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余长来专利>正文

分体式铝锭铸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7449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体式铝锭铸模,它含有铸模体,并且铸模体含有四周侧壁和底壁,所述四周体壁外表面或所述底壁下表面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与铸锭机传动链条相连接的轴孔,其中,所述铸模体的四周侧壁和底壁为分体式结构,二者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另外,所述铸模体的四周侧壁的外表面上端至少设置有一圈卡箍;所述支架上的轴孔中设置有石墨轴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铸模的四周侧壁与底壁为分体式结构,可以转换底壁的方向,大大延长铸模的使用寿命,另外设置的卡箍,增强了铸模体的强度,设置的石墨轴套,大大降低支架和转轴之间的摩擦,延长支架的工作寿命。它销售市场广阔,易于推广实施,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铸造模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分体式铝锭铸模。二.
技术介绍
现有铝锭铸模长时间在800℃的高温下连续工作,并且在铝锭出模时需要磕碰铸模,经过几个月,铸模就会被磕碰出裂缝,当裂缝达到一定程度后,造成铸模报废,从而需要停机更换新的铸模,造成一定的经济效益。另外在铝锭连续生产时,铝液经常浇注在铸模的同一个地方,时间已长,造成铸模局部受损,现有铸模均采用整体式结构,一旦一个部位出现损坏,需要更换整个铸模,经济损失大。铸模在连续工作中需要绕传动机构的连接轴转动,由于处在800℃的高温下,因此转动处不能使用黄油等常规润滑材料,只能磨损,当磨损一定程度后,就要淘汰,也造成经济损失。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寿命长、能实现底、壁分离的分体式铝锭铸模。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分体式铝锭铸模,含有铸模体,并且铸模体含有四周侧壁和底壁,所述四周体壁外表面或所述底壁下表面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与铸锭机传动链条相连接的轴孔,所述铸模体的四周侧壁和底壁为分体式结构,二者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铸模体的四周侧壁的外表面上端至少设置有一圈卡箍。所述支架上的轴孔中设置有石墨轴套。所述铸模体的四周侧壁或底壁与支架为一体式结构,或为分体式结构,二者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铸模的四周侧壁与底壁为分体式结构,二者通过紧固件连接,在铝锭连续生产时,铝液经常浇注在铸模的同一个部位,当铸模局部受损时,可以转换底壁的方向,使铝液浇注在铸模的另外一个部位,大大延长铸模的使用寿命,降低企业的经济损失,提高材料的利用率。2.本技术铸模体外表面的上端部至少设置有一圈卡箍,增强铸模体的强度,减少磕碰造成的损伤,延长铸模体的使用寿命。3.本技术支架的轴孔中设置有石墨轴套,大大降低支架和转轴之间的摩擦,延长支架的工作寿命。4.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使用过程中,当其中一个或几个铸模损坏后,只需要把螺栓去掉,进行更换即可,非常快捷,并且不需要拆卸传动链条,实现不停机更换,十分方便。5.本技术使用范围广,销售市场广阔,易于推广实施,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四.附图说明图1为分体式铝锭铸模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为分体式铝锭铸模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3为分体式铝锭铸模的结构示意图之三五.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参见图1,图中,分体式铝锭铸模的四周侧壁1和底壁2为分体式结构,二者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并且底壁2和支架4为分体式结构,二者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支架4上设置有与铸锭机传动链条相连接的轴孔,轴孔中设置有石墨轴套5,降低摩擦,支架4和底壁2为分体式结构,二者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铸模体的四周侧壁1的外表面上端设置有一圈卡箍3,增加铸模体的强度。使用时,铸模体安装在传动链条的转轴上,经过铝液浇注、出模等工序进行连续工作,当底壁2出现浇注损伤时,卸掉螺栓,将底壁2调换方向,再紧上螺栓,继续使用,延长使用寿命,四周侧壁1和底壁2都损坏需要更换时,还可以继续使用支架4,因此采用分体式结构,能够大大降低损耗,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实施例二参见图2,图中编号与实施例一相同的代表的意义相同,相同之处不重述,不同之处在于底壁2和支架4为一体式结构,简化操作程序。实施例三参见图3,图中编号与实施例一相同的代表的意义相同,相同之处不重述,不同之处在于四周侧壁1的外表面上端部没有设置卡箍。改变卡箍的数量和位置,如可一采用两圈或三圈,每间隔一定距离设置一圈;改变支架的连接部位和具体结构,如可以采用支架和四周侧壁的外表面中部或下部连接等等,能够组成多个实施例,均为本技术的常见变化范围,在此不一一详述。权利要求1.一种分体式铝锭铸模,含有铸模体,并且铸模体含有四周侧壁和底壁,所述四周体壁外表面或所述底壁下表面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与铸锭机传动链条相连接的轴孔,其特征是所述铸模体的四周侧壁和底壁为分体式结构,二者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铝锭铸模,其特征是所述铸模体的四周侧壁的外表面上端至少设置有一圈卡箍。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体式铝锭铸模,其特征是所述支架上的轴孔中设置有石墨轴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体式铝锭铸模,其特征是所述铸模体的四周侧壁或底壁与支架为一体式结构,或为分体式结构,二者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体式铝锭铸模,其特征是所述铸模体的四周侧壁或底壁与支架为一体式结构,或为分体式结构,二者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分体式铝锭铸模,它含有铸模体,并且铸模体含有四周侧壁和底壁,所述四周体壁外表面或所述底壁下表面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与铸锭机传动链条相连接的轴孔,其中,所述铸模体的四周侧壁和底壁为分体式结构,二者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另外,所述铸模体的四周侧壁的外表面上端至少设置有一圈卡箍;所述支架上的轴孔中设置有石墨轴套。本技术铸模的四周侧壁与底壁为分体式结构,可以转换底壁的方向,大大延长铸模的使用寿命,另外设置的卡箍,增强了铸模体的强度,设置的石墨轴套,大大降低支架和转轴之间的摩擦,延长支架的工作寿命。它销售市场广阔,易于推广实施,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文档编号B22D7/08GK2910419SQ200620032239公开日2007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8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8日专利技术者余长来, 余海洋 申请人:余长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体式铝锭铸模,含有铸模体,并且铸模体含有四周侧壁和底壁,所述四周体壁外表面或所述底壁下表面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与铸锭机传动链条相连接的轴孔,其特征是:所述铸模体的四周侧壁和底壁为分体式结构,二者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长来余海洋
申请(专利权)人:余长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