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车斌专利>正文

固体菌种接种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44701 阅读:2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5 04:43
固体菌种接种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食用菌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固体菌种接种棒。解决办法是在原有菌棒的基础上加以大胆改进,由原来的整体锥型改成上部为圆柱形,直径为2-2.2cm,在距离最前端4-5cm的距离上有一个变径平台,直径由2-2.2cm缩到1.55cm,变径平台前端为圆锥形状,一种固体菌种接种棒,包括棒体,所述棒体中下部设有变径平台,所述变径平台上部棒体呈圆柱形,所述变径平台下部棒体呈圆锥形。所述棒体中部设有空腔。所述变径平台上部棒体直径为2-2.2cm。所述棒体下端到变径平台的高度为4-5cm。所述下部圆锥形棒体与变径平台靠近的位置棒体直径为1.55c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益效果: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较低,易于推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食用菌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固体菌种接种棒
技术介绍
传统的接种棒分木制和塑料制成,它们的结构和形状完全相同,现多以塑料为主,在使用中因为各主产区黑木耳的制袋形式发生了高度统一,基本上采用握口插菌棒的形式,因为技术要求塑料塞入的深度为五公分,然后把绵塞或海绵塞入在已经塞入到菌袋孔内五公分左右位置的塑料布的正中央,目的是即阻隔空气中的杂菌同时又不使绵塞等过滤物接触到培养料面发生杂菌感染的情况,要达到这些技术要求,前提条件是必须使握入的塑料部分充分舒展开,并在最大程度上使最下面的边缘齐整而达到最合理状态。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发现,传统菌棒由于上下基本平直成锥型,不能完全的把握进去的塑料部分完全舒展开而导致塞入的棉花或海绵接触到培养料面而直接长杂菌,影响产量,但现有 的菌棒无法做到这一点,导致主产区每年因此造成的损失惊人的大,使很多菌户摸不清楚原因,而渐失积极性,影响了经济的发展。使用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固体菌种接种棒。为了彻底解决这一始终困扰生产的技术难题,我在分析了根本原理之后进行了多次实验,终于发现导致问题的根本问题所在,解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固体菌种接种棒,包括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棒体中下部设有变径平台,所述变径平台上部棒体呈圆柱形,所述变径平台下部棒体呈圆锥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车斌
申请(专利权)人:车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