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铸保护渣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7963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连铸保护渣,所述保护渣含有含钙化合物、含硅化合物和含铝化合物,其中,该保护渣还含有添加剂,所述添加剂选自使所述保护渣的熔点和熔融状态下的粘度降低的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添加剂的用量使所述保护渣的熔点降低至1070-1170℃,1300℃下的粘度降低至0.2-0.4Pa.S;并且以氧化物计,所述保护渣中含钙化合物与含硅化合物的重量比为0.95-1.15,含铝化合物与含钙化合物的重量比为0.15-0.5。与现有的连铸保护渣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连铸保护渣能有效减少铸坯表面的纵裂纹、横裂纹和皮下网状裂纹,而且铸坯轧制后的钢材成品的起层缺陷率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
技术介绍
含钒高氮钢钢种成分中Cu、 Cr、 Ni、 Al、 V、 N元素的含量较高,并且 碳含量也恰好处在包晶反应区内,独特的成分决定了该钢种的浇铸难度,如 钢中、 、 、 、 、 和对铸坯表面质量和皮下质量影响 较大,尤其含钒含铝高氮钢,高温下固溶的、 在温度降低时以A1N、 V(CN)形式在奥氏体晶界呈动态析出或静态析出,增加应力集中源和裂纹敏 感性,弧形铸机铸坯矫直时,内弧受到张应力,由于存在振痕的缺口效应, 因此产生的应力集中,加速了裂纹的形成和扩展。因此,采用连铸生产含钒 高氮高强耐候钢时不仅铸坯表面易产生纵裂纹和横裂纹,而且铸坯皮下极易 产生网状裂纹。由于铸坯上产生的纵裂纹、横裂纹和皮下网状裂纹在生产中 难以清理,因此在带缺陷的铸坯上轧制后,铸坯轧制后的钢材成品的表面会 产生起层缺陷,使产品合格率仅达到40-60%。因此,连铸工序是生产优质 含钒高氮高强耐候钢的关键环节,研究开发与含钒高氮高强耐候钢相适应的 连铸保护渣是提高铸坯质量的核心技术之一。王谦在《钢铁》杂志第38巻第4期第23-26页中报道了重钢通过控制 保护渣结晶性能,使16Mn系列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铸保护渣,所述保护渣含有含钙化合物、含硅化合物和含铝化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保护渣还含有添加剂,所述添加剂选自使所述保护渣的熔点和熔融状态下的粘度降低的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添加剂的用量使所述保护渣的熔点降低至1070-1170℃,1300℃下的粘度降低至0.2-0.4Pa.S;并且以氧化物计,所述保护渣中含钙化合物与含硅化合物的重量比为0.95-1.15,含铝化合物与含钙化合物的重量比为0.15-0.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李茂林唐生斌吴国荣杨素波杨秀亮曾建华张均祥周伟
申请(专利权)人: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攀枝花新钢钒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