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杠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81564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22: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保险杠连接装置,包括:导轨及其安装码;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固定装置,电机或绕线圈固定装置,第二固定装置,窗帘固定装置;所述安装码包括相互连接的与第一固定装置相对应的第三固定装置,与第二固定装置相对应的第四固定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轨道和安装码,结构比较简单,且便于安装,为保险杠提供了稳固的安装结构。(*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保险杠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车用保险杠中,在一对侧架的两端连接有在车体宽度方向上延伸的保险杠横梁,且在该保险杠横梁的前表面一侧安装有树脂制成的保险杠装饰面。另外,近年来,对支柱等受到低速碰撞(以下,称之为柱面碰撞)时的情况加以考虑的结构已被应用于车用保险杠中。这种车用保险杠采用了特殊的保险杠横梁结构体,通过该结构体可柔韧地吸收碰撞载荷。这种保险杠横梁结构体中,保险杠横梁本体由铝材挤压成形而被一体形成,在该保险杠横梁本体的长度方向的大致中央处连接有与之分体的中央角撑板。中央角撑板叠置固定在保险杠横梁本体的前表面(安装有保险杠装饰面的那个面)上,从而在保险杠横梁本体的 前表面一例形成闭合截面。采用这种保险杠横梁结构体的情况下,当柱面碰撞发生时,位于保险杠横梁本体的大致中央处的中央角撑板受到来自支柱等的载荷,会被轻易地压坏,更大的载荷输入会使保险杠横梁本体发生弯曲交形,最后该保险杠横梁本体将发生截面压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吸收更多载荷,不依变形的保险杠连接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保险杠连接装置,包括导轨及其安装码;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固定装置,电机或绕线圈固定装置,第二固定装置,窗帘固定装置;所述安装码包括相互连接的与第一固定装置相对应的第三固定装置,与第二固定装置相对应的第四固定装置。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包括第一横板,上挡板,第一齿钩;所述上挡板、所述第一齿钩安装在所述第一横板上。所述电机或绕线圈固定装置包括第一侧板,转折弯板,限位凹槽以及与其相对应的限位凸起;所述转折弯板、所述限位凹槽以及与其相对应的限位凸起安装在所述第一侧板上。所述第二固定装置包括第二横板,下挡板;所述下挡板安装在所述第二横板上。所述窗帘固定装置包括第二凹槽、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相对应的第二凸起、与第一凹槽相对应的第一凸起;所述窗帘固定装置安装在所述第二横板外侧。所述第三固定装置包括第三横板,与所述上挡板相对应的插入板,与所述第一齿钩相对应的第二齿钩;所述插入板安装在所述第三横板上,所述第二齿钩安装在所述第三横板上或悬空设置。所述第四固定装置包括与所述下挡板相对应的挂钩。所述转折弯板和所述限位凹槽以及与其相对应的限位凸起的形状与安装在导轨内部的电机或绕线圈与其相对应的固定装置的形状相契合。所述第二凹槽、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相对应的第二凸起、与第一凹槽相对应的第一凸起为方形,或燕尾形,或内表面为曲面机构。所述第一侧板为平板或弯板结构。本技术包括轨道和安装码,结构比较简单,且便于安装,为保险杠提供了稳固的安装结构。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保险杠连接装置的导轨图。图2是本技术保险杠连接装置的安装码图。图3是本技术保险杠连接装置的安装图。本技术说明书附图中主要附图标记的说明 1一 W 一'齿钩2—上挡板 3—第一横板4—第一端部· 5—第一侧板6—第二端部 7—第二凹槽8—第一凹槽 9 一第一凸起10—第二凸起 11 一下档板12 一第二横板 13—转折弯板14 一限位凸起 15—限位凹槽16—挂钩 17—第三端部18—第二侧板 19 一加强肋20—第四端部 21 一第二横板22—第五端部 2^一插入板24—第二齿钩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保险杠连接装置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一种用于纸折窗帘电动提升操作系统的轨道部。包括如图I所示的导轨和图2所示的安装码。如图I所示,所述导轨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固定装置,电机或绕线圈固定装置,第二固定装置,窗帘固定装置。所述安装码包括相互连接的与第一固定装置相对应的第三固定装置,与第二固定装置相对应的第四固定装置。