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铸机扇形段开口度调整机构快速释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7743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连铸机扇形段开口度快速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释放装置由中间开孔的斜面座(4)和与其斜面相对叠合的U形斜面板(2)组合而成,并通过锁定销(1)定位。(*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连铸机
,尤其涉及连铸机夹坯后扇形段开口度调整机构的快速释放装置。本技术连铸机扇形段开口度调整机构快速释放装置是这样实现的该装置由中间开孔的斜面座和与其斜面相对叠合的U形斜面板组合而成,两者通过锁定销定位。本技术所述的锁定销位于U形斜面板的开口侧,成对设置;在U形斜面板后部(即较厚部位)的两侧还开有释放销销孔。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操作方便,成本低,无须改变现有设备,只要将本装置替代原有的圆形垫片11即可。采用本技术连铸机扇形段开口度调整机构快速释放装置大大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既不会破坏设备,又不会造成人身伤害,特别是处理时间大为缩短,自锁释放只需要10分种,而且不需要专用设备,效果显著。附图2为本技术连铸机扇形段开口度调整机构快速释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附图2的俯视图。附图4为附图3的A-A视图。附图5为本技术的安装示意图。从附图2、3、4中可以看到本技术连铸机扇形段开口度调整机构快速释放装置由中间开孔的斜面座4和与其斜面相对叠合的U形斜面板2组合而成。斜面座4和U形斜面板2都呈方形,一面为斜面,且斜度相同,两个斜面相对叠合在一起,即斜面座4的斜面向上,U形斜面板2的斜面向下,U形斜面板2较薄的开口侧与斜面座4的较厚侧相配合,使之形成厚度一致的垫片状。再通过锁定销1使两者定位。本技术设有两个锁定销1,分别位于U形斜面板2开口侧的两个角上。安装时,将该装置套装在扇形段开口度调整机构的四个丝杠9上,位于圆螺母12和碟形弹簧10之间,也即替代了原有的圆形垫片11,请参见附附图说明图1和5。当发生夹坯事故后需对自锁进行释放时,先除去圆螺母12上的保护罩,然后将释放装置上的锁定销1拆除,再击打U形斜面板2,使其与斜面座4沿水平方向错动,以降低厚度,使之与上圆螺母12之间产生间隙,从而使板坯变形力得到释放。这样蜗轮蜗母及丝杠丝母间的自锁便得到消除,辊缝也就可以自由释放了。为了便于击打,本技术在U形斜面板2的后部,也即较厚一侧的两个角上还开有释放销销孔。在击打U形斜面板2之前,先将释放销3装入释放销销孔,通过击打释放销3就很容易使U形斜面板2沿水平方向错动。当板坯输出后,只要将U形斜面板2复位,安上锁定销1,使其恢复原样后,再锁紧圆螺母1 2,便又可正常使用。权利要求1.一种连铸机扇形段开口度快速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释放装置由中间开孔的斜面座(4)和与其斜面相对叠合的U形斜面板(2)组合而成,并通过锁定销(1)定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扇形段开口度快速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销位于U形斜面板(2)的开口侧,成对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扇形段开口度快速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在U形斜面板(2)的后部,也即较厚部位开有释放销销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扇形段开口度快速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销销孔成对设置,位于U形斜面板(2)后部的两侧。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连铸机扇形段开口度调整机构快速释放装置。该装置由中间开孔的斜面座和与其斜面相对叠合的U形斜面板组合而成,两者通过锁定销定位。所述的锁定销位于U形斜面板的开口侧,成对设置;在U形斜面板后部的两侧还开有释放销销孔。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操作方便,成本低,无须改变现有设备,只要将本装置替代原有的圆形垫片即可。采用本技术连铸机扇形段开口度调整机构快速释放装置大大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既不会破坏设备,又不会造成人身伤害,特别是处理时间大为缩短,自锁释放只需要10分种,而且不需要专用设备,效果显著。文档编号B22D11/20GK2551375SQ0227355公开日2003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02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2002年5月30日专利技术者宋秉钧, 秦旭, 王宝峰, 刘占文, 陈智勇, 周豪鸣 申请人:鞍钢集团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秉钧秦旭王宝峰刘占文陈智勇周豪鸣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集团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