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品质金属加工用工序防锈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33198 阅读:2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03 2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品质金属加工用工序防锈油,由矿物油、高分子羧酸、有机胺、表面活性剂、合成润滑剂、防腐蚀剂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优异的水置换性,水置换时间≤6S,水置换率≥99.9%;在金属表面形成的油膜厚度≤0.8μm;配方原料不使用影响环境安全和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产品生物半致死量LD50≥5000mg/kg,半致死浓度LC50≥5000mg/m3,呼吸道粘膜刺激≤1级,具有可靠的安全卫生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金属加工用工序防锈油。
技术介绍
金属 锈蚀是一个全球性的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有资料显示,仅在我国,每年因金属锈蚀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左右。为最大限度地减少金属零部件制品在加工过程中因锈蚀报废导致的经济损失,要求配套使用的工序防锈油水置换性要好,即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把工件表面的水份置换掉;油膜要薄,容易清洗,不影响后道工序,减少用量,节省生产成本;且对人和环境友好。但目前市售的国产工序防锈油,其防锈性能普遍不尽人意一是水置换性较差(置换时间一般多在15S以上,水置换率低于80%),二是油膜较厚(一般都超过3. 5 μ m);三是含有亚硝酸钠等有毒有害物质(影响环境安全和人身健康)。从而严重制约了产品在高端用户中的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置换性好、油膜厚度薄,对人和环境安全的高品质金属加工用工序防锈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高品质金属加工用工序防锈油,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 矿物油65 90% 高分子羧酸2 5%有机胺2 5% 表面活性剂I 5% 合成润滑剂5 15% 防腐蚀剂O 5%。矿物油是石腊基基础油、环烧基基础油、中间基基础油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有机羧酸是含8 20个碳原子的长链羧酸和/或含8 20个碳原子的长链羧酸的二元至六元共聚物。有机胺是1,2-二甲基丙胺、三乙醇胺、己二胺、三异丙醇胺、N,N-二乙基乙醇胺、2-氨基-2-甲基-I-丙醇、己内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表面活性剂是脂肪醇聚氧乙烯醚(n=5 12)、脂肪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脂肪醇醇酰胺、脂肪醇聚氧乙烯酯(n=5 12)、磺酸盐、脂肪酸甘油酯、司盘、吐温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合成润滑剂是精制菜油、大豆油、桐油、棕榈油、椰子油、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季戊四醇酯、油酸异辛酯、己二酸二辛脂、棕榈酸辛酯中的一种或几种。防腐蚀剂是苯并三氮唑、甲基苯并三氮唑、IH-I或2,4-三氮唑。本专利技术具有优异的水置换性,水置换时间彡6S,水置换率彡99. 9% ;在金属表面形成的油膜厚度< O. 8μηι;配方原料不使用影响环境安全和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产品生物半致死量LD50彡5000mg/kg,半致死浓度LC50彡5000mg/m3,呼吸道粘膜刺激彡I级,具有可靠的安全卫生质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 将下列重量百分比的组分混合搅拌,得高品质金属加工用工序防锈油产品 5#石蜡基基础油35% 22#环烷基基础油45%桐油8%月桂酸3% 四聚蓖麻油酸2% 己二胺I. 5% 三异丙醇胺3% 司盘-802% 脂肪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0.5%。实施例2 一种高品质金属加工用工序防锈油,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组分混合而成 矿物油65 90% (例 65%、75%、90%) 高分子羧酸 2 5% (例2%、3%、5%) 有机胺2 5% (例2%、3%、5%) 表面活性剂 I 5% (例1%、3%、5%) 合成润滑剂 5 15% (例5%、10%、15%) 防腐蚀剂 O 5% (例0%、3%、5%)。上述各组分用量之和为100%。矿物油是石腊基基础油、环烧基基础油、中间基基础油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有机羧酸是含8 20个碳原子的长链羧酸和/或含8 20个碳原子的长链羧酸的二元至六元共聚物。有机胺是1,2-二甲基丙胺、三乙醇胺、己二胺、三异丙醇胺、N,N-二乙基乙醇胺、2-氨基-2-甲基-I-丙醇、己内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表面活性剂是脂肪醇聚氧乙烯醚(n=5 12)、脂肪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脂肪醇醇酰胺、脂肪醇聚氧乙烯酯(n=5 12)、磺酸盐、脂肪酸甘油酯、脂肪酸山梨坦(司盘)、聚山梨酯(吐温)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合成润滑剂是精制菜油、大豆油、桐油、棕榈油、椰子油、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季戊四醇酯、油酸异辛酯、己二酸二辛脂、棕榈酸辛酯中的一种或几种。防腐蚀剂是苯并三氮唑、甲基苯并三氮唑、IH-I或2,4-三氮唑。权利要求1.一种高品质金属加工用工序防锈油,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矿物油65 90%高分子羧酸2 5%有机胺2 5%表面活性剂I 5%合成润滑剂5 15%防腐蚀剂O 5%。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品质金属加工用工序防锈油,其特征是矿物油是石蜡基基础油、环烧基基础油、中间基基础油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高品质金属加工用工序防锈油,其特征是有机羧酸是含8 20个碳原子的长链羧酸和/或含8 20个碳原子的长链羧酸的二元至六元共聚物。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高品质金属加工用工序防锈油,其特征是有机胺是1,2- 二甲基丙胺、三乙醇胺、己二胺、三异丙醇胺、N, N- 二乙基乙醇胺、2-氨基-2-甲基-I-丙醇、己内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5.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高品质金属加工用工序防锈油,其特征是表面活性剂是脂肪醇聚氧乙烯醚(n=5 12)、脂肪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脂肪醇醇酰胺、脂肪醇聚氧乙烯酯(n=5 12)、磺酸盐、脂肪酸甘油酯、司盘、吐温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6.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高品质金属加工用工序防锈油,其特征是合成润滑剂是精制菜油、大豆油、桐油、棕榈油、椰子油、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季戊四醇酯、油酸异辛酯、己二酸二辛脂、棕榈酸辛酯中的一种或几种。7.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高品质金属加工用工序防锈油,其特征是防腐蚀剂是苯并三氮唑、甲基苯并三氮唑、IH-I或2,4-三氮唑。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品质金属加工用工序防锈油,由矿物油、高分子羧酸、有机胺、表面活性剂、合成润滑剂、防腐蚀剂组成。本专利技术具有优异的水置换性,水置换时间≤6S,水置换率≥99.9%;在金属表面形成的油膜厚度≤0.8μm;配方原料不使用影响环境安全和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产品生物半致死量LD50≥5000mg/kg,半致死浓度LC50≥5000mg/m3,呼吸道粘膜刺激≤1级,具有可靠的安全卫生质量。文档编号C10N40/20GK102618352SQ20121004530公开日2012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27日专利技术者常建忠, 林丽静, 王伟珍, 茅晓华 申请人:上海尤希路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启东尤希路化学工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丽静常建忠王伟珍茅晓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尤希路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启东尤希路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