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钢质薄壁壳类铸件模压整形装置。
技术介绍
钢质薄壁壳类铸件,尤其是不锈钢质的薄壁壳类铸件加工难点是壳体面易变形。薄壁壳类铸件因主体壁薄,而其他部分结构壁厚相对厚一些,在铸造成形冷却过程中各部收缩不一致,必然产生应力变形。尽管在铸造工艺方面可采取一些改进措施,可减少变形量,但不能解决变形问题。现有技术解决此类铸件的变形主要采用模压校正整形的方法。此方法对端口与内腔形状相同且内腔尺寸小、端口尺寸大的壳体整形很有效。反之,内腔尺寸大、端口尺寸小的壳体,因用于整形的整体模具放不进壳体内腔而无法实施整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不能对端口尺寸小于内腔尺寸的壳体进行整形加工的不足,提供一种采用相对独立的两只分型模,分别置入到被整形的壳体内腔中,采用搭扣板连接分型模与动力构件,形成一侧外顶压,另一侧内拉压结构的热整形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搭扣式内置分型模热整形装置,它由左连接板、螺杆、左液压缸、拉板、左搭扣板、左内模、右内模、右模压板、右搭扣板、右液压缸、螺杆、螺母、右连接板、支架、固定底板、左模压板、底滑板、左活塞杆、右活塞杆和螺母组成,所 ...
【技术保护点】
搭扣式内置分型模热整形装置,它由左连接板(1)、螺杆(2)、左液压缸(3)、拉板(4)、左搭扣板(5)、左内模(6)、右内模(7)、右模压板(8)、右搭扣板(9)、右液压缸(10)、螺杆(11)、螺母(12)、右连接板(13)、支架(14)、固定底板(15)、左模压板(16)、底滑板(17)、左活塞杆(18)、右活塞杆(19)和螺母(20)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内模(6)和右内模(7)的模型面与壳体(21)相配内腔形状一致,左模压板(16)和右模压板(8)的模型面与壳体(21)相配的外壳形状相同,左内模(6)和右内模(7)组合后的横截面小于壳体(21)内腔最小横截面;所述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荆剑,沈国勇,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鑫宇精密铸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