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冰浆生产防堵
,尤其涉及一种利用余热预防过冷法生产冰浆冰堵的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冰浆是一种冰晶粒子与水的两相混合物,具有蓄能密度大、流动特性好、无污染的特点,在空调系统、工业冷却等领域广泛应用。过冷水法制备冰浆技术是一种间接制取流体冰的技术,其具有无机械运动部件、装置简单的特点,在使用过冷法制备冰浆的过程中,一方面,制冷系统的冷凝器会放出热量,易造成系统能量的损失;另一方面,过冷水在过冷器与过冷解除器之间的管段内壁易结晶而形成冰层,最后造成冰堵,进而迫使制冷系统运行中断。目前,预防冰堵的主要方法是使用添加剂以改善管内壁冰晶结晶问题,其中,使用添加剂预防冰堵的机理是通过降低制冰流体的凝固温度来抑制过冷水结晶,同时减小冰晶颗粒粒径来减弱冰晶在壁面的粘附,但仍然无法完全抑制冰晶的形成和粘附,一旦冰晶粘附在壁面面,将不可避免的形成冰层;通过改善管内壁面情况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冰晶的粘附,但作用效果有限,冰层出现之后将失去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利用余热预防过冷法生产冰浆冰堵的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
【技术保护点】
利用余热预防过冷法生产冰浆冰堵的装置,包括冷凝器、换热器、定量泵、蓄热储水槽、防堵变量泵、过冷解除器、套管式换热器、第一温度传感器、过冷器、第一压力流量传感器、过冷变量泵、第二压力流量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电磁阀、蓄冷储水槽、过冷换热器、第三压力流量传感器、第四压力流量传感器及第三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蓄冷储水槽、过冷变量泵、过冷解除器与过冷器通过管道依次串联构成冰浆生成回路,过冷变量泵将蓄冷储水槽内的载冷剂输送至过冷器,载冷剂在过冷器内降温至过冷状态并经管道输送至过冷解除器解除过冷形成冰浆并最终经管道输送至蓄冷储水槽分离储存;冷凝器与过冷器连接,换热器设置在冷凝器一侧 ...
【技术特征摘要】
1.利用余热预防过冷法生产冰浆冰堵的装置,包括冷凝器、换热器、定量泵、蓄热储水槽、防堵变量泵、过冷解除器、套管式换热器、第一温度传感器、过冷器、第一压力流量传感器、过冷变量泵、第二压力流量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电磁阀、蓄冷储水槽、过冷换热器、第三压力流量传感器、第四压力流量传感器及第三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蓄冷储水槽、过冷变量泵、过冷解除器与过冷器通过管道依次串联构成冰浆生成回路,过冷变量泵将蓄冷储水槽内的载冷剂输送至过冷器,载冷剂在过冷器内降温至过冷状态并经管道输送至过冷解除器解除过冷形成冰浆并最终经管道输送至蓄冷储水槽分离储存;冷凝器与过冷器连接,换热器设置在冷凝器一侧,同时换热器、定量泵与蓄热储水槽通过管道依次串联形成回路;并在过冷器与过冷解除器相连接的管道上设置有套管式换热器,过冷解除器内设置有过冷换热器;蓄热储水槽通向温控防冰堵的输出端设置有防堵变量泵,防堵变量泵的输出端依次设置有第四压力流量传感器和电磁阀,电磁阀分别与套管式换热器、过冷换热器连接,且套管式换热器一端与过冷换热器连接,另一端与蓄热储水槽连接;此外,在过冷器和套管式换热器之间依次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一压力流量传感器,在套管式换热器和过冷解除器之间依次设置有第三压力流量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在过冷解除器和蓄冷储水槽之间设置有第二压力流量传感器和第三温度传感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余热预防过冷法生产冰浆冰堵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冷凝器与过冷器之间串联有流量调节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余热预防过冷法生产冰浆冰堵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冷凝器与过冷器之间串联有排液阀。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余热预防过冷法生产冰浆冰堵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过冷换热器的出口端设置有止回阀,且止回阀的单向出口端与套管式换热器的出口端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余热预防过冷法生产冰浆冰堵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套管式换热器为单向出口,且套管式换热器通过单向出口与蓄热储水槽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余热预防过冷法生产冰浆冰堵的装置,其
\t特征在于,电磁阀为两位三通电磁阀。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余热预防过冷法生产冰浆冰堵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电磁阀内设置有切换输出端。8.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强,唐艺芳,蔡玲玲,康威,徐丹,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