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凝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87864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1 0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冷凝器。包括器体,器体下部开设有若干和外部回收管连通的小孔,所述小孔上设盖片,盖片下部通过一弹性体支撑,所述器体上部开设有和空气泵连通的气接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盖片的设置,在冷凝时,通过压力使盖片封闭住小孔;在回收时通过弹性体将盖片顶开,物料通过小孔流入回收管;采用此种结构形式的冷凝器,其冷凝、回收效率较传统的冷凝器大为提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冷凝器,属于冷凝设备

技术介绍
冷凝器是化学反应后对物料冷凝后常用的冷凝回收设备,现有的冷凝器包括器体,器体内设有若干自上而下绕设的冷却管,冷却管内流通冷却介质对物料进行冷却;而冷凝下来的物料需要进行回收,现有的回收较为麻烦,影响整个冷凝、回收效率,需要进一步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缺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冷凝、回收效率高的冷凝器。为此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器体,器体下部开设有若干和外部回收管连通的小孔,所述小孔上设盖片,盖片下部通过一弹性体支撑,所述器体上部开设有和空气泵连通的气接头。本技术在所述盖片下方下设密封胶圈。本技术的优点是本技术通过盖片的设置,在冷凝时,通过压力使盖片封闭住小孔;在回收时通过弹性体将盖片顶开,物料通过小孔流入回收管;采用此种结构形式的冷凝器,其冷凝、回收效率较传统的冷凝器大为提高。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为器体、2为盖片、3为小孔、4为密封胶圈、5为弹性体、6为回收管、7为气接头。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包括器体1,器体I下部开设有若干和外部回收管6连通的小孔3,所述小孔3上设盖片2,盖片2下部通过一弹性体5支撑,所述器体I上部开设有和空气泵连通的气接头7。本技术在所述盖片2下方下设密封胶圈4。本技术的工作过程为本技术冷凝时,通过气接头7连接空气泵,将高压气体通入冷凝器体I内,且通入的高压气其冷凝点低于需冷凝的气体,高压气形成的压力应大于弹性体5对盖片2的支撑力,这样弹性体5、密封胶圈能紧密的将小孔3封闭,确保冷凝的气体不外泄,保证冷凝过程的顺利进行;当需要回收时,关闭气接头7,此时小孔3在弹性体5的弹力作用下被顶开,冷凝下来的液体通过小孔3流进回收管6实现回收。权利要求1.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器体,器体下部开设有若干和外部回收管连通的小孔,所述小孔上设盖片,盖片下部通过一弹性体支撑,所述器体上部开设有和空气泵连通的气接头。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片下方下设密封胶圈。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冷凝器。包括器体,器体下部开设有若干和外部回收管连通的小孔,所述小孔上设盖片,盖片下部通过一弹性体支撑,所述器体上部开设有和空气泵连通的气接头。本技术通过盖片的设置,在冷凝时,通过压力使盖片封闭住小孔;在回收时通过弹性体将盖片顶开,物料通过小孔流入回收管;采用此种结构形式的冷凝器,其冷凝、回收效率较传统的冷凝器大为提高。文档编号F28B3/00GK202709777SQ201220311629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9日专利技术者赵剑 申请人:扬州宏远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器体,器体下部开设有若干和外部回收管连通的小孔,所述小孔上设盖片,盖片下部通过一弹性体支撑,所述器体上部开设有和空气泵连通的气接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剑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宏远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