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超高分子量管材挤出模具。为了达到如上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依次包含分流段、塑化段、压缩段、成型段,脱模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和脱模段相连的定径段。所述脱模段包含冷却套,所述冷却套包含内外层,内外层形成双层夹持和脱模段相连。所述冷却套包含内外层,内外层形成双层夹持并且其之间有螺纹和脱模段相连。采用如上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挤出的管材外观有光泽、质地均匀、不易产生降解花纹,外观品质大大提升,可以保证管材直度和圆度的效果。这都是现有模具所不具备的。(*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管材挤出模具,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超高分子量管材挤出模具。技术背景本技术涉及的领域是可用于生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的装置。属于石油、矿山、电力、化工、煤矿等领域管道运输
,尤其涉及一种可生产应用于上述领域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道的加工挤出设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是一种性能优异的高分子材料,有着卓越的耐磨、耐腐蚀、耐低温、抗冲击、不结垢、自润滑、耐老化等卓越性能。被国际上誉为神奇的塑料,近年来更被誉为“塑料王”而有逐步替代聚四氟乙烯之势。制作防弹衣、降落伞的最佳材料就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因其耐磨性突出,还可制作成耐磨机械零件、型材、棒材、板材、管材等。因其诸多优异的性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可广泛应用于煤矿、矿山、化工、电力、石油等领域。·近年来已逐步被市场所认可,并且在各行各业中发挥着自身应有的价值。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道因其材料的特殊性,其熔体流动速率为零,即没有流动性,很难用普通的方法加工成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的加工过程经历了从最初的柱塞法、模压法到后来的螺杆挤出成型。模压法虽可生产超高管材,但其为间歇法,产量低,耗能大,且管材长度有限,不能连续生产,并且产品的性能达不到最佳值,生产工艺不好控制。鉴于以上种种缺点,近年逐步被螺杆连续挤出所替代。而螺杆挤出过程中,最终决定管材品质和规格的就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挤出模具。挤出模具的好坏,直接决定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的各项性能指标和外观品质。而这种新型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挤出模具,是在现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挤出模具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从而达到提高管材性能和外观品质、减少能耗的作用。现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挤出模具结构存在固型不良、管材容易弯曲变形或起波浪。有外观色泽不均匀、有花纹等缺陷。管材在挤出过程中阻力较大,易导致电流升高,增加能耗。其加热(铝板或磁珠加热丝加热)和冷却方式(风机风冷)也是造成能耗高的重要原因。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的目的为了改进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于生产、使用可靠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挤出模具。该磨具提供的管材外观有光泽、质地均匀、不易产生降解花纹,外观品质大大提升,可以保证管材直度和圆度的效果。为了达到如上目的,本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依次包含分流段、塑化段、压缩段、成型段,脱模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和脱模段相连的定径段。本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定径段通过连接件和脱模段相连。本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脱模段包含冷却套,所述冷却套包含内外层,内外层形成双层夹持和脱模段相连。本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冷却套包含内外层,内外层形成双层夹持并且其之间有螺纹和脱模段相连。本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分流段包含分流I段和分流2段。本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冷却套为冷却水套。本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定径段通过连接件和脱模段螺纹相连。采用如上技术方案的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挤出的管材外观有光泽、质地均匀、不易产生降解花纹,外观品质大大提升。这都是现有模具所不具备的。脱模处采用水冷设计。内外水冷夹套采用巧妙的螺纹连接方式,便于拆卸维修,还可与其他模具互换。不但改善了内通风给切管带来的不便,还避免了风机的使用,减少了噪音,降低电能的消耗。水冷直接作用于脱模,不但较风冷均匀,而且冷却彻底,改善了现有模具冷却不良造成管材变形的缺点,同时可使管材挤出速度提高30%以上,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夹套冷却水循环使用,不但节能,而且环保。脱模后增加内定径装置。这是现有模具所没有的。内定径装置对已经通过水冷定型的管材再次进行定型和应力消除,达到保证管材直度和圆度的效果。由此出来的管材即使长时间在自然环境下放置也不易发生变形。与现有技术相比,这种新型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挤出模具,因其对固型脱模段、冷却装置、定径装置等三个环节做了改善和设计,因此达到了提高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性能指标,改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外观品质的良好目的。并且令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的高耐磨、耐腐蚀、抗冲击、不结垢、自润滑等优越性能得以充分发挥。解决了以往在生产加工超高管材过程中的不利因素。该挤出模具降低了能耗,提高了生产效率,克服现有模具存在的不利因素,设计合理,工艺稳定,便于生产人员操作。减少现有模具在生产中因其自身缺陷而导致人工调节带来的不便和不稳定因素。从而更好的保证产品质量。本技术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管材生产效率,还大大提高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的性能和外观品质,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的后序制作(翻遍、焊接、复合衬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扩展了其应用领域。附图说明为了进一步说明本技术,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进行说明附图为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分流I段;2、分流2段;3、塑化段;4、压缩段;5、成型段;6、脱模段;7、冷却套;8、定径段。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依次包含分流段、塑化段3、压缩段4、成型段5,脱模段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和脱模段6相连的定径段8。所述定径段8通过连接件和脱模段6相连。可以是螺纹连接也可以是其他连接。本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脱模段包含冷却套7,所述冷却套7包含内外层,内外层形成双层夹持和脱模段6相连。本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冷却套7包含内外层,内外层形成双层夹持并且其之间有螺纹和脱模段6相连。内外水冷,螺纹连接使得水冷效果更好。本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分流段包含分流I段I和分流2段2。本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定径段8通过连接件和脱模段6螺纹相连。该新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挤出模具由分流I段I、分流2段2、塑化段3、压缩段4、成型段5、脱模段(内外冷却水套)、定径段8等部分构成,完成物料汇集分流、塑化、压缩、成型、脱模冷却、定型等工艺过程。模具内压力为40MPa,模具采用40号钢调质锻打加工,模具连接采用周圈加强螺栓,内孔子口盘对接相扣,防止压力过大漏料。物料由单螺杆挤出机进入模具后,经过分流I段、分流2段、塑化段、压缩段、成型段、脱模段(并采用内外水冷定型)、定径段等7段模具加工定型后,最后通过定尺切割完成成品制作。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超高分子量管材挤出模具,依次包含分流段、塑化段(3)、压缩段(4)、成型段(5),脱模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和脱模段(6)相连的定径段(8)。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新型超高分子量管材挤出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径段(8)通过连接件和脱模段(6)相连。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新型超高分子量管材挤出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段包含冷却套(7),所述冷却套(7)包含内外层,内外层形成双层夹持和脱模段(6)相连。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超高分子量管材挤出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套(7)包含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超高分子量管材挤出模具,依次包含分流段、塑化段(3)、压缩段(4)、成型段(5),脱模段(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和脱模段(6)相连的定径段(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维,何彦妮,
申请(专利权)人:何彦妮,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