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柏良专利>正文

悬挂式水冷模铸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6604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铁冶金铸造用的悬挂式水冷模铸机。机架(1)的两侧均设置有与模体(2)联接的液压缸(10),机架(1)上安放有能横向移动的、呈两爿对开型的模体(2),两爿模体(2)之间设有锁紧装置(7),机架下侧的、能纵向移动的底盘(4)上设有定位器和与中铸管(5)、模体(2)型腔连通的铸道(11),底盘(4)上端面紧靠在模体(),底盘(4)下侧设置有举升装置,上补缩装置(3)设在模体(2)的上端。机架(1)上还可设置多个模体(2)、底盘(4),可同时浇铸多个铸锭,具有结构简单,合模定位方便、准确,不“跑钢”,易操作,可满足生产大型锭坯的需要,生产率高等特点。(*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钢铁冶金铸造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悬挂式水冷模铸机
技术介绍
在一部分铸钢领域仍延续铸铁模铸工艺,由于铸铁模是铸铁行业的产品,焦碳耗量大,且CO2排放量大,能耗高,污染环境。目前出现了上补缩水冷模铸技术,该技术是一种既节能又环保的新技术,在特钢领域中正在取代铸铁模。但目前该技术使用的上补缩水冷模铸机存在着以下缺点因其采用的是连杆机构、固定底盘的结构形式,在合模时,常错位,合不严,在铸锭时常发生“跑钢”;且因结构不合理,导致机体庞大,浪费材料,特别是生产大型锭坯(2吨及以上)的铸模机,不易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悬挂式水冷模铸机,其结构简单,合模定位方便、准确,不“跑钢”,易操作,可满足生产大型锭坯的需要。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有机架、模体、上补缩装置、底盘、中铸管、举升装置等。机架的两侧均设置有液压缸。模体为两爿对开型,两爿模体之间设有可将两爿模体锁紧成一个整体的锁紧装置。底盘的上侧设置有定位器和与中铸管、模体型腔连通的铸道。模体安放在机架上、并能横向移动,机架两侧的液压缸各与一爿模体联接,由液压缸带动各爿模体横向移动。底盘设置在机架的下侧、并能纵向移动,底盘的上端面通过其定位器紧靠在模体的下侧面,底盘的下侧设置有举升装置,由举升装置实现底盘紧靠模体的下侧面。底盘的铸道与中铸管连通,上补缩装置设置在模体的上端。实现模体在机架上横向移动的方式很多,可在机架上设置有横向导轨,在两爿模体上均设置有横向滚轮,模体通过横向滚轮安放在横向导轨上。由液压缸带动两爿模体作横向移动。实现底盘的纵向移动的方式也很多,可在机架下侧固定有纵向导轨,在底盘的下侧设置有纵向滚轮,底盘通过其纵向滚轮安放在纵向导轨上,便可实现纵向移动。举升装置的结构形式很多,可采用举升油缸。使用本技术时,操纵机架上的液压缸,使两爿模体紧靠在一起,通过锁紧装置将两爿模体锁紧,再将上补缩装置安装在模体的上端,移动底盘至模体下侧,操纵举升装置,使底盘紧压在模体的下侧、并通过底盘的定位器定位,然后使底盘的铸道连通中铸管。便可进行浇铸,生产铸锭。本技术还可在机架上设置多个模体,并设置与模体数量相同的底盘,中铸管同时与底盘的铸道连通。这样可在一次浇铸过程中生产多个铸锭,提高了生产率。由于本技术设计了两爿模体可在机架上横向移动,而底盘可在纵向导轨上纵向移动,使模体与底盘的定位准确,且移动方便;还可同时生产多个铸锭。因此,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合模定位方便、准确,不“跑钢”,易操作,可满足生产大型锭坯的需要,并提高了生产率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设置多个模体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附图1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它包含有机架1、模体2、上补缩装置3、底盘4、中铸管5、举升装置等。机架1的两侧均设置有液压缸10,机架1上设置有横向导轨9。模体2为两爿对开型,两爿模体2之间设有可将两爿模体2锁紧成一个整体的锁紧装置7,两爿模体2上均设置有横向滚轮8。机架1的下侧固定有纵向导轨13。底盘4的上侧设置有定位器和与中铸管5、模体2型腔连通的铸道11,底盘4的下侧设置有纵向滚轮12。举升装置为举升油缸6。模体2通过其横向滚轮8安放在机架1的横向导轨9上、并能横向移动,机架1两侧的液压缸10各与一爿模体2联接,由液压缸10带动各爿模体2实现横向移动。底盘4通过其纵向滚轮12安放在纵向导轨13上、并能纵向移动,底盘4的上端面通过其定位器紧靠在模体2的下侧面,底盘4的下侧设置有举升油缸6,由举升油缸6实现底盘4紧靠模体2的下侧面。