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悬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81256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21: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气悬架,包括空气弹簧和减震器,在减震器的缸筒外表面上固定有一托盘,所述托盘的上表面与所述缸筒垂直;在所述托盘上表面上设置有面积大于所述托盘面积的垫片,所述空气弹簧的底托安装在所述垫片上。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空气弹簧与减震器的平稳接合;同时避免了空气悬架与车轮等其他部件的干涉,该空气悬架简单实用,快速有效,稳定性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悬架系统,特别是指一种空气悬架
技术介绍
空气悬架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空气压缩机形成压缩空气,并将压缩空气送到弹簧和减振器的空气室中,以此来改变车辆的高度。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空气悬架在各种重型、轻型汽车上的应用量迅速上升。也有越来越多的用户需要将非空气悬架汽车改装为空气悬架汽车。目前,国外在高级大客车、重型载货车上普遍使用空气悬架,在一些特种车辆(如对防震要求较高的仪表车、救护车、特种军用车及要求高度调节的集装箱运输车等)上,空气悬架几乎为唯一选择。在进行空气悬架安装时,常出现空气弹簧不能与减震器平稳接合,且空气悬架与车轮等部件发生干涉,增加了减震器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气悬架,解决了空气弹簧与减震器不能平稳接合安装的问题,其简单实用,可靠性高。基于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空气悬架包括空气弹簧和减震器,在减震器的缸筒外表面上固定有一托盘,所述托盘的上表面与所述缸筒垂直;在所述托盘上表面上设置有面积大于所述托盘面积的垫片,所述空气弹簧的底托安装在所述垫片上。可选的,所述垫片与所述托盘固定连接。可选的,所述垫片通过组合件与空气弹簧底托连接。可选的,所述垫片上设置有用于穿入螺丝的定位孔,利用所述定位孔空气弹簧通过螺栓与所述托盘进行固定。可选的,所述定位孔为长圆形。可选的,所述托盘为普通弹簧减震器经切削加工而成。可选的,所述空气悬架还包括设置在减震器顶端的加长杆,所述加长杆由较细的上部件和较粗的下部件构成,所述上部件和下部件均为圆柱体形状,所述上部件与下部件之间的连接处设有轴肩;所述下部件从底面向上开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表面设有螺纹,用于与减震器杆的顶部连接,所述上部件的外表面设有螺纹,用于通过螺母将加长杆固定于空气弹簧的上盖。可选的,所述下部件上还设有垂直于轴向向外延伸的突出环,该突出环在安装状态下通过垫圈与空气弹簧中的缓冲橡胶紧密接触。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空气悬架,使空气弹簧与减震器实现平稳接合,同时避免了空气悬架与车轮等其他部件的干涉;特别适用于非空气悬架改装为空气悬架,避免了减震器的浪费,快速有效,稳定性高。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空气悬架的局部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减震器加长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空气悬架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空气悬架的局部剖视图;如图I所示,空气弹簧包括空气弹簧100和减震器,其中减震器包括加长杆101、缸筒102和托盘103。在减震器的缸筒102外表面上固定有一托盘103,所述托盘103的上表面与所述缸筒102垂直;在所述托盘103上表面上设置有面积大于所述托盘103面积的垫片104,所述空气弹簧的底托105安装在所述垫片104上,从而避免空气弹簧与车轮等其他部件的干涉,实现空气弹簧与减震器的平稳接合安装。在其它实施例中,托盘103的上表面经切削加工成平面,垫片上设置有用于穿入螺丝的长圆形定位孔,空气弹簧利用螺栓通过该定位孔与垫片104连接,使得空气弹簧底托105与垫片104产生一个小的旋转调整位移,垫片104与托盘焊接。垫片104也可以用组合件与空气弹簧底托105连接,使得空气弹簧底托105与垫片104产生一个小的旋转调整位移。其中,垫片104的材料为钢或铁或其它硬质金属材料。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减震器加长杆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减震器加长杆2由较细的上部件201和较粗的下部件202构成,所述上部件201和下部件202均为圆柱体形状,所述上部件201与下部件202之间的连接处设有轴肩。所述下部件202从底面向上开有空腔,且所述空腔的内表面有螺纹,用于与减震器杆101的顶部连接。所述上部件201的外表面设有螺纹,用于通过螺母204将第一垫圈302压于轴肩。所述下部件202上还设有垂直于轴向向外延伸的突出环203,所述突出环203在安装状态下通过第二垫圈205与缓冲橡胶301接触,从而将震动传递给空气弹簧。安装状态下所述下部件202的下表面与减震器杆101的肩部紧密接触。所述上部件201顶端的外表面为棱柱结构,用于紧固螺母时起定位作用。优选为六棱柱,这样在减震器加长杆2安装所述螺母204时,便于拧紧固定。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空气悬架的剖视图。如图3所示,空气悬架包括空气弹簧30和减震器31。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空气悬架,将空气弹簧安装在减震器上时,空气弹簧与减震器实现平稳接合安装,同时减小了空气悬架与车轮等其他部件的干涉;特别适用于非空气悬架改装为空气悬架,避免了减震器的浪费,快速有效,稳定性高。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 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空气悬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弹簧和减震器,在减震器的缸筒外表面上固定有一托盘,所述托盘的上表面与所述缸筒垂直;在所述托盘上表面上设置有面积大于所述托盘面积的垫片,所述空气弹簧的底托安装在所述垫片上。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空气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与所述托盘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空气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通过组合件与空气弹簧底托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空气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上设置有用于穿入螺丝的定位孔,利用所述定位孔空气弹簧通过螺栓与所述托盘进行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为长圆形。6.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空气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为普通弹簧减震器经切削加工而成。7.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空气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悬架还包括设置在减震器顶端的加长杆,所述加长杆由较细的上部件和较粗的下部件构成,所述上部件和下部件均为圆柱体形状,所述上部件与下部件之间的连接处设有轴肩;所述下部件从底面向上开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表面设有螺纹,用于与减震器杆的顶部连接,所述上部件的外表面设有螺纹,用于通过螺母将加长杆固定于空气弹簧的上盖。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件上还设有垂直于轴向向外延伸的突出环,该突出环在安装状态下通过垫圈与空气弹簧中的缓冲橡胶紧密接触。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空气悬架,包括空气弹簧和减震器,在减震器的缸筒外表面上固定有一托盘,所述托盘的上表面与所述缸筒垂直;在所述托盘上表面上设置有面积大于所述托盘面积的垫片,所述空气弹簧的底托安装在所述垫片上。通过实施本技术,实现空气弹簧与减震器的平稳接合;同时避免了空气悬架与车轮等其他部件的干涉,该空气悬架简单实用,快速有效,稳定性高。文档编号B60G15/12GK202703168SQ20122025061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气悬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弹簧和减震器,在减震器的缸筒外表面上固定有一托盘,所述托盘的上表面与所述缸筒垂直;在所述托盘上表面上设置有面积大于所述托盘面积的垫片,所述空气弹簧的底托安装在所述垫片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焰张晓锋
申请(专利权)人:安路普北京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