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提高材料利用率的SOT223矩阵式引线框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72420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04: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提高材料利用率的SOT223矩阵式引线框架,包括长度为250.000±0.100mm、宽度为79.500±0.050mm的引线边框,框架边框内设有256个封装单元,所有的封装单元形成8行32列的矩阵式排列。本引线框架每条框架的封装单元增加了2.56倍,铜材的利用率增加42.01%,塑封料的利用率提高了43.86%,即相同时间内的的产出量提高了2.56倍,因此整体生产成本下降了,也就是说相同的材料可以生产出更多的产品,提高了原材料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半导体封装制造
,涉及一种引线框架,特别涉及一种矩阵式引线框架。
技术介绍
集成电路中使用的引线框架是集成电路封装的一种主要结构材料,它在电路中主要起承载IC芯片的作用,同时起连接芯片与外部线路板电信号的作用,以及安装固定的机械作用等。长期以来,封装制造一直受制于早期80年代开发出来的引线框架模式,一条引线框架上可以装5只 20只电路芯片,这种框架采用传统塑封模具,挂镀线电镀,手动切筋成型,这样的生产方式不仅生产效率低,而且使用传统塑封模具、挂镀线电镀、手动切筋成形模具配置加工产品时安全风险大,并且产品外形尺寸一致性差,封装成品率低,产品的质量靠多配检验员来把关,导致生产成本高、效率低,而且原材料浪费严重。·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电子产品层次与功能提升趋向多功能化、高速化、大容量化、高密度化、轻量化。因此许多新颖的封装技术与材料被开发出来,由于集成电路体积减小的同时需要增加集成电路模块的数量,就需要进一步减小集成电路封装模块的体积,即缩小集成电路封装的体积。因此,引线框架体积也在随之缩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体积较小的矩阵式引线框架,提高原材料利用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提高材料利用率的SOT223矩阵式引线框架,包括引线边框(1),其特征在于,引线边框(1)的长度为250.000±0.100mm、宽度为79.500±0.050mm,框架边框(1)内设有256个封装单元(2),所有的封装单元(2)形成8行32列的矩阵式排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提高材料利用率的S0T223矩阵式引线框架,包括引线边框(1),其特征在于,引线边框(I)的长度为250. 000±0. 100mm、宽度为79. 500±0. 050mm,框架边框(I)内设有256个封装单元(2),所有的封装单元(2)形成8行32列的矩阵式排列。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提高材料利用率的SOT223矩阵式引线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架边框(I)内并排设有十六个结构单元(14),每个结构单元(14)均包括并排设置的两个封装条,每个封装条包括排成一列的八个封装单元(2),框架边框(I)上共有三十二个封装条,使得256个封装单元(2)形成8行32列的矩阵式排列。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提高材料利用率的SOT223矩阵式引线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结构单元(14)中的两个封装条之间的步距为6. 400±0. 025mm ;同一个封装条中相邻两封装单元(2)之间通过第一栅条(7)相连接;同一结构单元(14)两个封装条中封装单元2的数量相同,并形成一一对应,同一结构单元(14)两个封装条中相对应的两个封装单元(2)中一个框架单元的Pin针通过连接条(6)与另一个框架单元的连接条相连接,该两个相对应的框架单元的Pin针交错设置,使得该两个封装单元(2)上下错位,错位的距离为I.142_,进而使同一结构单元(14)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六军陈国岚何文海慕蔚
申请(专利权)人:天水华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