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货厢翻转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81457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2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的货厢翻转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货厢翻转防护装置,包括支撑臂、支撑臂固定支耳、货厢支耳、车桥支耳;货厢支耳设置于货厢上;车桥支耳设置于车桥上;支撑臂的头端通过可拆方式与货厢支耳连接,支撑臂尾端与车桥支耳连接;支撑臂固定支耳沿支撑臂整体结构的路径设置于车桥上,通过可拆方式与支撑臂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支撑臂对翻转到位的货厢进行支撑定位,期间可关闭动力进行维修工作,维修完毕后,拆除支撑臂与货厢之间的连接,并将支撑臂通过车桥支耳及支撑臂固定支耳锁定在车桥上即可,解决了重型矿用车维修时需将货厢翻转并固定的问题,不但增加了货厢翻转后固定的安全性,节约了能源,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省时、省力。(*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的货厢翻转
,尤其适用于在重型矿用车上使用。
技术介绍
现有的汽车货厢翻转装置,在汽车维修保养需稳定货厢位置时,多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采用举升油缸维持举升状态;另一种是采用防护装置锁定位置。现有技术中采用的上述两种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分别存在下述问题I.采用油缸维持举升位置的方式,要求汽车为液压泵持续提供动力以保持油压稳 定,既浪费能源又存在一定安全隐患。2.采用防护装置锁定位置的方式,多采用圆环链条加挂环或钢缆加挂环的形式,使用时需将一端挂环从货厢底板的支耳上取下,将其连接固定在汽车车桥或车架的支耳上,使用完后需取下固定在汽车车桥或车架的支耳上挂环,将其与原货厢底板的支耳连接固定,期间均需登高作业,操作费力且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货厢翻转防护装置,它采用支撑臂对翻转到位的货厢进行支撑定位,使汽车在翻转状态期间可关闭动力进行维修工作,从而在保证货厢状态稳定的基础上节约了能源;维修完毕后,拆除支撑臂与货厢之间的连接,并将支撑臂通过车桥支耳及支撑臂固定支耳锁定在车桥上即可使本装置处于存放位置,使得本装置由存放位置到工作位置之间的转换非常方便、安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货厢翻转防护装置,包括支撑臂、支撑臂固定支耳、货厢支耳、车桥支耳;所述货厢支耳设置于货厢上;所述车桥支耳设置于车桥上;所述支撑臂的头端通过可拆方式与货厢支耳连接,支撑臂尾端与车桥支耳连接;所述支撑臂固定支耳沿支撑臂整体结构的路径设置于车桥上,通过可拆方式与支撑臂连接。对上述基础结构进行优选的技术方案为,还包括第一销轴和插销;所述支撑臂与所述货厢支耳之间通过所述第一销轴连接,销轴的端部设置有所述插销。对上述优选方案进行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货厢支耳呈叉形结构,叉形结构的下端设置有限位块;所述叉形结构上横向开设有第一销轴安装孔;所述支撑臂的头端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销轴的头端设置有插销安装孔,第一销轴的尾端设置有外径大于货厢支耳上第一销轴安装孔孔径的拉手;第一销轴的头端穿过货厢支耳上的销轴安装孔和支撑臂头端的通孔后,通过所述插销安装孔与所述插销连接。对上述方案进行更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插销为具有两个自由端的包括η字型结构的弹簧钢丝插销,至少一个所述自由端具有向η字型外侧的拐角结构,所述拐角结构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销轴尾端上插销安装孔的孔径。对上述方案进行再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还包括第二销轴;所述支撑臂与所述车桥支耳之间通过所述第二销轴连接。更加优选的技术方案为,还包括螺栓、螺母;所述支撑臂固定支耳呈叉形结构,所述叉形结构的支撑臂固定支耳上横向开设有螺栓安装孔;所述支撑臂上设置有与支撑臂固定支耳相连接的凸块,所述凸块上开设有通孔;所述螺栓穿插于叉形结构的支撑臂固定支耳一侧的螺栓安装孔、支撑臂凸块上的通孔、叉形结构的支撑臂固定支耳另一侧的螺栓安装孔中,并与所述螺母锁紧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I.本技术通过支撑臂对翻转到位的货厢进行支撑定位,使汽车在翻转状态期间可关闭动力进行维修工作,在保证货厢状态稳定的基础上节约了能源,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油缸维持举升位置的方式时,汽车需要为液压泵持续提供动力以保持油压稳定,既浪费能源又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的问题。