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采用模铸法将金属液直接铸成小方坯的装置。本专利技术之前,世界上从钢水到坯的生产,类似于中国《钢铁评述》1976年第二期,由鞍钢钢铁研究所董建道编写的《由钢水到钢坯的第三途径-压力铸坯》中介绍的装置有如下问题1.用连铸机生产钢坯,虽然优点很多,但设备量大,占地面积多,基建时间长和费用多,因此新建小型钢铁厂上连铸机不易实现;老的钢铁厂上连铸机困难更多。另外,目前用连铸机生产小断面钢坯,在技术上尚待进一步研究,暂时不能进行工业性生产;2、用压力铸造机生产小钢坯,虽然比连铸机设备少,基建投资省,但对小型钢铁厂来说,设备也是复杂的,投资也是较高;另外,只能一模一坯逐模浇铸。本技术提供一种简便易行的铸坯装置,能一次铸成多支小方坯。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立式浇道的侧面设有多个内浇口,各与两合式的石墨模腔开口端连结,浇铸时金属液通过外浇口注入浇道,再由浇道侧面的内浇口自下而上充填石墨模腔,从而完成一次铸多支小方坯。本技术利用金属液的重力充填铸型,所以装置的结构较之压力铸坯大大简化。又由于铸型由浇道、浇口及多套石墨模组合而成,因而一次可铸成多支小方坯。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附图1~3给出。图1是根据本技术提出的卧式组合石墨模铸小方坯装置的剖面图。下面结合图1说明依据本技术提出的装置的基本结构及工作情况。该装置包括一个立式浇道(12),其一侧或两侧带有内浇口(17)石墨模(11)自下而上多层布置,可分卧式石墨模腔(18)的开口端对准内浇口(17),立式浇道(12)上面固定一块浇道盖板(15),盖板上面安放漏斗壳(16),壳内装上漏斗砖(13),内砌小水口砖 ...
【技术保护点】
卧式组合石墨模铸装置,其特征为用一个立式浇道(12),其一侧或两侧带有内浇口(17),可分卧式石墨模腔(18)对准内浇口(17),分别固定在活动框架(23)和固定框架(22)上,用人力或气动或液压推动活动框架(23),使两半型合型,夹紧拉杆(25)和斜楔(26)把半型固定在一起,再在立式浇道(12)上端装上浇铸漏斗(13)和漏斗水口(14),即组成卧式组合石墨模铸小方坯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卧式组合石墨模铸装置,其特征为用一个立式浇道(12),其一侧或两侧带有内浇口(17),可分卧式石墨模腔(18)对准内浇口(17),分别固定在活动框架(23)和固定框架(22)上,用人力或气动或液压推动活动框架(23),使两半型合型,夹紧拉杆(25)和斜楔(26)把半型固定在一起,再在立式浇道(12)上端装上浇铸漏斗(13)和漏斗水口(14),即组成卧式组合石墨模铸小方坯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组合石墨模铸小方坏装置,其特征为石墨模(11)长度一边装的为1~2米,两边装的为1~1.5米,厚度为100~150毫米,宽度200~400毫米;石墨模(11)与石墨模之间的距离为20~25毫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组合石墨模铸小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丕纲,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钢铁公司专利管理室,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