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包水口烘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7472 阅读:2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续铸钢用的中间包水口的烘烤装置,它包括烧头和进气管,在烧头的底端设有混合室外壳,烧头下方的一侧设有点火口,烧头内设有燃烧室,燃烧室与混合室外壳内的混合室相通,混合室外壳的下端设有二个进气管,二个进气管上分别设有阀门,烧头的外壳与升降机构相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预热效果好、造价低、操作使用方便、节省能源等优点,避免了连续铸钢生产过程中的开浇“冻眼”及“炸裂”事故的发生是中间包水口预热较理想的烘烤装置。(*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冶金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连续铸钢用的中间包水口的烘烤装置。目前,在冶金连续铸钢生产过程中,由于传统的水口预热效果不好,一般是采用煤气管加一个烧头,所以加热时间长,一般为40—60分钟左右,而温度最高到600度,因而达不到所要求的温度,从而经常造成开浇“冻眼”及“炸裂”事故的发生,而造成很大的浪费。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陷,而设计一种预热效果好、结构简单、造价低、烘烤效果好、使用方便、节省能源的中间包水口烘烤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烧头和进气管,在烧头的底端设有混合室外壳,烧头下方的一侧设有点火口,混合室外壳的下端设有二个进气管,在二个进气管上分别设有燃气阀门和助燃气阀门,烧头内设有燃烧室与混合室外壳内的混合室相通,烧头的外壳与升降机构相连接。本技术由于烧头内的燃烧室为封闭式,并下方设有混合室,故烘烤效果好,可将传统的烘烤方法的600度左右提高到1000—1200度,并且操作极为方便可靠,从而有效的避免了“冻眼”、“炸裂”等事故的发生,大大提高了连铸金属的收得率,而且缩短了烘烤时间,仅为原时间的一半,从而大大节省了能源。附图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及具体实施例。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由图可知,烧头4的底端设有混合室外壳7,烧头4下方的一侧设有点火口17,烧头4内设有燃烧室18,燃烧室18与混合室外壳7内的混合室相通,混合室外壳7的下端设有二个进气管10、11,进气管10、11上分别设有燃气阀门8和助燃气阀门9,烧头4的外壳与升降机构20相接,升降机构20的升降支杆16一端设有支撑托圈6,另一端设有配重锤13,升降支杆16通过活动铰座14支承在支架12的支架横梁15上,支撑托圈6通过支撑销5套装在烧头4的外壳上,支架12固定在连铸浇钢平台19上。本技术置于中间包车待浇位。中间包水口需烘烤时,将中间包车开至待浇位,利用升降机构20,将本技术的烧头4及混合室外壳7升起,使烧头4内的燃烧室18对准设在中间包2和中间包包底3内的中间包水口1,挂上配重锤13,然后,先后打开燃气阀门8和助燃气阀门9,同时在点火口17处将混合气点燃,再根据燃烧情况,调节燃气阀门8和助燃气阀门9,以调整火焰达到烘烤中间包水口的目的。根据需要可加长支架横梁15,以增加升降支杆16和烧头4、混合室外壳7的数量,以满足不同流数铸机的需要。权利要求1.一种中间包水口烘烤装置,它包括烧头(4)、进气管(9),其特征在于在烧头(4)的底端设有混合室外壳(7),烧头(4)的下方的一侧设有点火口(17),烧头(4)内设有燃烧室(18),燃烧室(18)与混合室外壳(7)内的混合室相通,混合室外壳(7)的下端设有二个进气管(10)、(11),进气管(10)、(11)上分别设有燃气阀门(8)和助燃气阀门(9),烧头(4)的外壳与升降机构(20)相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间包水口烘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机构(20)的升降支杆(16)的一端设有支撑托圈(6),另一端设有配重锤(13),升降支杆(16)通过活动铰座(14)支承在支架(12)的支架横梁(15)上,支撑托圈(6)通过支撑销(5)套装在烧头(4)的外壳上。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连续铸钢用的中间包水口的烘烤装置,它包括烧头和进气管,在烧头的底端设有混合室外壳,烧头下方的一侧设有点火口,烧头内设有燃烧室,燃烧室与混合室外壳内的混合室相通,混合室外壳的下端设有二个进气管,二个进气管上分别设有阀门,烧头的外壳与升降机构相接,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预热效果好、造价低、操作使用方便、节省能源等优点,避免了连续铸钢生产过程中的开浇“冻眼”及“炸裂”事故的发生是中间包水口预热较理想的烘烤装置。文档编号B22D41/005GK2225324SQ9523389公开日1996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1995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1995年5月23日专利技术者刘纪明, 李志诚, 燕荣之 申请人:莱芜钢铁总厂炼钢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间包水口烘烤装置,它包括烧头(4)、进气管(9),其特征在于在烧头(4)的底端设有混合室外壳(7),烧头(4)的下方的一侧设有点火口(17),烧头(4)内设有燃烧室(18),燃烧室(18)与混合室外壳(7)内的混合室相通,混合室外壳(7)的下端设有二个进气管(10)、(11),进气管(10)、(11)上分别设有燃气阀门(8)和助燃气阀门(9),烧头(4)的外壳与升降机构(20)相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纪明李志诚燕荣之
申请(专利权)人:莱芜钢铁总厂炼钢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