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铸造领域,尤其涉及连续铸造用的带冷却芯的浇注水口。
技术介绍
随着金属材料工业的发展,材料的性能对坯料内部质量提出新的要求。钢铁生产的连铸技术几乎可以生产所有的钢种,但是连铸坯料的内部质量一直成为制约钢材性能的关键因素。为了提高坯料等轴晶率、降低坯料的偏析和疏松等级,国内外进行了大量科学研究,而降低金属液的过热度、增加金属液的凝固晶核是两条主要的技术途径。围绕这两条技术路线产生了大量研究结果,如中间包等离子加热、感应加热等温度控制技术是为了实现低过热度的需要,而电磁搅拌技术则是为了增加凝固形核。在连续铸造的过程中,水口连接浇注中间包与结晶器,是金属液进入结晶器的最后通道。围绕降低过热度,国内外产生了一些关于新型水口的研究成果。上世纪九十年代英钢联、比利时所开发的垂直热交换器试验用于矩形坯浇注,输出热流密度达到2MW/m2,过热度降低幅度达到25℃,存在冷却过强的趋势,仍没有完全工业化;日本则将气冷与电磁搅拌相结合进行了热钢水试验,系统过于复杂占用空间大;国内也有许多研究单位进行了水冷水口的设计开发,但都处在模拟研究阶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冷却芯的浇注水口,包括中间包(5),位于中间包(5)出口处的塞棒(7),连结中间包(5)和冷却芯(2)的滑板(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中间包(5)下方的冷却套(1)和冷却芯(2),冷却套(1)设置在冷却芯(2)的周围并与其紧密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仇圣桃,王玫,颜慧成,韩启彪,张慧,赵沛,岳尔斌,杨咏阶,肖丽俊,郭亚东,朱正海,刘爱强,
申请(专利权)人:钢铁研究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