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剥离易回收硬膜防锈油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812859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5 0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剥离易回收硬膜防锈油,包括主成膜剂、辅成膜剂、防锈剂、增塑剂、抗氧化剂、其他添加剂和溶剂,各组分按比例混合后,形成均一透明液体后即为产品。本发明专利技术中,主成膜剂选自纤维素、琼脂糖、壳聚糖等天然产物及其衍生物,其它组分选择了防锈性能较佳的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石油磺酸盐,成膜或补充成膜性更好的酰胺类,极性较大、吸附性较强的羧酸类,兼顾产品防锈并增加产品稳定性的酯类,兼顾防锈与催干性能于一体的环烷酸盐类,产品成膜性及韧性均较好,适应浸涂、刷涂、喷涂等不同浸油工艺进行操作,去除时可以改常用的溶剂清洗工艺为手工剥离工艺,剥离得到的产物可回收后作为新原料重新利用,降低了下游企业的污染排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防锈油改进
,尤其是一种可剥离易回收硬膜防锈油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金属在贮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发生锈蚀,从而导致金属的外观发生变化、性能的弱化、甚至功能性的丧失,为了避免或降低金属锈蚀对社会带来的不良影响,各种防锈技术应需而生,该技术主要包括表面预处理、电镀、热喷涂、热浸镀、表面改性、表面扩散渗入、缓蚀剂、防锈油、钝化液等,其中防锈油能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薄膜,能有效的预防外界物质腐蚀金属,具有实用简便、容易清除、外观美化以及作为暂时防锈手段时去除后不影响后续装配的优点,在各类工序间防锈的应用中占据主导地位。防锈油中的硬膜防锈油由于其表面干燥、易于搬运、防锈周期长等优势,在防锈油中备受瞩目。但一般的硬膜防锈油具有不能叠放、清洗困难、后续处理产生污染等问题,不仅提高了产品的使用成本,产品清洗产生的环保等问题也限制了硬膜防锈油的广泛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使用简便、适用不同工艺、成模性及韧性好、无污染的一种可剥离易回收硬膜防锈油。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剥离易回收硬膜防锈油,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重量百分比混合的以下组分:而且,所述主成膜剂为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三醋酸纤维素、羟丙甲基纤维素、马来酸酐化壳聚糖、邻苯二甲酰化壳聚糖、乙醚胺壳聚糖、合成蜡、纤维素黄酸酯、纤维素乙酸丁酸酯、棕榈蜡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而且,所述辅成膜剂为松香树脂、酚醛树脂、石油树脂、醇酸清漆、萜烯树脂、丁苯橡胶、乙丙橡胶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而且,所述防锈剂为石油磺酸钙、N-十八烷基新癸酰胺、石油磺酸钠、斯潘80、十二烯基丁二酸、油酸、N-十八烷基油酰胺、N-十六烷基硬脂酰胺、蓖麻油酸、肉桂酸环己酯、环烷酸锌、氧化石油脂、二壬基萘磺酸钙、硬脂酸、十一碳二元酸、N-十八烷基异辛酸胺中的任意一种、两种、三种或四种。而且,所述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环氧大豆油、己二酸二辛酯、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邻苯二甲酸酯中的任意一种。而且,所述抗氧化剂为2,6-二叔丁基对甲酚、抗氧剂330、抗氧剂MEB中的任意一种。而且,所述其他添加剂为消泡剂(B-458、N-10)、流变助剂(RC-750、EW-180)、染料(脂柠黄、油溶性蓝)、流平助剂(DP-231、Z6030)、降粘剂(CA093)中的任意一种、两种或三种。而且,所述溶剂为无水乙醇、120#溶剂油、香蕉水、无水异丙醇、石油醚、200#溶剂油、二氯甲烷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剥离易回收硬膜防锈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溶剂放入反应釜内,然后将主成膜剂和辅助成膜剂加入,静置或搅拌浸泡16h后,开动搅拌,待成膜剂完全溶解后,升温至45~55℃,按顺序依次投入抗氧化剂,防锈剂,增塑剂和其他添加剂,搅拌至体系均一透明后即得到产品。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中,包括主成膜剂、辅成膜剂、防锈剂、增塑剂、抗氧化剂、其他添加剂和溶剂,各组分按比例混合后,形成均一透明液体后即为产品。