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拼装式桥梁湿接缝施工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a、采用模板与拉杆固定的形式,运用小型卷扬机升降,预留模板安装与吊落孔,实现模板顺利的提升安装、模板的拆除吊落,先将模板与模板下方的方木钻眼,再将模板与拉杆固定牢靠;最后将吊绳与模板、方木钻眼穿过的钢丝绑紧,再将模板体系提升进行安装;b、将模板体系安提升就位,再用钢管做“搭桥”,配合使用蝴蝶扣,用螺母、垫片将拉杆与钢管套紧与T梁上的方木形成稳定体系;本发明专利技术以便于高空情况下的湿接缝作业,提高操作安全性,降低劳动强度,有效提高模板的安装与吊落的工作效率,且每套模板皆可循环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桥墩拼装式桥梁湿接缝施工施工方法,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应用在公路、铁路拼装式桥梁湿接缝工程中,方便模板安装与拆卸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桥梁施工技术的发展,桥梁高度逐渐增高,拼装式桥梁湿接缝施工的技术优越性也越来越重要,怎样使湿接缝的施工操作更安全,便捷,且效率更高,成为桥梁施工的一项重要内容。现有的施工技术一、需要人到梁底下进行施工,制作施工平台,从梁上通过爬梯到梁底下的工作平台上进行施工。二、用升降机械,形成操作平台,人员在操作平台上进行操作。第一种方法,成本较高,且模板安装或拆卸的运送比较繁琐,且施工人员的安全度较 低;第二种方法,对机械的要求较高、桥下场地也受到限制,且操作空间小,不利于施工的进行。本专利技术简便实用,既减少了地面机械的投入,又提高施工人员操作的安全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有效的提高了模板安装与拆除的效率,且提高了工装周转次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以便于高空情况下的湿接缝作业,提高操作安全性,降低劳动强度,有效提高模板的安装与吊落的工作效率,且每套模板皆可循环利用。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包括有以下步骤 a、采用模板与拉杆固定的形式,运用小型卷扬机升降,预留模板安装与吊落孔,实现模板顺利的提升安装、模板的拆除吊落,先将模板与模板下方的方木钻眼,再将模板与拉杆固定牢靠;最后将吊绳与模板、方木钻眼穿过的钢丝绑紧,再将模板体系提升进行安装; b、将模板体系安提升就位,再用钢管做“搭桥”,配合使用蝴蝶扣,用螺母、垫片将拉杆与钢管套紧与T梁上的方木形成稳定体系; C、浇筑砼时注意预埋PVC管将拉杆包裹,PVC管直径要大于垫片和螺母外直径,预埋PVC管将铁丝包裹,PVC管直径要足够大,以免拆除时吊绳被卡住; d、混凝土浇筑完毕后,达到拆除强度后,拆除模板先将铁丝放松,且铁丝与吊绳捆绑牢固后,用小锤轻击拉杆上部,模板松动下落,将吊绳与通过预埋PVC管处穿过的钢丝3进行捆绑,然后利用小型卷扬机进行模板的吊落。所述的吊落孔是由PVC管预留孔洞与内预置吊装、落铁丝组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I、改进模板与拉杆的连接,使拉杆下端与模板形成一个稳固整体,可周转使用,且便于模板安装和拆除; 2、改进模板体系,增加预留吊落孔,采用预埋PVC管,直径以不影响模板的吊落为准,并穿铁丝,形成模板吊落的固定位置体系。模板的提升不受约束,吊落要通过上述预留的吊落孔; 3、模板体系的施工操作方式,使用小型卷扬机提升或吊落模板,方便模板的安装和拆除。附图说明图I为湿接缝模板与拉杆固定安装示意 图2为湿接缝模板安装示意图; 图3为湿接缝施工平面示意 图4为模板的提升安装示意 图5为模板的拆卸吊落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包括有以下步骤 a、采用模板7与拉杆2固定的形式,运用小型卷扬机升降,预留模板安装与吊落孔,实现模板顺利的提升安装、模板的拆除吊落,先将模板与模板下方的方木钻眼,再将模板与拉杆固定牢靠;最后将吊绳与模板、方木钻眼穿过的钢丝绑紧,再将模板体系提升进行安装; b、将模板体系安提升就位,再用钢管做“搭桥”,配合使用蝴蝶扣,用螺母8、垫片10将拉杆2与钢管套紧与T梁上的方木形成稳定体系; C、浇筑砼时注意预埋PVC管11将拉杆包裹,PVC管直径要大于垫片10和螺母8外直径,预埋PVC管11将铁丝包裹,PVC管直径要足够大,以免拆除时吊绳被卡住; d、混凝土浇筑完毕后,达到拆除强度后,拆除模板先将铁丝放松,且铁丝与吊绳捆绑牢固后,用小锤轻击拉杆上部,模板松动下落,将吊绳与通过预埋PVC管处穿过的钢丝3进行捆绑,然后利用小型卷扬机进行模板的吊落。