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餐厨垃圾栽培白灵菇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36465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4 08: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餐厨垃圾栽培白灵菇的方法,属于废物资源化再利用领域。该方法包括:以餐厨垃圾、杂木屑、棉子壳、石灰粉、石膏为主要原料,通过除杂、粉碎、拌料、灭菌、接种、发菌、栽培管理、出菇等几个主要操作步骤,将餐厨垃圾制成白灵菇菌棒,用于白灵菇的生产栽培。其培养料配方及质量配比如下:餐厨垃圾70~80份、木屑5~20份、棉子壳0~20份、石灰粉1~5份、石膏1~3份。本发明专利技术以餐厨垃圾为主料,不仅能够产出营养价值较高的白灵菇产品,而且能够规模化的处理餐厨垃圾,同时能有效的保护森林植被,节约栽培成本,符合国家废物资源化无害化发展的趋势。菌棒的加工与栽培成本低,发菌快,出菇率高,安全性好,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白灵菇的栽培工艺,尤其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白灵燕(拉丁名称Pleurotus ferulae (Lanzi)X. L. Mao))又名阿魏蘑、阿魏侧耳、阿魏菇。其肉质细嫩,味美可口,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被誉为“草原上的牛肝菌”和侧耳,颇受消费者的青睐。白灵菇营养丰富,据科学测定,其蛋白质含量占干菇的20%,含有17种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白灵菇还具有一定的医药价值,有消积、杀虫、镇咳、消炎和 防治妇科肿瘤等功效。目前,白灵菇栽培广泛使用的原料以木屑、棉籽壳为主。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食用菌栽培原材料的价格也在一路飙升,白灵菇栽培原料价格更是大幅度提高。为了缓解因成本上涨给白灵菇栽培带来的原料限制和经济压力,需积极寻找更廉价原料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又不影响种植产量,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餐厨垃圾是以废弃食品为主的一类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大,含水率高,具有较高的盐分、油脂和有机质含量,易分解变质产生臭气,是城市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之一,需要专门收集、集中处理,而现有技术处理水平欠佳。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现有栽培技术所存的问题和城市餐厨垃圾污染现状,本专利技术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餐厨垃圾栽培白灵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步骤:除杂:将餐厨垃圾中的大块杂物捡出,并将餐厨垃圾表层漂浮的油脂捞出,所述大块杂物包括塑料袋、饮料瓶、骨头;粉碎:将除杂后的餐厨垃圾送入粉碎机粉碎,并通过孔径1~1.5厘米的筛进行过筛;拌料:将粉碎过筛的餐厨垃圾与杂木屑、棉子壳、石灰粉及石膏掺混成均匀的混合物料;灭菌:将混合均匀的混合物料装入食用菌袋中制成食用菌菌棒,并进行高压蒸汽或常压蒸汽灭菌;接种:灭菌后,待菌棒温度降至30℃以下时开始接种白灵菇菌种,接种量为灭菌后混合物料质量的8~12%;发菌:将接种完毕的白灵菇菌棒置于温度为18~22℃、空气相对湿度65%~70%的培养室中,黑...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华蔡红
申请(专利权)人:桑德环境资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