主成膜剂选自纤维素、琼脂糖、壳聚糖等天然产物及其衍生物,其它组分选择了防锈性能较佳的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石油磺酸盐,成膜或补充成膜性更好的酰胺类,极性较大、吸附性较强的羧酸类,兼顾产品防锈并增加产品稳定性的酯类,兼顾防锈与催干性能于一体的环烷酸盐类,产品成膜性及韧性均较好,不易老化开裂,薄膜具有各向同性且分子间结合力强,使用方法简单广泛,颜色透明且可调,稳定性好,粘度在一定范围内可调,以适应浸涂、刷涂、喷涂等不同浸油工艺进行操作,去除时可以改常用的溶剂清洗工艺为手工剥离工艺,过程简单便捷,安全环保,且大幅降低了产品的使用成本;剥离得到的产物可回收后作为新原料重新利用,降低了下游企业的污染排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下述实施例是说明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下述实施例来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一种可剥离易回收硬膜防锈油,本专利技术的创新在于:包括按重量百分比混合的以下组分:其中,所述主成膜剂为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三醋酸纤维素、羟丙甲基纤维素、马来酸酐化壳聚糖、邻苯二甲酰化壳聚糖、乙醚胺壳聚糖、合成蜡、纤维素黄酸酯、纤维素乙酸丁酸酯、棕榈蜡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所述辅成膜剂为松香树脂、酚醛树脂、石油树脂、醇酸清漆、萜烯树脂、丁苯橡胶、乙丙橡胶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所述防锈剂为石油磺酸钙、N-十八烷基新癸酰胺、石油磺酸钠、斯潘80、十二烯基丁二酸、油酸、N-十八烷基油酰胺、N-十六烷基硬脂酰胺、蓖麻油酸、肉桂酸环己酯、环烷酸锌、氧化石油脂、二壬基萘磺酸钙、硬脂酸、十一碳二元酸、N-十八烷基异辛酸胺中的任意一种、两种、三种或四种。所述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环氧大豆油、己二酸二辛酯、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邻苯二甲酸酯中的任意一种。所述抗氧化剂为2,6-二叔丁基对甲酚、抗氧剂330、抗氧剂MEB中的任意一种。所述其他添加剂为消泡剂(B-458、N-10)、流变助剂(RC-750、EW-180)、染料(脂柠黄、油溶性蓝)、流平助剂(DP-231、Z6030)、降粘剂(CA093)中的任意一种、两种或三种。所述溶剂为无水乙醇、120#溶剂油、香蕉水、无水异丙醇、石油醚、200#溶剂油、二氯甲烷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上述可剥离易回收硬膜防锈油的制备方法是:将溶剂放入反应釜内,然后将主成膜剂和辅助成膜剂加入,静置或搅拌浸泡16h后,开动搅拌,待成膜剂完全溶解后(约8h),升温至45~55℃,按顺序依次投入抗氧化剂,防锈剂,增塑剂和其他添加剂,搅拌至体系均一透明后(约8h)即得到产品。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实施例5:实施例6:实施例7:实施例8:实施例9:实施例10:实施例11:实施例12:实施例13:实施例14:实施例15:产品应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库温不宜超过30℃,防止风吹日晒及雨淋,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产品原液使用,适用于一般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剥离易回收硬膜防锈油,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重量百分比混合的以下组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剥离易回收硬膜防锈油,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重量百分比混合的以下组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剥离易回收硬膜防锈油,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成膜剂为
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三醋酸纤维素、羟丙甲基纤维素、马来酸酐化壳
聚糖、邻苯二甲酰化壳聚糖、乙醚胺壳聚糖、合成蜡、纤维素黄酸酯、纤维素乙酸丁酸酯、
棕榈蜡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剥离易回收硬膜防锈油,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成膜剂为
松香树脂、酚醛树脂、石油树脂、醇酸清漆、萜烯树脂、丁苯橡胶、乙丙橡胶中的任意一种
或两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剥离易回收硬膜防锈油,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锈剂为石
油磺酸钙、N-十八烷基新癸酰胺、石油磺酸钠、斯潘80、十二烯基丁二酸、油酸、N-十八烷
基油酰胺、N-十六烷基硬脂酰胺、蓖麻油酸、肉桂酸环己酯、环烷酸锌、氧化石油脂、二壬
基萘磺酸钙、硬脂酸、十一碳二元酸、N-十八烷基异辛酸胺中的任意一种、两种、三种或四
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剥离易回收硬膜防锈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洋崔有亮屈汉奇安同艳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泰伦特化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