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烟台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酒精度7.0%(v/v)以上的啤酒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67938 阅读:3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0 2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食品发酵生产领域,涉及一种含有酒精度7%(v/v)以上的啤酒生产工艺,具体路线是:麦芽粉碎后,采用传统的麦汁制备工艺,得到浓度为12.5°P、温度为12℃的冷麦汁,12℃的条件下起酵,接种浓度为:6.0×106个/ml,发酵罐的起始压力控制在0.03MPa,主酵进行到即将结束时,开始向发酵罐中流加单一可酵糖,每次流加的碳源的量使发酵液中的可酵糖浓度在1-2g/100ml之间,当发酵液中的酒精浓度达到6.5%(v/v)左右时,进行下酒操作,发酵液降温到8℃时,停留一天排放酵母后,进入后酵,后酵温度控制在0℃,当后酵酒中的双乙酰浓度下降到0.15mg/L时,发酵结束,过滤后即为成品啤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酒精度啤酒生产的方法,属于食品发酵

技术介绍
目前的啤酒生产工艺目前作为比较成熟的生产技术,被广泛的应用于啤酒的产业化生产中。尽管世界啤酒的发展潮流是向着低酒精度的方向发展,但是酒精度7.0% (v/v)以上的啤酒,由于其具有醇厚的口感、浓郁的芳香而且具有较强烈的酒精刺激作用,日趋都受到一定消费者的青睐。 目前市场上有部分进口的较高酒精度的啤酒销售,仍然是采用传统的啤酒生产工艺,使用高浓度的麦汁发酵酿造而成。传统的生产方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I)从理论上讲,生产含有酒精度7% (v/v)以上的啤酒,其麦汁中的可酵糖的含量至少应高在16g/100ml以上,那么麦汁中总固形物的含量至少20° P以上。这么高的麦汁浓度其粘度很大,进而影响到麦汁的传热和麦汁的流动性。因此麦汁的制备过程中,不但麦汁的过滤、麦汁的煮沸等生产环节的操作时间就要延长,而且麦汁的氧化随着加剧,其结果既是不能保证麦汁的质量,也必然增加生产成本。目前国内采用的高浓稀释啤酒酿造工艺,其麦汁生产通常不超过16. 5° P。(2)高浓度麦汁对于啤酒的发酵工艺也带了诸多不利的影响,高浓度的麦汁势必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酒精度7.0%(v/v)以上的啤酒生产工艺,其特征是利用常规的麦汁生产方法制备12.5°P的麦汁,以12.5°P的麦汁开始发酵,酵母接种浓度为6.0×106个/ml,发酵过程中采用流加技术,当发酵进行到一定程度后,在无菌的条件下多次向发酵罐中流加单一可酵性碳源,控制发酵液中的单一可酵糖在1?2g/100ml之间,当发酵液中的酒精浓度达到6.5%(v/v)左右时,进行下酒操作进入后酵,后酵中控制可酵性碳源的浓度在1?2g/100ml之间,直到发酵结束,成品啤酒中的酒精浓度可达7.0%(v/v)以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剑贾斌孙燕单守水徐世艾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