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矫平机的齿轮箱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86021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1 0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精密矫平机的齿轮箱结构,包括壳体,壳体上固定有前墙板和后墙板,壳体内还固定有中间板,还包括主驱动轴、若干输出轴、若干连动轴和若干从动轴,主驱动轴、连动轴和从动轴均可旋转地支承在中间板和前墙板上,所述的输出轴可旋转地支承在中间板和后墙板上,主驱动轴和连动轴上分别套装有驱动齿轮,从动轴的一端套装有与驱动齿轮相啮合的第一从动齿轮,另一端套装有第二从动齿轮,输出轴上套装有与第二从动齿轮相啮合的第三从动齿轮,主驱动轴和从动轴上的若干驱动齿轮形成第一下排齿轮,所述的若干第一从动齿轮形成第一上排齿轮,所述的若干第二从动齿轮形成第二下排齿轮,所述的若干第三从动齿轮形成第二上排齿轮,第一上排齿轮和第一下排齿轮呈交错排列结构,第二上排齿轮和第二下排齿轮也呈交错排列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传动精确和制造成本低廉。(*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精密矫平机的齿轮箱结构,属于机械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技术下的矫平机传动结构多通过万向节或联轴器来传递传动,如中国专利CN101683669A公开了一种改良的矫平机万向节传动机构,采用万向节来传递传动,其传动不精确,传递扭矩一般,制造成本也高,对于传动要求较高的矫平机来说,这种传动结构满足不了其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传动精确、制造成 本低廉的精密矫平机的齿轮箱结构。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精密矫平机的齿轮箱结构,包括壳体,壳体上固定有前墙板和后墙板,壳体内还固定有中间板,还包括主驱动轴、若干输出轴、若干连动轴和若干从动轴,主驱动轴、连动轴和从动轴均可旋转地支承在中间板和前墙板上,所述的输出轴可旋转地支承在中间板和后墙板上,主驱动轴和连动轴上分别套装有驱动齿轮,从动轴的一端套装有与驱动齿轮相啮合的第一从动齿轮,另一端套装有第二从动齿轮,输出轴上套装有与第二从动齿轮相啮合的第三从动齿轮,主驱动轴和从动轴上的若干驱动齿轮形成第一下排齿轮,所述的若干第一从动齿轮形成第一上排齿轮,所述的若干第二从动齿轮形成第二下排齿轮,所述的若干第三从动齿轮形成第二上排齿轮,第一上排齿轮和第一下排齿轮呈交错排列结构,第二上排齿轮和第二下排齿轮也呈交错排列结构。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将主驱动轴通过连接套连接到减速机上,通过主驱动轴的旋转带动套在其上的驱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与驱动齿轮啮合的两个第一从动齿轮旋转,从而带动下一个驱动齿轮旋转,以此带动所有的第一从动齿轮旋转,所有的从动轴就跟着转动,套装在从动轴另一端的第二从动齿轮旋转,带动所有的输出轴转动,输出轴再连接相应的矫平辊,带动所有的矫平辊转动,这样就实现了整个传动过程,传动精度非常高,结构较紧凑,制造成本也低。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精密矫平机的齿轮箱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A-A剖视图;图3为图I的B-B剖视图;图4为图I的C-C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广4所示,一种精密矫平机的齿轮箱结构,包括壳体1,壳体I上固定有前墙板2和后墙板3,壳体I内还固定有中间板4,还包括主驱动轴6、若干输出轴5、若干连动轴7和若干从动轴12,主驱动轴6、连动轴7和从动轴12均可旋转地支承在中间板4和前墙板2上,输出轴5可旋转地支承在中间板4和后墙板3上,主驱动轴6和连动轴7上分别套装有驱动齿轮8,从动轴12的一端套装有与驱动齿轮8相啮合的第一从动齿轮9,另一端套装有第二从动齿轮10,输出轴5上套装有与第二从动齿轮10相啮合的第三从动齿轮11,主驱动轴6和从动轴12上的若干驱动齿轮8形成第一下排齿轮,所述的若干第一从动齿轮9形成第一上排齿轮,若干第二从动齿轮10形成第二下排齿轮,若干第三从动齿轮11形成第二上排齿轮,第一上排齿轮和第一下排齿轮呈交错排列结构,第二上排齿轮和第二下排齿轮也呈交错排列结构。 