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冷设备用防锈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67874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0 2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用防锈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溶剂油80%~95%;防锈剂0.5%~5%;脱水剂0.5%~5%;偶合剂4%~10%;其中,所述防锈剂中不含有钡、钙、硫、磷、氯;所述偶合剂选自醇类化合物、醚类化合物和醇醚类化合物一种或几种。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冷设备用防锈油在-35℃低温下既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又具有良好的防锈性能,且与冷冻机油、制冷剂及乙醇有良好的低温相容性能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用防锈油的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润滑油及其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冷设备防锈油。
技术介绍
金属锈蚀问题遍及国民经济各行各业,金属锈蚀会使金属制品的性能和商品价值受到极大的损害,甚至会引起重大故障而使设备报废。据统计,每年由于金属锈蚀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9Γ4%。为避免锈蚀,人们采取了多种方法,用防锈油来保护金属制品便是目前最常见的防护方法之20世纪70年代,我国曾掀起防锈工作的高潮,除了石油系统外,机械工业的很多单位也积极参与,成立了很多的攻关组、协会等,研制了很多新产品,防锈油的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逐渐缩小。但20世纪80年代至今,防锈油脂的研究处于低潮,所用的防锈 油产品基本仍是20世纪70年代的成果,与国外的防锈油产品差距扩大,性能差别很明显,尤其在制冷设备上使用的防锈油,由于低温和相容性的限制,国内的防锈油都很难满足要求,基本要依靠国外进口产品,因此,开发一款性能优越的,满足制冷设备需要的防锈油非常有必要。目前使用的防锈油中使用的防锈剂中含有大量的钡、钙、硫、磷、氯等元素,在制冷设备中使用时这些元素形成的化合物耐低温效果差,影响防锈油的低温稳定性以及在低温下的防锈性能,同时对制冷剂不相溶,影响制冷效果。而且传统的防锈油由于含有重金属钡,容易形成污染和对环境的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在低温下既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又具有良好的防锈性能和相容性能的制冷设备防锈油。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用防锈油组合物,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溶剂油50% 95% ;防锈剂O. 5% 5% ;脱水剂O. 5% 45% ;偶合剂4% 10%;其中,所述防锈剂中不含有钡、钙、硫、磷、氯;所述偶合剂选自醇类化合物、醚类化合物和醇醚类化合物一种或几种。优选的,所述溶剂油选自链烷烃、环烷烃、脱芳溶剂油和芳香烃溶剂油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的,所述防锈剂选自环烷酸盐,羊毛脂、羊毛脂皂、琥珀酸酯以及其衍生物、硬脂酸及其衍生物、合成磺酸酯、油酸醇胺类化合物、铵盐,石油磺酸盐、重烷基苯磺酸盐、烯基丁二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且均不含钡、钙、硫、磷、氯。优选的,所述防锈剂选自琥珀酸半酯、烯基丁二酸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环烷酸锌,环烷酸镁,羊毛脂镁皂、羊毛脂铝皂、硬脂酸铝、油酸三乙醇胺、石油磺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的,所述脱水剂选自异丁醇、单丁醚、乙醇或石油醚。优选的,所述偶合剂选自单丁醚、三丙二醇丁醚、二丙二醇丁醚、丙二醇丁醚、乙二醇乙醚、乙二醇丁醚,丙二醇丙醚或十八醇中的一种或几种。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用防锈油的制备方法,包括按重量百分比将溶剂油50°/Γ95%、防锈剂O. 5°/Γ5%、脱水剂O. 5°/Γ45%混合均匀 ,得到第一混合油;所述防锈剂中不含有钡、钙、硫、磷、氯;将偶合剂加入所述第一混合油中,搅拌均匀,得到制冷设备用防锈油;所述偶合剂占全部防锈油的重量百分比为4% 10% ;所述偶合剂选自醇类化合物、醚类化合物和醇醚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的,所述溶剂油选自链烷烃、环烷烃、脱芳溶剂油和芳香烃溶剂油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的,所述防锈剂选自环烷酸盐,羊毛脂、羊毛脂皂、琥珀酸酯以及其衍生物、硬脂酸及其衍生物、合成磺酸酯、油酸醇胺类化合物、铵盐,石油磺酸盐、重烷基苯磺酸盐、烯基丁二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且均不含钡、钙、硫、磷、氯。