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型油水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78232 阅读:2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19: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处理含油废水的智能型油水分离器,由泵、固-油-水旋流分离器、聚结分离器、电加热器、管路、阀门等设备及自动控制箱、电接点压力表、浮球式液位控制器、油位检测电极、含油浓度检测仪、温度传感器等自动控制设备组成,设备布置在一橇底座上。含油废水由泵吸入,经过固-油-水旋流分离器、聚结分离器两级分离,分离后的油分别从旋流分离器顶部溢流排油口和聚结分离器顶部排油口排出,分离后的水从聚结分离器底部排水管排出。通过中央控制单元智能控制,能够实现无人值守自动运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分离效果好,体积小,能自动运行,易于安装及运输等特点,适用于中小型企业地域资源及人工紧张、含油废水排量少的场合。(*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智能化的含油废水分离器。
技术介绍
石油化工及机械制造等工业企业生产会产生大量含油废水。这些废水若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油水分离方法较多,常用的有重力分离法、离心沉降法、气浮法、凝聚过滤法、吸附法和膜分离法等。现有油水分离设备大都占地面积大,投资大,处理时间长,且自动控制功能和移动性能较差,不适应中小型企业地域资源及人工紧张、含油废水排量少的场合。技术CN202191731U阐述了一种油水分离装置,能够自动运行,无人值守。但该装置主机依靠浮桶漂浮在浮油水体中,安置局限较大。 技术CN201912795U等专利阐述了一种可移动的用于油罐清洗的油水分离装置,由油水分离本体、加药装置、容器系统、管路及底座构成,采用撬装化设计。该装置体积较大,不具备自动控制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布局紧凑、使用便捷、自动化程度高、处理效果好的智能型油水分离器。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处理含油废水的智能型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型油水分离器由油水分离设备和智能控制设备组成;油水分离设备包括泵、固-油-水旋流分离器、聚结分离器、电加热器、压力表、管路、阀门;智能控制设备包括自动控制箱、电接点压力表、浮球式液位控制器、油位检测电极、含油浓度检测仪、温度传感器;所述设备布置在一橇底座上,其中泵、聚结分离器、自动控制箱固定在橇底座上,固-油-水旋流分离器、含油浓度检测仪固定在聚结分离器筒体外壁上。所述智能型油水分离器的泵出口管路上装有一安全阀和一电接点压力表,通过管路与固-油-水旋流分离器连接;固-油-水旋流分离器顶部有一排油管,上装有一单向阀,固-油-水旋流分离器底部有一排水管,排水管通过管路与聚结分离器连接;聚结分离器顶部装一压力表、一油位检测电极、一温度传感器、一排气管和一排油管,排气管上装一球阀三,排油管上装一电磁阀;聚结分离器侧壁装一电加热器,电加热器的接头在聚结分离器外部,电加热器的加热管在聚结分离器内部;聚结分离器底部装一排水管,通过三通引出一管路连接含油浓度检测仪,所述管路上安装球阀二,排水管后部设一回流管,通过一个三通电磁阀连接排水管和回流管。所述智能型油水分离器自动控制箱内装有中央控制单元、蜂鸣器和信号灯;所述中央控制单元通过线缆与浮球式液位控制器、电接点压力表、油位检测电极、含油浓度检测仪、温度传感器、泵、电加热器、电磁阀、三通电磁阀、蜂鸣器、信号灯连接;通过浮球式液位控制器的信号对泵的启停进行控制,通过电接点压力表的信号紧急停泵并进行超压报警,通过油位检测电极的信号对排油管电磁阀开闭进行智能控制,通过含油浓度检测仪的信号对排水管三通电磁阀进行控制并对排放水含油浓度超标进行报警,通过温度传感器的信号并对电加热器的启停进行智能控制;蜂鸣器和信号灯对故障进行蜂鸣和闪灯报警。作为优化,将泵、聚结分离器、自动控制箱固定在橇底座上,固-油-水旋流分离器、含油浓度检测仪固定在聚结分离器筒体外壁上,布局紧凑。作为优化,通过中央控制单元,能够对油水分离过程进行智能控制,实现无人值守运行。