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使白灵菇高产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白灵菇菌棒的制备、发菌和熟化过程;(2)白灵菇菌棒的墙式出菇过程;(3)定向诱导出菇过程;(4)白灵菇的后期培育。本发明专利技术操作简便,科学管理,通过前期配制的特殊菌棒以及后期配制的特殊营养泥,白灵菇在每个阶段均可以得到足够的营养,保证了正常的发育和生长,使白灵菇出菇率由不足40%提高到96%以上,生物学效率由平均33%提高到平均80%以上,优质菇率有50%左右提高到90%以上,是一种适于规模化栽培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蘑菇栽培
,尤其是。
技术介绍
白灵菇又称白阿魏菇,菇体肥大洁白,营养丰富,味鲜美,口感特佳,蛋白质含量高达14. 7 %,含氨基酸达18种,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及多种矿质元素和微量元素,特别是白灵菇富含的真菌多糖等活性物质,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调节人体生理平衡的作用,可见白灵菇是一种具有发展前途的珍稀菌类。现在栽培白灵菇的方法是先制备培养菌棒,在菌棒上接种白灵菇菌种;接种后将菌棒单码摆放在经消毒过的干燥室内发菌,低温季节可采用双码摆放,一般摆4 6层,暗光栽培。但是,采用这种栽培方法白灵菇的出菇率由不足40 %,生物学效率仅有33 %,优质菇率不超过50%。可见现有的白灵菇栽培方法还不完善,较低的出菇率、较低的生物学效率和较低的优质菇率会直接导致农户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操作简便、成活率高、生物学效率高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I)白灵菇菌棒的制备、发菌和熟化过程;(2)白灵菇菌棒的墙式出菇过程;(3)定向诱导出菇过程;(4)白灵菇的后期培育。而且,所述步骤(I)包括以下处理⑴菌棒原料棉籽壳80千克、木屑20千克、麸皮15千克、土壤表层细土 15千克、磷酸二氢钾O. I千克、尿素O. 2千克、酵母粉O. I千克和生石灰3千克;(2)菌棒原料制备①选择优质、无霉变的新鲜原料;②先将不溶于水的原料在干料状态下混合均匀;③再将溶于水的原料溶解在水中,水与原料总重量比为I. 2 I. 3 I ;④使用机械将原料与水混拌均匀,使之达到料水混匀、料吸水充分;⑶原料装袋①采用聚丙烯塑料膜制作的优质塑料袋;②塑料袋规格通常为17cm*38cm*0. 045cm ;③机械装袋,料松紧适中,料袋外观圆滑,用手指轻按不留指窝,手握料身有弹性并能还原;④每袋装干料O. 6千克;⑷灭菌处理①料装袋好后在2小时内进入灭菌程序;②将料袋装入铁筐内进行灭菌;③常压100°C维持18小时以上;(5)接种处理①菌袋冷却至30°C以下进入接种程序;②在接种无菌条件下进行接种操作;③接种箱内使用高效气雾消毒剂5克/立方米消毒30分钟后开始接种;④每瓶菌种接菌袋15-20袋; (6)发菌处理①培菌环境要求干净、干燥、遮光、通风良好;②接种后3-7天发菌环境20 0C -28 °C,少通风或不通风;③接种后7-15天菌丝吃料,每天通风35-70分钟;④接种后7-10天检查菌丝发育情况,挑出杂菌污染菌袋;⑤培菌环境7-10天用气雾消杀菌剂熏蒸消毒I次;⑥发菌后期控制发菌环境18°C -22°C,每天通风1-2小时;(7)菌丝熟化处理①菌丝满袋后,适当降低环境温度,环境温度以18°C _22°C为宜,料温不宜升高到27°C以上;②每天通风1-2小时,增加散射光达500-1200勒克斯,维持25_35天;(8)熟化后续处理①菌丝满袋后25-30天菌丝熟化成熟,具有出菇能力;②温差刺激白天17°C -22°C,夜晚 4°C _18°C,温差 10°C _15°C ;③光照刺激给予一定散射光照射,照度300-800勒克斯;④增加通风量,每天通风2-3小时。