2.本技术在存放位置与工作位置之间的转换只需通过旋转支撑臂,工作时,将支撑臂的头端与货厢支耳通过可拆方式连接,支撑臂的尾端与车桥支耳连接即可;工作后,拆除支撑臂头端与货厢支耳间的连接,将支撑臂靠向车桥,通过车桥上的支撑臂固定支耳和车桥支耳共同对支撑臂进行固定即可。使得本装置收放自如,操作简单、安全可靠,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防护装置锁定位置的方式时,需登高作业,操作费力且不方便的问题。本技术通过支撑臂以可拆方式对翻转到位的货厢进行支撑定位,期间可关闭动力进行维修工作,解决了重型矿用车维修时需将货厢翻转并固定的问题,不但增加了货厢翻转后固定的安全性,节约了能源,而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省时、省力。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2为图I的A-A向剖面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存放状态示意图;图4为图3的B-B向剖面视图。其中,I-货厢,2-货厢支耳,3-第一销轴,4-限位块,5-插销,6-支撑臂,7-支撑臂凸块上开设的通孔,8-支撑臂固定支耳,9-车桥支耳,10-锁紧螺栓,11-车桥,12-第一销轴尾部的拉手,13-第二销轴,14-挡板,15第二销轴尾部的限位台阶,16-螺母,17-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出的货厢翻转防护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及工作原理进行详细说明。如图I所示,本技术提供的货厢翻转防护装置,包括支撑臂6、支撑臂固定支耳8、货厢支耳2和车桥支耳9。其中,货厢支耳2与货厢I相连,车桥支耳9与车桥11相连,支撑臂6的尾端与车桥支耳9连接,支撑臂6头端通过可拆方式与货厢支耳2连接,支撑臂固定支耳8沿支撑臂6整体结构的路径设置在车桥11上,通过可拆方式与支撑臂6连接。使用时,将支撑臂6的头端通过可拆方式与货厢支耳2连接,由于支撑臂6的尾端与车桥11连接,从而使支撑臂6以车桥为支撑座撑住货厢1,此时无需动力维持货厢的翻转状态;当维修完成后,拆除支撑臂6与货厢支耳2之间的连接,使支撑臂6向车桥11靠拢,并通过可拆方式将支撑臂6固定在支撑臂固定支耳8上,即可将本装置处于存放状态。如图I-图3所示,为了实现快速拆装,支撑臂6与货厢支耳2之间可以采用第一销轴3和插销5来实现可拆方式连接。本实施例中是采用如下具体结构实现的货厢支耳2的结构为叉形结构,为加固支撑臂6与货厢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在货厢支耳2的叉形结 构的下端设置有限位块4。叉形结构上横向开设有第一销轴安装孔;支撑臂6的头端开设有通孔;第一销轴3的头端设置有插销安装孔,第一销轴的尾端设置有外径大于货厢支耳上销轴安装孔孔径的拉手12。使用时,将支撑臂6的头端卡入货厢支耳2的叉形结构中,支撑臂6头端的下部受限位块4限位,将第一销轴3的头端穿过货厢支耳2上的第一销轴安装孔和支撑臂6头端的通孔后,通过插销安装孔与插销5连接。如图I、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插销5为具有两个自由端的包括η字型结构的弹簧钢丝插销.其中,至少一个自由端具有向η字型外侧的拐角结构,拐角结构的长度小于第一销轴尾端上插销安装孔的孔径,这样可以通过外力将插销的两个自由端往相向的方向捏时,可以使两个自由端的头部小于第一销轴3上的插销安装孔的孔径,从而顺利完成安装。为了使本装置的收、放操作更加简易,支撑臂6与车桥支耳9之间通过第二销轴13连接。车桥支耳9也为叉形结构,叉形结构上横向开设有第二销轴安装孔;支撑臂6的尾端开设有通孔本实施例中的第二销轴13呈一端具有大于第二销轴安装孔孔径的限位台阶;第二销轴13的小头端穿过车桥支耳上的第二销轴安装孔和支撑臂尾端的通孔,通过紧固螺栓10与挡板14紧固连接。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支撑臂固定支耳8也呈叉形结构,叉形结构的支撑臂固定支耳8上横向开设有螺栓安装孔;支撑臂6上设置有与支撑臂固定支耳8相连接的凸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货厢翻转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臂、支撑臂固定支耳、货厢支耳、车桥支耳;所述货厢支耳设置于货厢上;所述车桥支耳设置于车桥上;所述支撑臂的头端通过可拆方式与货厢支耳连接,支撑臂尾端与车桥支耳连接;所述支撑臂固定支耳沿支撑臂整体结构的路径设置于车桥上,通过可拆方式与支撑臂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俊达刘昊杨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天三江集团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