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大海专利>正文

斜浇钢锭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6920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斜浇钢锭模,它是采用上模和下模通过加工成直口台结合而构成长方体,钢锭模内部由上模和下模组成带有锥度的型腔,尾部为一排气孔,端部为耐高温的砂型水口,钢水通过砂型水口进入钢锭模内。该钢锭模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产品质量稳定,生产成本低的特点。而且可生产75公斤以下各种规格钢锭。(*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冶金结晶器,特别是一种斜浇钢锭模。开口钢锭模国家已严令禁止生产,而立浇钢锭模在生产上又存在着不完善之处,生产成本高,操作复杂,工人劳动强度大,产品质量不稳定。而且不易生产75公斤以下钢锭。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技术设计了一种斜浇钢锭模,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产品质量稳定,生产成本低的特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斜浇钢锭模。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斜浇钢锭模是采用上模和下模通过加工成直口台结合而构成长方体,钢锭模内部由上模和下模组成带有锥度的型腔,尾部为一排气孔,端部为耐高温的砂型水口,钢水通过砂型水口进入钢锭模内,在砂型水口端具有托板,以托住砂型水口,托板由连接板通过螺栓固定在下模和托板上,在砂型水口和托板间具有楔铁,以固定砂型水口,在钢锭模上具有两个吊环,用钢管将两吊环穿起使上模整体吊起或将下模扣在一起。斜浇钢水从水口浇入进入钢锭模,钢锭模内气体从尾部气孔中排出,而钢锭模本身又相当于一个结晶器,钢水在模内迅速结晶,保证了钢锭内部组织细密,避免了气孔缺陷,而且钢水不是直接浇注在钢锭上,是通过水口进入,使钢锭模不受高温钢水的冲击,保证钢锭模经久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产品质量稳定,生产成本低的特点。一般立浇模需要砂型成本54元,电费18元,而斜浇模需要砂型成本20元,电费7元。由此可以得出用斜浇模生产一吨钢锭,可比用立浇钢锭模降低成本45元,另外斜浇钢锭模生产的钢锭误差小,而且可生产75公斤以下各种规格钢锭。本技术的具体结构及实施例由以下附图给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侧视图。图3为图2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结构及实施例作以进一步说明。见图1、2、3所示斜浇钢锭模是采用上模1和下模2通过加工成直口台结合而构成长方体,钢锭模内部由上模1和下模2组成带有锥度的型腔,尾部为一排气孔5,端部为耐高温的砂型水口4,在砂型水口4端具有托板9,以托住砂型水口4,托板9由连接板8通过螺栓7固定在下模2和托板9上,在砂型水口4和托板9间具有楔铁6,以固定砂型水口4,在钢锭模上具有两个吊环3,用钢管将两吊环3穿起使上模1整体吊起或将下模2扣在一起。权利要求1.一种斜浇钢锭模,其特征在于上模(1)和下模(2)通过直口台结合而构成长方体,钢锭模内部由上模(1)和下模(2)组成带有锥度的型腔,尾部为一排气孔(5),端部为耐高温的砂型水口(4),在砂型水口(4)端具有托板(9),托板(9)由连接板(8)通过螺栓(7)固定在下模(2)和托板(9)上,在砂型水口(4)和托板(9)间具有楔铁(6),在钢锭模上具有两个吊环(3)。专利摘要本技术属斜浇钢锭模,它是采用上模和下模通过加工成直口台结合而构成长方体,钢锭模内部由上模和下模组成带有锥度的型腔,尾部为一排气孔,端部为耐高温的砂型水口,钢水通过砂型水口进入钢锭模内。该钢锭模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产品质量稳定,生产成本低的特点。而且可生产75公斤以下各种规格钢锭。文档编号B22D7/00GK2460244SQ0121146公开日2001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01年1月20日 优先权日2001年1月20日专利技术者刘大海 申请人:刘大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斜浇钢锭模,其特征在于:上模(1)和下模(2)通过直口台结合而构成长方体,钢锭模内部由上模(1)和下模(2)组成带有锥度的型腔,尾部为一排气孔(5),端部为耐高温的砂型水口(4),在砂型水口(4)端具有托板(9),托板(9)由连接板(8)通过螺栓(7)固定在下模(2)和托板(9)上,在砂型水口(4)和托板(9)间具有楔铁(6),在钢锭模上具有两个吊环(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大海
申请(专利权)人:刘大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