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金属零部件生产的压铸机部件,特别是一种压铸机的压射头与压射杆的连接头,包括有带连接螺纹的连接头本体、本体内中心的前后两段不同直径的通孔,前段通孔的直径约小于后段通孔的直径,前述本体的前端面上沿径问设有多个引水槽,前段通孔所在部位的本体的外圆柱面上设有螺旋状导水槽,在后段通孔的前部的本体上径向设有多个回水孔,该回水孔与前述本体内的后段通孔通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水流无阻,回水自然,冷却效果好,对压射头、熔杯的热膨胀起到了良好而有效汽控制,降低了它们之间的磨损,减少损坏,提高压铸机熔杯、压射头的使用寿命至少一倍,减少由于损坏带来的误工时间,提高工效一倍以上,降低了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金属零部件生产的压铸机部件,特别是一种压 铸机的压射头与压射杆的连接头。
技术介绍
用于对金属零部件生产制造的压铸机,是将熔化的金属液加入熔杯 (或称熔室)中,压射头(或称冲头、锤头)通过压射杆受到的外接压力,对 熔杯中的金属熔液施压,金属熔液在压铸模的型腔中铸造成形。在压射头 与压射杆之间有一连接头,该连接头的本体两端分别与压射头和压射杆螺 纹连接。工作时由于熔杯、压射头长时间接触金属熔液,工作在高温环境 中,为控制其热膨胀,在连接头的轴向有设置冷却水送水管的通孔,该通 孔分为孔径约有大小的前后两段,前段孔的孔径约小于后段孔的孔径,以 便在其内放置冷却水管和水的回流,由于采用的是内水冷却方式,水流可 能受阻,不能充分对压射头进行冷却,对其热膨胀无法控制,冷却效果差, 因而它只有连接作用,从而对压铸机的熔杯(熔室)、压射头(冲头、锤头) 磨损大,尤其是压射头易于损坏、使用寿命短,生产成本高,且更换压射 头将会巡延误工期,降低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压铸机的压射 头与压射杆的连接头,冷却效果好,对压射头(冲头、锤江)、熔杯(熔室) 的热膨胀起到良好而有效汽控制,降低它们之间的磨损,减少损坏,提高 压铸机熔杯(熔室)、压射头(冲头、锤头)的使用寿命,减少由于损坏带来 的误工时间,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压铸 机的压射头与压射杆的连接头,包括有带连接螺纹的连接头本体、本体内 中心的前后两段不同直径的通孔,前段通孔的直径约小于后段通孔的直 径,其特征是前述本体的前端面上沿径问设有多个引水槽,前段通孔所在 部位的本体的外圆柱面上设有螺旋状导水槽,在后段通孔的前部的本体上 径向设有多个回水孔,该回水孔与前述本体内的后段通孔通连。按本技术提供的压铸机的压射头与压射杆的连接头,在使用时连 接头的连接螺纹分别与压射头和压射杆连接,连接头本体前端紧接压射 头,冷却水管穿过后端的压射杆和连接头本体内的两段通孔,并与前段通 孔内壁接合,对压射头实施冷却时,冷却水管内的水从前段通孔的前端流 出,并经本体前端面上的引水槽流向本体前部外圆柱面上的导水槽,沿本体外圆柱面螺旋流动,对压射头及熔杯进行冷却,流经回水孔时,冷却压 射头后的回流水从回水孔流入后段通孔,回流水经后段通孔的孔壁与冷却 水管的外表面间的间隙流出,采用外水冷却方式,水流无阻,回水自然, 从而实现冷却降温。本技术水流无阻,回水自然,冷却效果好,对压 射头(冲头、锤江)、熔杯(熔室)的热膨胀起到了良好而有效汽控制,降低 了它们之间的磨损,减少损坏,提高压铸机熔杯(熔室)、压射头(冲头、 锤头)的使用寿命至少一倍,减少由于损坏带来的误工时间,提高工效一 倍以上,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本技术有如下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2是图1的A-A视图3是图1的B向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案,如图l、图2、图3所示, 一种压铸机的压射头与压射杆的连接头,包括有前后带连接螺纹的连接头 本体l、本体l内中心的前后两段不同直径的通孔2、 3,前段通孔2的直 径约小于后段通孔3的直径,前述本体1的前端面上沿径问设有多个引水 槽4,前段通孔2所在部位的本体1的外圆柱面上设有螺旋状导水槽5, 在后段通孔3的前部的本体1上径向设有多个回水孔6,该回水孔与前述 本体内的后段通孔3通连。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前述本体1外圆柱面上的导水槽5为矩形螺 旋槽,如图1所示。前述本体1上的回水孔6对称设置,如图2所示。前 述本体1前端面上的引水槽4对称设置,如图3所示。前述本体1的连接 螺纹端还分别设有防水密封圈7和防水密封圈8,如图1所示。权利要求1.一种压铸机的压射头与压射杆的连接头,包括有带连接螺纹的连接头本体(1)、本体(1)内中心的前后两段不同直径的通孔(2、3),前段通孔(2)的直径约小于后段通孔(3)的直径,其特征是前述本体(1)的前端面上沿径问设有多个引水槽(4),前段通孔(2)所在部位的本体(1)的外圆柱面上设有螺旋状导水槽(5),在后段通孔(3)的前部的本体(1)上径向设有多个回水孔(6),该回水孔与前述本体内的后段通孔(3)通连。2、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铸机的压射头与压射杆的连接头,其特征 是前述本体(1)外圆柱面上的导水槽(5)为矩形螺旋槽。3、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铸机的压射头与压射杆的连接头,其特征 是前述本体(1)上的回水孔(6)对称设置。4、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铸机的压射头与压射杆的连接头,其特征 是前述本体(1)前端面上的引水槽(4)对称设置。5、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铸机的压射头与压射杆的连接头,其特征 是前述本体(1)的连接螺纹端还分别设有防水密封圈(7)和防水密封圈 (8)。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金属零部件生产的压铸机部件,特别是一种压铸机的压射头与压射杆的连接头,包括有带连接螺纹的连接头本体、本体内中心的前后两段不同直径的通孔,前段通孔的直径约小于后段通孔的直径,前述本体的前端面上沿径问设有多个引水槽,前段通孔所在部位的本体的外圆柱面上设有螺旋状导水槽,在后段通孔的前部的本体上径向设有多个回水孔,该回水孔与前述本体内的后段通孔通连。本技术水流无阻,回水自然,冷却效果好,对压射头、熔杯的热膨胀起到了良好而有效汽控制,降低了它们之间的磨损,减少损坏,提高压铸机熔杯、压射头的使用寿命至少一倍,减少由于损坏带来的误工时间,提高工效一倍以上,降低了生产成本。文档编号B22D17/20GK201198027SQ200820098348公开日2009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2008年5月21日 优先权日2008年5月21日专利技术者陈绍奎, 陈绍波 申请人:陈绍波;陈绍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铸机的压射头与压射杆的连接头,包括有带连接螺纹的连接头本体(1)、本体(1)内中心的前后两段不同直径的通孔(2、3),前段通孔(2)的直径约小于后段通孔(3)的直径,其特征是前述本体(1)的前端面上沿径问设有多个引水槽(4),前段通孔(2)所在部位的本体(1)的外圆柱面上设有螺旋状导水槽(5),在后段通孔(3)的前部的本体(1)上径向设有多个回水孔(6),该回水孔与前述本体内的后段通孔(3)通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绍波,陈绍奎,
申请(专利权)人:陈绍波,陈绍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