,该种内置式的方案中具有如下缺点A、将压力采样管集成到了下需要具备诸多密封要求的上盖中,长期使用后其密封性和可靠性较差、上盖是进行清洗消毒时必须拆卸的零件,长期使用后,对密封面的要求很高,且该密封面又要满足诸多密封的要求。3、对于方案3,采样管路的密封靠压力采样件和中间板的密封垫压紧来实现,由于固定压力采样件螺钉两点间距离与位置受气路走向和通气口径及其它零件的影响,而固定螺钉联接强度又受中板材料的影响,螺钉联接位置和联接强度都不能很好满足密封的要求,从而导致可靠性和固定性不会是最理想状况。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方案问题并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固定方便、密封可靠的病人回路中流量传感器压力采样装置。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病人回路中流量传感器压力采样装置,该病人回路具有下盖、中板及上盖的三板式结构,所述装置包括安装在下盖上分别用于吸气和呼气的2个流量传感器,每个流量传感器至少具有一个采样孔;固定在中板上的第一流量采样接头、第二流量采样接头和采样管;在下盖上设置第一孔槽、第二孔槽和采样接嘴,该第一孔槽与一个采样孔连通,第二孔槽与采样接嘴连通;在下盖和中板之间设置相互隔开的至少2个采样气路,每个采样气路分别与一个采样孔连通,各采样气路均顺次连通第一孔槽、第一流量采样接头的通孔、采样管、第二流量采样接头通孔、第二孔槽、采样接·嘴。其中,每个流量传感器上设置2个隔开的采样孔。其中,在下盖和中板之间设置相互隔开的4个采样气路。其中,在下盖上设置四个相互隔开的采样接嘴,每个采样接嘴分别连通I个采样气路。其中,在中板上设有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第一流量采样接头、第二流量采样接头分别安装在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之中。其中,第一流量采样接头、第二流量采样接头分别通过密封圈后安装于中板对应的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之中。其中,第一固定孔和该第一通槽对正连通,第二固定孔和第二通槽连通。其中,采样管为根据路径的长短和曲线随意裁剪和弯曲的软管。其中,采样管的管身成型有固定筋位。其中,中板上设有固定槽位,采样管的固定筋位定位并固定在中板的固定槽位之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在病人回路中流量传感器内置,回路外无管路连接缠绕,且专门用于压力采样、不集成其它功能与中板形成整体组件在清洗时不用拆卸,保证长期使用的可靠性,也能在损坏或老化后很轻易拆装和更换。附图说明图I是病人回路中流量传感器压力采样装置的采样气路结构的半剖视图;图2是呼气流量传感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半剖视图;图4是中板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5是采样管与中板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6是中板上的采样管的半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结构简单、固定方便、密封可靠的病人回路中流量传感器压力采样装置,其中,病人回路采用的是下盖I、中板2及上盖3的三板式结构,中板2与下盖I之间、中板2与上盖3之间,均采用密封垫密封,而流量传感器压力采样装置设置在下盖I、中板2及上盖3之间。在下盖I上安装的用于吸气的流量传感器4 (或称为吸气流量传感器4)和用于呼气的流量传感器5 (或称为呼气流量传感器5)。其中,吸气流量传感器4和呼气流量传感器5具有相同的结构,均可以简称为流量传感器。结合图2和图3所示,以呼气流量传感器5为例,每个流量传感器上有两个采样孔51,共四个采样孔,每个采样孔均与一个设于下盖I上采样气路、设于中板2上的流量采样接头对应,且该4个采样气路相互隔开设置。现以吸气流量传感器5的一个采样孔51对应的采样气路为例进行说明下盖I具有第一孔槽11、第二孔槽12,该第一孔槽11与吸气流量传感器5的一个采样孔51连通,第二孔槽12与采样接嘴13连通。进一步,结合图4所不,该中板2上设有第一固定孔21和第二固定孔22,第一流量采样接头61、第二流量采样接头62分别装上密封圈7后安装于中板2对应的第一固定孔21和第二固定孔22之中并固定,该第一固定孔21和该第一通槽31对正连通,第二固定孔22和第二通槽32连通。结合图5和图6所示,采样管8为软管,管身成型有固定筋位81,中板2上加工有与之相配固定槽位23,实现采样管8的固定和定位在中板2上,采样管8连通气体两端。采样管8为软管可根据路径的长短和曲线随意裁剪和弯曲,能用自身的管壁实现径向密封,能用管身成型的固定筋位81固定在中板2上,可随意拆洗、更换,可整体或分开消毒。进行压力采样时,如图I虚线箭头所示,采样气路走向依次为第一 L槽U、第一流量采样接头61上的通孔、采样管8、第二流量采样接头62上的通孔、第二孔槽12、采样接嘴13。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吸气流量传感器4和呼气流量传感器5各具有2个米样空,共4个采样孔,因此,下盖I对应设有四个相互隔开的第一孔槽11,第二孔槽12,四个相互隔开的采样接嘴13,中板2对应设有四个相互隔开的固定孔,每个流量采样接头均和采样管连接,对应四个采样孔的四个相互隔开的采样气路,各采样气路均包括顺次连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病人回路中流量传感器压力采样装置,该病人回路具有下盖、中板及上盖的三板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安装在下盖上分别用于吸气和呼气的2个流量传感器,每个流量传感器至少具有一个采样孔;固定在中板上的第一流量采样接头、第二流量采样接头和采样管;在下盖上设置第一孔槽、第二孔槽和采样接嘴,该第一孔槽与一个采样孔连通,第二孔槽与采样接嘴连通;在下盖和中板之间设置相互隔开的至少2个采样气路,每个采样气路分别与一个采样孔连通,各采样气路均顺次连通第一孔槽、第一流量采样接头的通孔、采样管、第二流量采样接头通孔、第二孔槽、采样接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盛佳,陈洪彬,张培林,蔡春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蓝韵凯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