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头连铸机的矫直辊列布置形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6902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连续铸造技术领域。该机型的辊列设计为由基本圆弧段AB、渐伸线光滑连续矫直段BC、过渡圆弧段CD、改进的康卡斯特光滑连续矫直段DO及直线段OE所组成。该滚列布置形状ABCDOE是一条理想光滑辊到布置曲线,对连铸坯顺行具有重要意义。该机型辊列布置曲线具有解析解,因此辊列设计方便。(*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连续铸造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降低连铸机的高度,减小钢水静压力出现了超低头连铸机型。传统的作法是在铸机中采用一段多点矫直区或连续矫直区。近年来国外有人提出具有两个连续矫直区的超低头连铸机型,见图3。该机型比传统的超低头连铸机型具有更大的优越性。如具有较长的连续矫直区,因此可以大幅度地降低铸坯矫直应变速率 ;提高许用应变〔ε〕;铸坯在第一矫直区产生的应变、应力在通过没有曲率变化的过渡圆弧段时,由于高温蠕变,再结晶作用使应变和应力得以松驰。所以该机型可以大幅度地减少固一液相界面处的有效应变和应力。可以认为该机型是超低头连铸机最佳设计方案。但是作为该机型的关键技术之一的两个矫直区的连续矫直辊列布置曲线目前尚未有文献公开报导。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具体地给出这个两个矫直区的理想连续矫直辊列布置曲线,以便减小铸坯的运行阻力提高连铸坯的质量和产量。这种具有两个光滑连续矫直区的超低头连铸机的矫直辊列布置形状,主要包括基本圆弧段AB、第一连续矫直区BC段、过渡圆弧段CD、第二连续矫直区DO和直线OE所组成,本技术是这样来实现的第一连续矫直区BC为一段渐伸线;第二连续矫直区DO为改进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低头连铸机的矫直辊列布置形状,其特征在于:第一光滑连续矫直区BC为一段渐伸线,第二光滑连续矫直区为改进的康卡斯特连续矫直曲线,即为三次曲线Y=X↑[3]/6R↓[4]L在端点X=L处曲率半径的精确解R↓[4]=(1+Y′↑[2])↑[[1.5]/丨Y″丨为与其连接的圆弧段CD的曲率半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宪奎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重型机械学院南校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