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强型灰铸铁沸腾钢钢锭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7177 阅读:2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增强型灰铸铁沸腾钢钢锭模,即在普通灰铸铁钢锭模铸造时,在其下部以复合的方式增加一钢箍,钢箍的位置距钢锭模底部50~300mm,钢箍高度为50~300mm,横截面积500mm↑[2]~2500mm↑[2]。本增强型灰铸铁沸腾钢钢锭模制造工艺与普通灰铸铁钢锭模相同,无特殊要求。该锭模使用寿命长,平均模耗低,同时,对锭模铸造用铁水的成分要求不严格,例如,铁水中的磷含量高达0.2%同样可用于生产该锭模。(*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增强型灰铸铁沸腾钢钢锭模。目前,我国钢锭模大多采用灰口铸铁制造,在使用有限次数后,常常由于纵向裂缝的扩展而报废,这不仅增加炼钢成本,而且使生产的管理和劳动强度加大。在当前国家能源紧张,优质生铁资源不足的情况下,研究如何延长钢锭模的使用寿命,降低钢锭模成本,具有重要的技术经济意义。因此,国内外对钢锭模的研究给予了极大的注意,蠕墨铸铁和球墨铸铁钢锭模应运而生,使模耗明显降低。但蠕化和球化锭模,只能用磷、硫含量<0.10%的低磷和低硫优质生铁制作,而对于含磷为0.2%左右,反球化元素含量较高的铁水,则难于制造出合格的蠕化或球化钢锭模。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寻求一种高强度灰铸铁沸腾钢钢锭模。该锭模可采用含磷量为0.2%左右的中磷铁水制作;其生产工艺与常用灰铸铁钢锭模生产工艺相同,无特殊要求。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在普通灰铸铁钢锭模铸造时,在其下部以复合的方式增加一钢箍,钢箍的位置距锭模底部50~300mm,钢箍高度为50~300mm,横截面积为500mm2~2500mm2。钢箍由低碳的钢板或圆钢加工焊接而成。下面对附图及附图标号作一简要说明。附附图说明图1安装钢板型钢箍钢锭模示意图。[1]钢锭模模耳;[2]钢锭模模体;[3]用钢板加工焊接的钢箍。附图2安装圆钢型钢箍钢锭模示意图。[4]用圆钢加工焊接的钢箍。附图3钢板型钢箍示意图。附图4圆钢型钢箍示意图。本技术增强型灰铸铁沸腾钢钢锭模生产工艺如下造型外模和内模均采用干模砂造型。砂型造好脱模后,用人工安装钢箍。钢箍安装好后,内模和外模均采用石墨涂料粉刷。烘烤安装好钢箍的砂型在反射式烘烤炉中进行烘烤。砂型随炉缓慢升温至100℃左右,保温1-2小时,让砂型内的水分挥发,然后加热至450℃左右,保温4小时后出炉。浇铸生铁在酸性冲天炉中熔化,铁水出炉温度为1380℃,浇铸温度控制在1220~1250℃。开箱钢锭模浇铸2小时后,脱掉外砂箱和底板内芯,缓冷至500℃以下时,开箱打掉砂型,继续缓冷24小时。打磨钢锭模冷却至室温时,将锭模的浇冒口和毛刺打掉,用手动式砂轮机进行修磨。本技术增强型灰铸铁沸腾钢钢锭模使用寿命高,平均模耗低,生产工艺与普通灰铸铁钢锭模相同,无特殊要求,同时可满足于钢锭模用铸造生铁中的磷含量较高(可达0.2%左右),为用品质较低的铁水生产高寿命钢锭模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实施例本技术钢锭模经在湘钢炼钢厂整模车间2.4吨沸腾钢钢锭模工业性试用,平均使用寿命114.2次,最高使用寿命134次,平均模耗为9.55公斤/吨钢,比同等条件下对比钢锭模的平均寿命90.5次高出23.7次,提高锭模使用寿命26%以上,相应降低模耗2.5公斤/吨钢。如果湘钢炼钢厂全部使用这种钢锭模,那么钢锭模的年消耗将减少26%以上,其直接纯经济效益将达每年50万元以上。权利要求1.一种增强型灰铸铁沸腾钢钢锭模,其特征是在普通灰铸铁钢锭模铸造时,在其下部以复合的方式增加一钢箍,钢箍的位置距钢锭模底部50~300mm,钢箍高度为50~300mm,横截面积为500mm2~2500mm2。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型灰铸铁沸腾钢钢锭模,其特征是钢箍由钢板或圆钢加工焊接而成。3.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增强型灰铸铁沸腾钢钢锭模,其特征是钢箍的材质为低碳钢。专利摘要本技术为一种增强型灰铸铁沸腾钢钢锭模,即在普通灰铸铁钢锭模铸造时,在其下部以复合的方式增加一钢箍,钢箍的位置距钢锭模底部50~300mm,钢箍高度为50~300mm,横截面积500mm 本增强型灰铸铁沸腾钢钢锭模制造工艺与普通灰铸铁钢锭模相同,无特殊要求。该锭模使用寿命长,平均模耗低,同时,对锭模铸造用铁水的成分要求不严格,例如,铁水中的磷含量高达0.2%同样可用于生产该锭模。文档编号B22D7/00GK2169502SQ9323445公开日1994年6月22日 申请日期1993年8月3日 优先权日1993年8月3日专利技术者何旭初, 田树生, 丁云元, 胡光华, 鲍子玉, 童小平, 谢建铭, 夏伯宜 申请人:湖南省冶金材料研究所, 湘潭钢铁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增强型灰铸铁沸腾钢钢锭模,其特征是在普通灰铸铁钢锭模铸造时,在其下部以复合的方式增加一钢箍,钢箍的位置距钢锭模底部50~300mm,钢箍高度为50~300mm,横截面积为500mm↑[2]~2500mm↑[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旭初田树生丁云元胡光华鲍子玉童小平谢建铭夏伯宜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冶金材料研究所湘潭钢铁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