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太阳电池
,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铸锭技术是太阳能行业的重要技术,其核心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升级中。第一代铸锭技术采用硅液在坩埚或无坩埚条件进行,热流从底部或侧部流出,保持硅料逐渐凝固,其生长界面不可控,最终形成硅锭。第二代铸锭技术是定向凝固铸锭技术,主要通过控制固液界面温度,使硅液界面平坦或者微凸,硅液对流强,以此保证晶体定向生长。高效多晶硅铸锭制备技术可以说是第二代铸锭技术的发展,通过更为理想的温度梯度、界面形状来控制硅晶体的形核与生长,获得质量更好的多晶硅,及高效多晶硅。 仍然不景气,但各家都投入巨大的力量研发高效多晶硅。高效多晶硅铸锭的制备技术有很多种,有的依靠投入高质量的硅料(达到9N)制备的;有的通过对铸锭炉热场结构改造,控制硅片中的孪晶数量制备的;有的通过优化热场和工艺,控制硅晶体中的缺陷制备的。目前,已经有几家企业宣布了各自的高效多晶硅的相关产品。如今年5月赛维LDK高效多晶硅片M2发布会在上海世纪皇冠假日酒店举行,其高效多晶硅片M2的晶粒较小,位错等缺陷较少,制成的太阳能电池平均转换率比用普通多晶硅片高O. 3%-0. 5%。2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多晶硅的铸锭方法,其特征是含以下步骤:(1)对普通铸锭炉热场结构进行改造,在铸锭炉两侧加热器下方50~300mm范围内设置隔热条;(2)将硅料和电活性掺杂剂装入石英坩埚内,把装好料的石英坩埚送进铸锭炉;(3)给加热器供电进行加热,使硅料和电活性掺杂剂熔化,完全熔化时坩埚底部温度控制在1400~1420℃;(4)长晶初期,调节加热器温度为1425~1440℃,并将隔热底板迅速打开,调节隔热底板的开度在1~8cm,沿坩埚底部纵向生长一层树枝状的晶体;(5)长晶中后期,控制固液相的温度梯度,以底部树枝状的晶体为籽晶,并保持平直的固液界面,竖直向上定向凝固生成含有大量孪晶的多晶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新明,钟根香,明亮,
申请(专利权)人:东海晶澳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