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霞专利>正文

金属矩形件引伸后的切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79182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2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金属矩形件引伸后的切角装置,切角上模与上模板螺钉连接,压料板I、压料板II分别与上模板螺钉连接,下模支座与下模板螺钉连接,切角下模与下模支座螺钉连接,装置连接后,安装在普通冲床上,分别将工件的一角放入切角下模的对应面上,当切角上模下降时,压料板的斜面分别顶紧工件,切角上模继续下降完成工件的切角。(*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机械加工
,涉及一种金属矩形件引伸后的切角装置
技术介绍
金属矩型件引伸后,工件的四个角均有不规则的凸出毛边,为了去除凸出毛边,目前普遍采用手工方法进行打磨,或用手工装置进行刹角。以上方法不仅效率低、劳动强度大,而且加工后的工件质量也难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金属矩形件引伸后四角凸出毛边的去除问题,本技术提供新装置,该装置采用模具切角方法,四次冲裁可完全切除两个工件的所有凸出毛边,而且确保了工 件的质量。本技术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制作了一种简单的切角模具,该模具装夹在冲床上,将工件的凸出毛边角放入模具的下模中,当切角上模下降时,压料板的斜面首先顶紧工件,然后完成切角。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制作简单切角模具,将模具装夹在冲床上,通过四次冲裁,即可完全切除两个工件的所有凸出毛边。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I是金属矩形件引伸后的示意图图2是切角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是工件在切角装置中示意图图中I.工件,2.上模板,3.切角上模,4.压料板I,5.压料板II,6.切角下模,7.下模支座,8.下模板具体实施方式在图2、图3中,切角上模(3)与上模板(2)螺钉连接,压料板I (4)、压料板II (5)分别与上模板(2)螺钉连接,下模支座(7)与下模板(8)螺钉连接,切角下模¢)与下模支座螺钉连接,上模板(2)和接切角上模(3)、压料板(4)以及压料板(5)相连接,下模板(8)与下模支座(7)相连接,下模支座(7)与切角下模(6)相连接,装置连接后,安装在普通冲床上,分别将工件(1-1)、工件(I-II)的一角放入切角下模(6)的对应面上,当切角上模(3)下降时,压料板I (4)、压料板II (5)的斜面分别顶紧工件,切角上模(3)继续下降完成工件的切角。权利要求1. 一种金属矩形件引伸后的切角装置,其特征是,它是由工件(I)、上模板(2)、切角上模(3)、压料板I (4)、压料板II (5)、切角下模¢)、下模支座(7)和下模板(8)所组成,工件(I)放在切角下模(6)上,切角上模(3)与上模板(2)螺钉连接,压料板I (4)、压料板II (5)分别与上模板(2)螺钉连接,下模支座(7)与下模板(8)螺钉连接,切角下模(6)与下模支座螺钉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金属矩形件引伸后的切角装置,切角上模与上模板螺钉连接,压料板I、压料板II分别与上模板螺钉连接,下模支座与下模板螺钉连接,切角下模与下模支座螺钉连接,装置连接后,安装在普通冲床上,分别将工件的一角放入切角下模的对应面上,当切角上模下降时,压料板的斜面分别顶紧工件,切角上模继续下降完成工件的切角。文档编号B21D28/14GK202701094SQ20122027659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5日专利技术者王霞 申请人:王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属矩形件引伸后的切角装置,其特征是,它是由工件(1)、上模板(2)、切角上模(3)、压料板I(4)、压料板II(5)、切角下模(6)、下模支座(7)和下模板(8)所组成,工件(1)放在切角下模(6)上,切角上模(3)与上模板(2)螺钉连接,压料板I(4)、压料板II(5)分别与上模板(2)螺钉连接,下模支座(7)与下模板(8)螺钉连接,切角下模(6)与下模支座螺钉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霞
申请(专利权)人:王霞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