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本技术将主驱动轴6通过连接套连接到减速机上,通过主驱动轴6的旋转带动套在其上的驱动齿轮8转动,从而带动与驱动齿轮8啮合的两个第一从动齿轮9旋转,从而带动下一个驱动齿轮8旋转,以此带动所有的第一从动齿轮9旋转,所有的从动轴7就跟着转动,套装在从动轴7另一端的第二从动齿轮10旋转,带动所有的输出轴5转动,输出轴5再连接相应的矫平辊,带动所有的矫平辊转动,这样就实现了整个传动过程,传动精度非常高,结构较紧凑,制造成本也低。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精密矫平机的齿轮箱结构,包括壳体(1),壳体(I)上固定有前墙板(2)和后墙板(3),壳体(I)内还固定有中间板(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驱动轴(6)、若干输出轴(5 )、若干连动轴(7 )和若干从动轴(12),主驱动轴(6 )、连动轴(7 )和从动轴(12)均可旋转地支承在中间板(4)和前墙板(2)上,所述的输出轴(5)可旋转地支承在中间板(4)和后墙板(3 )上,主驱动轴(6 )和连动轴(7 )上分别套装有驱动齿轮(8 ),从动轴(12 )的一端套装有与驱动齿轮(8)相啮合的第一从动齿轮(9),另一端套装有第二从动齿轮(10),输出轴(5)上套装有与第二从动齿轮(10)相啮合的第三从动齿轮(11),主驱动轴 (6)和从动轴(12)上的若干驱动齿轮(8)形成第一下排齿轮,所述的若干第一从动齿轮(9)形成第一上排齿轮,所述的若干第二从动齿轮(10)形成第二下排齿轮,所述的若干第三从动齿轮(11)形成第二上排齿轮,第一上排齿轮和第一下排齿轮呈交错排列结构,第二上排齿轮和第二下排齿轮也呈交错排列结构。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精密矫平机的齿轮箱结构,包括壳体,壳体上固定有前墙板和后墙板,壳体内还固定有中间板,还包括主驱动轴、若干输出轴、若干连动轴和若干从动轴,主驱动轴、连动轴和从动轴均可旋转地支承在中间板和前墙板上,所述的输出轴可旋转地支承在中间板和后墙板上,主驱动轴和连动轴上分别套装有驱动齿轮,从动轴的一端套装有与驱动齿轮相啮合的第一从动齿轮,另一端套装有第二从动齿轮,输出轴上套装有与第二从动齿轮相啮合的第三从动齿轮,主驱动轴和从动轴上的若干驱动齿轮形成第一下排齿轮,所述的若干第一从动齿轮形成第一上排齿轮,所述的若干第二从动齿轮形成第二下排齿轮,所述的若干第三从动齿轮形成第二上排齿轮,第一上排齿轮和第一下排齿轮呈交错排列结构,第二上排齿轮和第二下排齿轮也呈交错排列结构。本技术结构紧凑,传动精确和制造成本低廉。文档编号B21D1/02GK202707934SQ201220266379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7日专利技术者周锋 申请人:常州市中安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精密矫平机的齿轮箱结构,包括壳体(1),壳体(1)上固定有前墙板(2)和后墙板(3),壳体(1)内还固定有中间板(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驱动轴(6)、若干输出轴(5)、若干连动轴(7)和若干从动轴(12),主驱动轴(6)、连动轴(7)和从动轴(12)均可旋转地支承在中间板(4)和前墙板(2)上,所述的输出轴(5)可旋转地支承在中间板(4)和后墙板(3)上,主驱动轴(6)和连动轴(7)上分别套装有驱动齿轮(8),从动轴(12)的一端套装有与驱动齿轮(8)相啮合的第一从动齿轮(9),另一端套装有第二从动齿轮(10),输出轴(5)上套装有与第二从动齿轮(10)相啮合的第三从动齿轮(11),主驱动轴(6)和从动轴(12)上的若干驱动齿轮(8)形成第一下排齿轮,所述的若干第一从动齿轮(9)形成第一上排齿轮,所述的若干第二从动齿轮(10)形成第二下排齿轮,所述的若干第三从动齿轮(11)形成第二上排齿轮,第一上排齿轮和第一下排齿轮呈交错排列结构,第二上排齿轮和第二下排齿轮也呈交错排列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锋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中安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