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钢铁冶金
,具体为 一种小方坯连续浇铸工艺。(二)
技术介绍
中间包是钢水连铸工艺中的一个重要容器,它的主要作用是储存、缓冲、 稳流和分流钢包送来的钢水。传统的中间包浇注方式主要有定径水口敞开浇 注和塞棒控流加浸入式水口加保护渣保护浇注两种工艺。其中塞棒控流浇注 工艺是通过塞棒控制机构控制塞棒上下运动,实现开闭水口调节钢水流量。在塞棒控流保护浇注工艺中,塞棒芯要通入压縮空气冷却,由于釉砖质 量不稳定,造成组合式塞棒控流事故较多,如断棒、关不住包等事故频发, 而且塞棒不能实现长时间控流浇注,生产中塞头侵蚀和熔损,与上水口不能 严密结合,铸流失控导致溢流钢,生产损失大。塞棒控流必须断流关包更换浸入式水口,导致每换一次水口,必然生产 一支重接坯。采用塞棒控流由于塞棒吸热,中间包被迫在较高的过热度下浇 注,增加了耐材熔损,降低了耐材寿命,恶化了铸坯质量。 (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之目的在于提供小方坯连铸无塞棒控流保护浇注工艺,既能促进 连铸生产发展,又能提高铸坯表面和内部质量,满足新生产开发的需要。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依据了下述的技术方案。在向钢包浇注前 先用石棉绳堵住包钢的水口,并在上面放入硅钙粉后,钢水浇注中间包;结 晶器小心插入浸入式水口后迅速与中间包座底部配合落下中间包,推入保护 渣。本专利技术的优越之处在于连铸浇注彻底甩开塞棒,减少了中间包事故,实现了更换水口无重接坯浇注,可大幅减少重接废坯,同时系统钢水温度比塞棒控流浇注工艺降低10-20°C。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所述(1) 修砌中间包事故摆槽; ...
【技术保护点】
小方坯连铸无塞棒控流保护浇注工艺,其特征在于在向钢包浇注前先用石棉绳堵住包钢的水口,并在上面放入硅钙粉后,钢水浇注中间包;结晶器小心插入浸入式水口后迅速与中间包座底部配合落下中间包,推入保护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怀宾,李勇,刘炳堂,张学田,吴勇慧,石立光,王鸿飞,
申请(专利权)人: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