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包括第一横板3,上挡板2,第一齿钩I。所述电机或绕线圈固定装置包括第一侧板5,转折弯板13,限位凹槽15以及与其相对应的限位凸起14。所述第二固定装置包括第二横板12,下挡板11。所述窗帘固定装置包括第二凹槽7、第一凹槽8、与第二凹槽7相对应的第二凸起10、与第一凹槽8相对应的第一凸起9。所述第三固定装置包括第三横板21,与所述上挡板2相对应的插入板23,与所述第一齿钩I相对应的第二齿钩24。所述第四固定装置包括与所述下挡板11相对应的挂钩16。所述第一横板3与所述第一侧板5的连接点可以是所述的第一端部4与第三凸起3之间的任意的位置。·所述第一横板3上外侧设有上挡板2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横板3非连接段部的第一齿钩I。所述的第一齿钩I位于所述第一横板3外侧。所述第二横板12的内侧设有下挡板11以及第二凹槽7、第一凹槽8和与第二凹槽7相对应的第二凸起10、与第一凹槽8相对应的第一凸起9。所述下挡板11位于所述第二横板12的内侧。所述第二凹槽7、第一凹槽8和与第二凹槽7相对应的第二凸起10、与第一凹槽8相对应的第一凸起9位于所述第二横板12的外侧。所述第二凹槽7、第一凹槽8和与第二凹槽7相对应的第二凸起10、与第一凹槽8相对应的第一凸起9的排列位置呈嵌套式。所述第二凸起10靠近所述第一侧板5的一边是以第二端部6为起点的所述第一侧板5的延长线上。所述第一侧板5的内侧设有限位凹槽15和与之相对应的限位凸起14以及转折弯板13。所述限位凹槽15和与之相对应的限位凸起14的位置相对与所述转折弯板13更接近所述第一端部4。所述第二侧板18与所述第三横板21的连接点第四端部20设置了加强肋19。所述第三横板21上设置了与所述上挡板2相对应的插入板23和与第一齿钩I相对应的第二齿钩24。所述插入板23与所述第三横板21的非连接端第五端部22连接。所述第二齿钩24的两端分别同所述插入板23和第二侧板18连接。所述第二齿钩24的方向同第一齿钩I的方向相反。所述第一侧板5为平板或弯板结构。本技术包括轨道和安装码,结构比较简单,且便于安装,为保险杠提供了稳固的安装结构。以上已对本技术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技术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技术创造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的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保险杠连接装置,包括导轨及其安装码;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轨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固定装置,电机或绕线圈固定装置,第二固定装置,窗帘固定装置; 所述安装码包括相互连接的与第一固定装置相对应的第三固定装置,与第二固定装置相对应的第四固定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保险杠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包括第一横板,上挡板,第一齿钩;所述上挡板、所述第一齿钩安装在所述第一横板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险杠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或绕线圈固定装置包括第一侧板,转折弯板,限位凹槽以及与其相对应的限位凸起;所述转折弯板、所述限位凹槽以及与其相对应的限位凸起安装在所述第一侧板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险杠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装置包括第二横板,下挡板;所述下挡板安装在所述第二横板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险杠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帘固定装置包括第二凹槽、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相对应的第二凸起、与第一凹槽相对应的第一凸起;所述窗帘固定装置安装在所述第二横板外侧。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保险杠连接装置,包括:导轨及其安装码;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固定装置,电机或绕线圈固定装置,第二固定装置,窗帘固定装置;所述安装码包括相互连接的与第一固定装置相对应的第三固定装置,与第二固定装置相对应的第四固定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自军唐洪军胥兰英李波李大生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名岳模塑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