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金属连铸辅助装置。主要适用于薄板坯连铸。薄板坯连铸与普通连铸相比,在连铸工艺技术上的难度更大。由于板坯厚度小,结晶器横断面比较窄;水口与结晶器壁间距很小,钢水对铸坯凝固的冲刷较严重。在冲刷区附近易形成凝固的薄弱环节。另外,薄板坯连铸的特点是拉速快,结晶器空间小,钢液表面波动剧烈,因而保护渣易被卷入钢中,影响板坯质量。为此,薄板坯连铸必须提出一种结构十分合理的钢水导入结晶器的水口。CN87104752A专利介绍了一种用于薄板坯连铸的浸入式水口。本申请人所提出的专利申请CN91227348·8也提供了一种薄板坯连铸用异型浸入式水口。上述水口在结构上分为三部分上水口(或入水口)、中间段、出水口。出水口均为双孔型,且每个出水口均有一个耳状的延伸段,使开浇时,能防止钢液的飞溅以及钢液的射流角度朝上,可使保护渣易于熔化。但上述水口有其共同的缺点一是所浇铸的板坯的宽度受到限制,对于这类水口,所浇铸的连铸板坯宽度稍窄或稍宽都不适用;二是制造加工困难。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适用于浇铸板坯宽度范围更广的,且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加工的薄板坯连铸用特种水口。为达到上述目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薄板坯连铸用特种水口,它包含园锥漏斗型的上端、扁园形的中下端、处于水口下端两侧窄壁处的两个出水口;和底部托板;两个出水口面积的总和与中下端中心内孔的面积之比为1.1~2.5;出水口中线与整个水口中心轴线的夹角α为:90°<α<130°,其特征在于:A、在水口上端的下部有一过渡段(即中上端),其外部轮廓及内孔形状均由园形向扁园形过渡;B、两个出水口外端面之间的距离与水口中下端扁园形的最大外壁尺寸相等;C、水口中心轴线与出水口外端面之间的距离a相当于水口中下端中心内孔的当量直径d的1~4倍;D、与水口中心轴线相平行的出水口的截面形状(即出水口外端面形状)有两种:一是两个相等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姬秀琴,葛文秀,张慧,
申请(专利权)人:冶金工业部钢铁研究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