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志英专利>正文

余热集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7273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余热集热装置,其特征是底部开口的集热仓的仓壁为中间填充保温材料的双层仓壁,并且集热仓连接一个与其相通的传热管道,传热管道的另一端设置发热头。使用时,将集热仓罩住生产出的硅铁或其它发热材料,然后将发热头插入铁水包或其它原料中,即可烘干铁水包的填包料或其它原料,也可用来烧锅炉中的水。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起到降低消耗,节约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减少事故率,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等作用。(*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一种集热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利用余热进行集热的装置。在生产硅铁时,生产出的硅铁具有很高的温度,而生产硅铁所用的铁水包又需要用热量将铁水包的填包料烘干,如果将硅铁散发出的热量集中收积起来,用来烘干铁水包的填包料,那就既降低了消耗,又减少了事故率。目前,还未发现有此类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能将余热收积起来并用来烘干原料的余热集热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解决方案包括集热仓和传热管道,其特征在于底部开口的集热仓的仓壁为中间填充保温材料的双层仓壁,并且集热仓连接一个与其相通的传热管道,传热管道的另一端设置发热头。上述的余热集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集热仓与传热管道的连接部位设在集热仓的顶部,并且传热管道呈U形。上述的余热集热装置,其特征是U形传热管道设置发热头的一端的管壁上还设有凸台,凸台的上边配有封闭容器的盖。使用时,将集热仓罩住生产出的硅铁或其它发热材料,然后将发热头插入铁水包或其它原料中,由于热气的比重轻,通过集热仓收积起来的热气经过传热管道传给发热头,就可烘干铁水包中的填包料或其它原料。如果将发热头伸入到锅炉的炉膛内也可将其中的水烧开。本技术有以下优点1、利用生产中的余热来烘干生产所需的原料,既降低了消耗,又减少了环境污染,并且可以消除生产硅铁等领域中炸包、翻包的事故隐患。2、节约成本,降低损失。3、可保护工作人员及出铁设施的安全,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4、用本技术来烘干铁水包的填包料,可延长铁水包的使用周期。5、应用领域广泛。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涉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集热仓1、传热管道3和发热头4,集热仓1的底部开口并且其仓壁为中间填充保温材料2的双层仓壁,在集热仓1的顶部连接一个与其相通的U形传热管道3,传热管道3的另一端设置发热头4,发热头4和传热管道3连为一体,传热管道3上靠近发热头4的一端的管壁上还设有凸台5,凸台5的上边配有封闭容器的盖8。如图1所示,在生产硅铁中,若要烘干铁水包6的填包料7,先将集热仓1罩住刚生产出的硅铁,然后将发热头4插入到铁水包6中,此时凸台5上边的盖8就将铁水包6盖住,以防热量散发,加快烘干速度。传热管道3上设置的凸台5的作用是当铁水包的填包料被烘干后,取传热管道时可以将铁水包的盖一起取下,简化了操作步骤。权利要求1.一种余热集热装置,包括集热仓和传热管道,其特征在于底部开口的集热仓的仓壁为中间填充保温材料的双层仓壁,并且集热仓连接一个与其相通的传热管道,传热管道的另一端设置发热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集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热仓与传热管道的连接部位设在集热仓的顶部,并且传热管道呈U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余热集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U形传热管道设置发热头的一端的管壁上还设有凸台,凸台的上边配有封闭容器的盖。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余热集热装置,其特征是底部开口的集热仓的仓壁为中间填充保温材料的双层仓壁,并且集热仓连接一个与其相通的传热管道,传热管道的另一端设置发热头。使用时,将集热仓罩住生产出的硅铁或其它发热材料,然后将发热头插入铁水包或其它原料中,即可烘干铁水包的填包料或其它原料,也可用来烧锅炉中的水。使用本技术可起到降低消耗,节约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减少事故率,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等作用。文档编号B22D41/015GK2281858SQ9624092公开日1998年5月20日 申请日期1996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1996年9月19日专利技术者杨志英 申请人:杨志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余热集热装置,包括集热仓和传热管道,其特征在于:底部开口的集热仓的仓壁为中间填充保温材料的双层仓壁,并且集热仓连接一个与其相通的传热管道,传热管道的另一端设置发热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志英
申请(专利权)人:杨志英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