所述的吊落孔是由PVC管预留孔洞与内预置吊装、落铁丝组合。I、根据图I所示安装好模板体系中的拉杆2,拉杆2由螺母8、螺杆9、垫片10组成; 2、根据图I所示,先将模板7与模板下方木6钻眼,再将模板7与拉杆2固定牢靠; 3、根据图4所示,先将吊绳13与模板7、方木6钻眼穿过的钢丝3绑紧,再将模板体系提升进行安装; 4、根据图2所示,先将模板体系安提升就位,再用钢管I做“搭桥”,配合使用蝴蝶扣4,用螺母8、垫片10将拉杆2与钢管I套紧与T梁15上的方木5形成稳定体系; 5、浇筑砼时注意预埋PVC管11将拉杆包裹,PVC管11直径要大于垫片10和螺母8外直径,预埋PVC管14将铁丝3包裹,PVC管直径要足够大,以免拆除时吊绳13被卡住; 6、混凝土浇筑完毕后,达到拆除强度后,拆除模板先将铁丝3放松,且铁丝与吊绳捆绑牢固后,用小锤轻击拉杆上部,模板松动下落,根据图4所示,将吊绳13与通过预埋PVC管14处穿过的钢丝3进行捆绑,然后利用小型卷扬机12进行模板 的吊落。权利要求1.,其特征是,包括有以下步骤 a、采用模板与拉杆固定的形式,运用小型卷扬机升降,预留模板安装与吊落孔,实现模板顺利的提升安装、模板的拆除吊落,先将模板与模板下方的方木钻眼,再将模板与拉杆固定牢靠;最后将吊绳与模板、方木钻眼穿过的钢丝绑紧,再将模板体系提升进行安装; b、将模板体系安提升就位,再用钢管做“搭桥”,配合使用蝴蝶扣,用螺母、垫片将拉杆与钢管套紧与T梁上的方木形成稳定体系; C、浇筑砼时注意预埋PVC管将拉杆包裹,PVC管直径要大于垫片和螺母外直径,预埋PVC管将铁丝包裹,PVC管直径要足够大,以免拆除时吊绳被卡住; d、混凝土浇筑完毕后,达到拆除强度后,拆除模板先将铁丝放松,且铁丝与吊绳捆绑牢固后,用小锤轻击拉杆上部,模板松动下落,将吊绳与通过预埋PVC管处穿过的钢丝3进行捆绑,然后利用小型卷扬机进行模板的吊落。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吊落孔是由PVC管预留孔洞与内预置吊装、落铁丝组合。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包括有以下步骤a、采用模板与拉杆固定的形式,运用小型卷扬机升降,预留模板安装与吊落孔,实现模板顺利的提升安装、模板的拆除吊落,先将模板与模板下方的方木钻眼,再将模板与拉杆固定牢靠;最后将吊绳与模板、方木钻眼穿过的钢丝绑紧,再将模板体系提升进行安装;b、将模板体系安提升就位,再用钢管做“搭桥”,配合使用蝴蝶扣,用螺母、垫片将拉杆与钢管套紧与T梁上的方木形成稳定体系;本专利技术以便于高空情况下的湿接缝作业,提高操作安全性,降低劳动强度,有效提高模板的安装与吊落的工作效率,且每套模板皆可循环利用。文档编号E01D21/00GK102900021SQ20121037220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8日专利技术者崔海珠, 林冬, 赵文龙, 张华明, 万为胜, 马仁松, 张辉, 张明亮 申请人:中铁四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拼装式桥梁湿接缝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有以下步骤:a、采用模板与拉杆固定的形式,运用小型卷扬机升降,预留模板安装与吊落孔,实现模板顺利的提升安装、模板的拆除吊落,先将模板与模板下方的方木钻眼,再将模板与拉杆固定牢靠;最后将吊绳与模板、方木钻眼穿过的钢丝绑紧,再将模板体系提升进行安装;b、将模板体系安提升就位,再用钢管做“搭桥”,配合使用蝴蝶扣,用螺母、垫片将拉杆与钢管套紧与T梁上的方木形成稳定体系;c、浇筑砼时注意预埋PVC管将拉杆包裹,PVC管直径要大于垫片和螺母外直径,预埋PVC管将铁丝包裹,PVC管直径要足够大,以免拆除时吊绳被卡住;d、混凝土浇筑完毕后,达到拆除强度后,拆除模板:先将铁丝放松,且铁丝与吊绳捆绑牢固后,用小锤轻击拉杆上部,模板松动下落,将吊绳与通过预埋PVC管处穿过的钢丝3进行捆绑,然后利用小型卷扬机进行模板的吊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海珠,林冬,赵文龙,张华明,万为胜,马仁松,张辉,张明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四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