通过浮球式液位控制器对吸入口水位进行监控,控制分离器自动启停,水位过低自动停机,水位回复后自动启动;通过电接点压力表对泵出口压力进行监控,实现超压自动停泵并报警;通过油位检测电极对聚结分离器内的油位进行监控,实现自动排油;通过含油浓度检测仪对排水口含油浓度进行监测,实现排放水含油浓度超出排放标准时,自动停止排水并开启回流管进行循环分离,同时报警;通过温度传感器监测水温,实现低温自动启动电 加热器进行加热。作为优化,针对装置安全采用了安全阀和电接点压力表进行双重保护,当过滤器堵塞等原因造成装置内部压力过高时自动停泵,同时安全阀自动泄流,确保安全。作为优化,在聚结分离器内装设电加热器,通过加热,不仅使油排放顺利,而且保证了冬季寒冷地区使用的分离效果。本技术有以下优点I、油水分离器体积小,重量轻,紧凑布置在橇底座上,运输及使用均方便。2、采用自动控制技术,油水分离器可自动启停、自动排油、自动排水、自动加热,实现无人值守运行。3、采用了安全阀和电接点压力表双重超压保护措施,提高了安全性能。4、设置加热系统,通过加热可以提高油水分离效果,并使油排放顺利,拓展了油水分离器的温度适应性。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流程图图2是本技术自动控制电路图图3是本技术立面结构布置图图4是本技术平面结构布置图标号说明1缓冲容器,2浮球式液位控制器,3吸入管,4泵,5安全阀,6电接点压力表,7固-油-水旋流分离器,8单向阀,9集砂池,10排水管,11聚结分离器,12球阀一,13回流管,14三通电磁阀,15球阀二,16含油浓度检测仪,17电加热器,18压力表,19油位检测电极,20温度传感器,21球阀三,22电磁阀,23自动控制箱,24橇底座。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图3、图4所示一种智能型油水分离器,包括泵4、固-油-水旋流分离器7、电加热器17、聚结分离器11、管路、阀门等分离设备及自动控制箱23、电接点压力表6、浮球式液位控制器2、油位检测电极19、含油浓度检测仪16、温度传感器20等自动控制设备,所述设备紧凑布置在撬底座24上。泵出口通过管路安装安全阀5和电接点压力表6,并与固-油-水旋流分离器7入口连接,固-油-水旋流分离器顶部为溢流排油口,其流量由单向阀8调节,固-油-水旋流分离器小锥段通过管道与集砂池9连接,固-油-水旋流分离器底部为排水管10,通过管路连接聚结分离器11。聚结分离器顶部装有压力表18、油位检测电极19、温度传感器20、排气管和排油管,排气管由球阀三21控制,排油管由电磁阀22控制,聚结分离器底部装有排水管,排水管安装球阀一,再通过三通引一条管路连接到含油浓度检测仪16,该管路通过球阀二 15控制,排水管后 部设一回流管13,通过三通电磁阀14控制回流管和排水管的通路。如图2、图3所示,油水分离器设有智能控制的中央控制单元,安装在自动控制箱23,控制箱中安装蜂鸣器和信号灯,与所述中央控制单元连接,可对油水分离器超压及排放水含油浓度超标进行报警。所述中央控制单元能够接收浮球式液位控制器2的信号并对吸入泵4的启停进行控制;所述中央控制单元能够接收电接点压力表6的信号并对泵4的启停进行控制;所述中央控制单元能够接收油位检测电极19的信号并对排油管电磁阀22进行控制;所述中央控制单元能够接收含油浓度检测仪16的信号并对排水管三通电磁阀14进行启闭控制;所述中央控制单元能够接收温度传感器20的信号并对电加热器17开关进行控制。本技术的油水分离过程如下油水分离器运行前,将聚结分离器充满水,做好油水分离准备工作。含油废水置于缓冲容器I中。将吸入管置于缓冲容器,将浮球式液位控制器2置于缓冲容器液面,连接好其他设备后,开启排水球阀一 12,按下自动控制箱23的启动按钮进行油水分离。通过泵4的抽吸,含油废水进入固-油-水旋流分离器7进行初级分离,分离出的油从顶部排油口排出,分离出的固体颗粒留在集砂池9,通过调节单向阀8调节排油口的开度,可改变旋流分离器的分流比。固-油-水旋流分离器分离后的废水由底部排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处理含油废水的智能型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型油水分离器由油水分离设备和智能控制设备组成;油水分离设备包括泵(4)、固?油?水旋流分离器(7)、聚结分离器(11)、电加热器(12)、管路、阀门;智能控制设备包括自动控制箱(23)、电接点压力表(18)、浮球式液位控制器(2)、油位检测电极(19)、含油浓度检测仪(16)、温度传感器(20);所述设备布置在一橇底座上,其中泵、聚结分离器、自动控制箱固定在橇底座(24)上,固?油?水旋流分离器、含油浓度检测仪固定在聚结分离器筒体外壁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松圣冯剑王斌焦光伟唐永勇潘世意陈明叶有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