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电动机的冷却结构及发电电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75468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13: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在利用冷却介质来冷却发电电动机时抑制冷却状态的波动的发电电动机的冷却结构及发电电动机。因此,发电电动机的冷却结构(100)具备:第一通路(32),其设置在发电电动机的凸缘(12)上,朝向在第一壳体(11)的内部收纳的输入输出轴(16)的旋转中心轴(Zr)延伸而在输入输出轴(16)侧开口,且在途中具有节流部(35);第二通路(33),其设置在凸缘(12)上,在比节流部(35)靠输入输出轴(16)的径向外侧的位置处从第一通路(32)分支,朝向在输入输出轴(16)的外侧安装的转子(20)延伸而在转子(20)侧开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利用冷却介质对发电电动机进行冷却的发电电动机的冷却结构及发电电动机
技术介绍
发电电动机用于各种各样的用途,会因定子所具有的线圈的焦耳热以及转子铁芯的涡电流损失及滞后损失等而发热。记载有为了对发电电动机进行冷却,例如使用兼作润滑油和冷却油的油等冷却介质来冷却发电电动机的技术(专利文献I)。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2009-7190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在使用油等冷却介质来冷却发电电动机的情况下,由于在发电电动机内的冷却介质的通路中流动的冷却介质的流量发生波动,而可能导致作为冷却对象的部分的冷却状态产生波动。专利文献I中并未提及冷却的不平衡,因此还存在改善的余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在利用冷却介质来冷却发电电动机时抑制冷却状态的波动。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发电电动机的冷却结构的特征在于,具备第一通路,其设置于在发电电动机的框体的一端部配置的端部侧构件,朝向在所述框体的内部收纳的输入输出轴的旋转中心轴延伸而在所述输入输出轴侧开口,且在途中具有节流部;第二通路,其设置在所述端部侧构件,在比所述节流部靠所述输入输出轴的径向外侧的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渡边光一饭塚航也长野隆生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