优选的,所述偶合剂选自单丁醚、三丙二醇丁醚、二丙二醇丁醚、丙二醇丁醚、乙二醇乙醚、乙二醇丁醚,丙二醇丙醚或十八醇中的一种或几种。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用防锈油,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溶剂油509Γ95% ;防锈剂O. 5°/Γ5% ;脱水剂O. 5°/Γ45% ;偶合剂4% 10% ;其中,所述防锈剂中不含有钡、钙、硫、磷、氯;所述偶合剂选自醇类化合物、醚类化合物和醇醚类化合物一种或几种。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防锈油中使用的防锈剂不含钡、钙、硫、磷、氯元素,在低温下不会冻结,降低溶剂油的流动性,为了不使防锈效果降低,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偶合剂,使用醇类化合物、醚类化合物和醇醚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与溶剂油复配,既能够增加防锈油在低温下的流动性和稳定性,又能够与防锈剂中的金属离子发生偶合作用,使金属离子更加稳定,增加了防锈效果;另外,由于增加了偶合剂,降低了各组分之间的表面张力,使得防锈油与制冷剂的相容性更好。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用防锈油的制备方法,包括按重量百分比将溶剂油50°/Γ95%、防锈剂O. 5°/Γ5%、脱水剂O. 5°/Γ45%混合均匀,得到第一混合油;所述防锈剂中不含有钡、钙、硫、磷、氯;将偶合剂加入所述第一混合油中,搅拌均匀,得到制冷设备用防锈油;所述偶合剂占全部防锈油的重量百分比为4% 10% ;所述偶合剂选自醇类化合物、醚类化合物和醇醚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先将防锈剂和脱水机在溶剂油中均匀混合,然后将所述偶合剂加入第一混合油中,搅拌均匀得到防锈油,制备过程简单,条件温和,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制备的防锈油在低温下稳定性好,防锈效果好。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专利技术专利要求的限制。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用防锈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溶剂油50% 95% ;防锈剂O. 5% 5% ;脱水剂O. 5% 45% ;偶合剂4% 10% ;其中,所述防锈剂中不含有钡、钙、硫、 磷、氯;所述偶合剂选自醇类化合物、醚类化合物和醇醚类化合物一种或几种。本专利技术要保护的是一种制冷设备用防锈油,所述防锈油需要与制冷剂、冷冻机油和乙醇互溶,且能够在一 35°C低温下具有良好的流动性、稳定性和防锈性能,所以在选择各原料组分时,需要保证防锈油的上述性质。针对现有技术中制冷设备用防锈油的缺点。本专利技术使用的溶剂油优选自链烷烃、环烷烃、脱芳溶剂油和芳香烃溶剂油中的一种或几种。更优选为D60、D70、D80或DlOO中的一种或多种。本专利技术使用的溶剂油均为无毒的植物或动物脂肪提取物,降低了石油提取物中杂质对防锈效果的影响以及降低防锈油对人体的危害。为了提高低温防锈稳定性,本专利技术使用不含有钡、钙、硫、磷、氯元素的防锈剂,更优选的,所述防锈剂选自环烷酸盐,羊毛脂、羊毛脂皂、琥珀酸酯以及其衍生物、硬脂酸及其衍生物、合成磺酸酯、油酸醇胺类化合物、铵盐,石油磺酸盐、重烷基苯磺酸盐、烯基丁二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且均不含钡、钙、硫、磷、氯。最优选为琥珀酸半酯、烯基丁二酸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环烷酸锌,环烷酸镁,羊毛脂镁皂、羊毛脂铝皂、硬脂酸铝、油酸三乙醇胺、石油磺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偶合剂选自醚类化合物、醇类化合物和醇醚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单丁醚、三丙二醇丁醚、二丙二醇丁醚、丙二醇丁醚、乙二醇乙醚、乙二醇丁醚,丙二醇丙醚或十八醇中的一种或几种。由于本专利技术使用不含有钡、钙、硫、磷、氯元素的防锈剂并与偶合剂发生偶合作用,偶合剂与防锈剂能够通过氢键结合却不发生反应,使得防锈油的低温防锈稳定性更好。与此同时,所述偶合剂的加入还能够降低防锈油的表面张力,使得所述防锈油各组分相容性增加,低温流动性好,另外还能够增加所述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冷设备用防锈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溶剂油50%~95%;防锈剂0.5%~5%;脱水剂0.5%~45%;偶合剂4%~10%;其中,所述防锈剂中不含有钡、钙、硫、磷、氯;所述偶合剂选自醇类化合物、醚类化合物和醇醚类化合物一种或几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海燕尹进武李集周欧博明何集宝张清丰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太平洋博高润滑油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