底盘4的铸道11与中铸管5连通,上补缩装置3设置在模体2的上端。使用时,操纵机架上的液压缸10,使两爿模体2紧靠在一起,通过锁紧装置7锁紧,再将上补缩装置3安装在模体2的上端,移动底盘4至模体2下侧,操纵举升装置6,使底盘4紧压在模体2的下侧、并通过定位器定位,然后使底盘4的铸道11连通中铸管5。便可进行浇铸,生产铸锭。本技术还可在机架1上设置多个模体2,并设置与模体2数量相同的底盘4,中铸管5同时与底盘4的铸道11连通。本实施例是在机架1上设置四个模体2及四个底盘4,每个模体2配备一个底盘4(见附图2),中铸管5同时与各底盘4的铸道11连通。这样可在一次浇铸过程中生产四个铸锭,提高了生产率。由上可见,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合模定位方便、准确,不“跑钢”,易操作,可满足生产大型锭坯的需要,并提高了生产率等特点。权利要求1.一种悬挂式水冷模铸机,包含有机架(1)、模体(2)、上补缩装置(3)、底盘(4)、中铸管(5),机架(1)的两侧均设置有液压缸(10),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举升装置,模体(2)为两爿对开型,两爿模体(2)之间设有可将两爿模体(2)锁紧成一个整体的锁紧装置(7),底盘(4)的上侧设置有定位器和与中铸管(5)、模体(2)型腔连通的铸道(11),模体(2)安放在机架(1)上、并能横向移动,机架(1)两侧的液压缸(10)各与一爿模体(2)联接,底盘(4)设置在机架(1)的下侧、并能纵向移动,底盘(4)的上端面通过其定位器紧靠在模体(2)的下侧面,底盘(4)的下侧设置有举升装置,底盘(4)的铸道(11)与中铸管(5)连通,上补缩装置(3)设置在模体(2)的上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式水冷模铸机,其特征在于机架(1)上设置有横向导轨(9),在两爿模体(2)上均设置有横向滚轮(8),模体(2)通过横向滚轮(8)安放在横向导轨(9)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式水冷模铸机,其特征在于机架(1)下侧固定有纵向导轨(13),在底盘(4)的下侧设置有纵向滚轮(12),底盘(4)通过其纵向滚轮(12)安放在纵向导轨(13)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式水冷模铸机,其特征在于举升装置为举升油缸(6)。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式水冷模铸机,其特征在于机架(1)上设置多个模体(2),并设置与模体(2)数量相同的底盘(4),中铸管(5)同时与底盘(4)的铸道(11)连通。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钢铁冶金铸造用的悬挂式水冷模铸机。机架(1)的两侧均设置有与模体(2)联接的液压缸(10),机架(1)上安放有能横向移动的、呈两爿对开型的模体(2),两爿模体(2)之间设有锁紧装置(7),机架下侧的、能纵向移动的底盘(4)上设有定位器和与中铸管(5)、模体(2)型腔连通的铸道(11),底盘(4)上端面紧靠在模体(),底盘(4)下侧设置有举升装置,上补缩装置(3)设在模体(2)的上端。机架(1)上还可设置多个模体(2)、底盘(4),可同时浇铸多个铸锭,具有结构简单,合模定位方便、准确,不“跑钢”,易操作,可满足生产大型锭坯的需要,生产率高等特点。文档编号B22D7/00GK2853230SQ20052012616公开日2007年1月3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19日专利技术者孙柏良 申请人:孙柏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悬挂式水冷模铸机,包含有机架(1)、模体(2)、上补缩装置(3)、底盘(4)、中铸管(5),机架(1)的两侧均设置有液压缸(10),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举升装置,模体(2)为两爿对开型,两爿模体(2)之间设有可将两爿模体(2)锁紧成一个整体的锁紧装置(7),底盘(4)的上侧设置有定位器和与中铸管(5)、模体(2)型腔连通的铸道(11),模体(2)安放在机架(1)上、并能横向移动,机架(1)两侧的液压缸(10)各与一爿模体(2)联接,底盘(4)设置在机架(1)的下侧、并能纵向移动,底盘(4)的上端面通过其定位器紧靠在模体(2)的下侧面,底盘(4)的下侧设置有举升装置,底盘(4)的铸道(11)与中铸管(5)连通,上补缩装置(3)设置在模体(2)的上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柏良
申请(专利权)人:孙柏良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