而且,所述步骤⑵包括以下处理(I)大棚内水、空气、土壤环境没有受到“三废”的污染,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的产地环境要求,内部清洁、卫生,具有保温、保湿、通风良好的性能;设施牢固,具有抗大风、抗大雨、抗大雪等不良自然灾害的能力;(2)在菌棒进棚前2-3天,I立方米空间使用气雾消毒盒3-5克,密闭2_3天,在大棚内喷洒杀虫、杀螨药剂(3)配制营养泥100千克细土、60千克水、10千克磷酸氢二铵、5千克尿素、3千克硫酸钾、2千克红糖、500毫克维生素C混合均匀;(4)在菌丝熟化后的菌棒一端用小刀划开口或将袋口解开,去掉多余的塑料膜;另一端用小刀划开口或将袋口解开,去掉多余的塑料膜,将菌袋中间的塑料膜用小刀环切3 5厘米,在出菇场内顺势摆放成多排,排与排之间留50-60厘米宽的过道,每摆放一排后在菌袋的空隙处填入上述营养泥,层与层之间用同样营养泥抹平,垒放高度8 11层,排与排之间的走向以通风容易,行走方便为宜,最上一层的菌袋上将营养泥土抹平后,盖一层塑料薄膜,确保水分不易散失。而且,所述步骤(3)包括以下处理①开口 冬季开小口,春季解袋;②喷施生长素菌袋开口或解袋后4-5天喷50-60毫克/升的三十烷醇I次;③温差刺激白天环境温度控制在15 °C -18 °C,夜晚控制在2 V _7°C,温差刺激7-8 天;④披膜用沾水地膜覆盖于白灵菇菌袋上;⑤增湿环境温度增加到85%左右; ⑥增光散射光达到500-800勒克斯;⑦通风增加菇棚内通风次数和时间,每天通风2-3次,每次O. 5-1小时。而且,所述步骤(4)包括以下处理(I)优质标准菇体圆整,洁白,无杂色,呈贝壳形或手掌形,重量在180克 350克,菌盖直径10 15厘米,厚度I. O 3. O厘米,菌柄2厘米以下;(2)培育①疏蕾用小刀或竹签将多余的小菇蕾剔除,每个菌袋的出菇端口最好只留一个菇型完整的菇蕾;②控温尽量控制环境温度在4°C 10°C ;③控湿在4°C 10°C的温度条件下,每天喷水I 2次,不要直接往菇体上喷水,向地面和空中喷水,环境湿度维持在85%左右;④通风在4°C 10°C的气温下,对氧气需求量较少,白天每天通风I 3小时;⑤控光4°C 10°C的气温条件下,阳光直射并不影响白灵菇生长和品质,色泽也不变;气温高于16°C时,强光会使菇体变黄。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操作简便,科学管理,通过前期配制的特殊菌棒以及后期配制的特殊营养泥,白灵菇在每个阶段均可以得到足够的营养,保证了正常的发育和生长,使白灵菇出菇率由不足40%提高到96%以上,生物学效率由平均33%提高到平均80%以上,优质菇率有50%左右提高到90%以上,是一种适于规模化栽培的方法。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下述实施例是说明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下述实施例来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一、白灵燕培养基最佳配方棉籽壳80千克、木屑20千克、麸皮15千克、细土( 土壤表层)15千克、磷酸二氢钾O. I千克、尿素O. 2千克、酵母粉O. I千克、生石灰3千克、料水比I : I. 2 I. 3。2、培养料配制方法(I)选择优质无霉变的新鲜原料;(2)先将不溶于水的原辅料在干料状态下混合均匀;(3)再将溶于水的辅料溶解在水中;(4)使用机械将原料与水混拌均匀,使之达到料水混匀、料吸水充分。3、装袋技术规程(I)采用聚丙烯塑料膜制作的优质塑料袋;(2)塑料袋规格通常为 17cm*38cm*0. 045cm ;(3)机械装袋,料松紧适中,料袋外观圆滑,用手指轻按不留指窝,手握料身有弹性并能还原。(4)每袋装干料O. 6千克。4、灭菌技术规程(I)料装袋好后在2小时内进入灭菌程序;(2)将料袋装入铁筐内进行灭菌;·(3)常压100°C维持18小时以上;5、种规范化操作技术规程(I)菌袋冷却至30°C以下进入接种程序;(2)在接种无菌条件下进行接种操作;(3)接种箱内使用高效气雾消毒剂5克/立方米消毒30分钟后开始接种;(4)每瓶菌种接菌袋15-20袋;6、菌期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使白灵菇高产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白灵菇菌棒的制备、发菌和熟化过程;(2)白灵菇菌棒的墙式出菇过程;(3)定向诱导出菇过程;(4)白灵菇的后期培育。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继刚,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昊昕白灵菇种植专业合作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