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露了一种新型步进电机,包括安装板、转子、定子、弹卡以及设置于定子与弹卡之间的盖板,安装板包括平行部分以及设置于平行部分两端的第一竖直部分与第二竖直部分,第二竖直部分设置于朝向定子的一端,平行部分用于安装马达,定子包括机壳,第二竖直部分与定子机壳的端面铆接,弹卡通过螺丝固接于定子远离安装板的一侧,从而将盖板、弹卡与定子固定,如此,无需点焊设备,生产成本低,而且工艺流程简单,生产效率高,还不存在虚焊或者强度不够的问题;此外,马达发生异常后,可以拧动螺丝,打开弹卡以及盖板,取出转子,分析马达部件有没有损坏,如果没损坏就可继续使用,如此,不但便于整个组件的保养维护,还可进一步降低产品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步进电机。
技术介绍
步进电机用于带动使用于BD DVD、DVD/⑶-ROM等播放器的光头装置移动。如图I所示,公知技术中的步进电机一般包括一定子100、一转子200、一安装板300、支撑轴承400、盖板500以及弹性卡簧600。所述定子100包括一机壳101,设置于机壳101内的线框102、绕于线框102的线圈103、爪极104 ;定子100爪极104朝向盖板500的侧面设置凸起部分(图未示),盖板500重叠在爪极104该侧面,设备通电,用凸起部分进行点焊,将盖板500固定在定子100爪极104上,支撑轴承400的滑座401装入盖板500内孔,再在盖板500外端装入弹性卡簧600,卡簧600中部顶住滑座401,卡簧600外圆有弯曲的弹片601,扣住盖板500 ;所述转子200 包括一旋转轴201以及固定在旋转轴201 —端外周侧的磁钢202 ;所述安装板300为一平板两端弯折,形成垂直形状,其远离定子100的弯折端301装入支撑胶承304以及轴承305,用于支撑旋转轴201 —端,另一弯折端302用于与定子100机壳101固定,安装板300的平行部分303用于安装马达(图未示),旋转轴201另一端穿过弯折端302的中心孔后穿入定子100内,且该端的端部抵靠于支撑轴承400。安装板300与定子100机壳101固定的方式为预先在定子100机壳101的输出侧(在本说明书中,旋转轴从定子中伸出的一侧称为输出侧,与之相反的一侧称为反输出侧)端面设置凸起部分(图未示),并将安装板300的弯折端302重叠在定子100机壳101输出侧面,设备通电,用凸起部分进行点焊,将安装板300固定在定子100机壳101上。安装板300与定子100机壳101这种固定方式存在一些缺陷安装板300因考虑安装强度,板厚约I. 0mm,点焊时需要大功率电源,同时放电焊接部分材质为铜,质地较软,磨损较快,容易造成焊接虚焊或强度不够,此外,点焊设备投资较大且工艺流程相对复杂,从而造成成本高、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步进电机,其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率高,而且解决了安装板与定子机壳之间的虚焊或者强度不够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步进电机,包括一安装板、一转子、一定子、一弹卡以及设置于定子与弹卡之间的盖板,所述安装板包括一平行部分以及设置于平行部分两端的第一竖直部分与第二竖直部分,所述第一竖直部分设置于远离定子的一端,第二竖直部分设置于朝向定子的一端,第二竖直部分设置有通孔,所述转子包括一旋转轴以及设置于旋转轴一端外周侧的磁钢,所述定子包括一机壳以及设置于机壳内的多个线框与爪极,所述线框都绕有线圈,所述机壳包括一朝向安装板的端面,所述端面设置有中心孔,所述盖板朝向定子的一侧中间设置有第一容置空间,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设置有滑座与第二轴承,所述安装板的第二竖直部分与定子的机壳端面铆接固定,所述盖板与弹卡固定于定子远离安装板的一侧,所述旋转轴一端支撑于安装板的第一竖直部分,另一端穿过第二竖直部分的通孔、机壳端面的中心孔后置于定子内,且旋转轴该端的端部抵靠于盖板内的第二轴承,设置于该端旋转轴外周侧的磁钢也置于定子内,所述旋转轴位于定子外的部分外周设置有滚花。所述第二竖直部分朝向定子的一端设置有多个第一凸台,所述定子机壳的端面设置有多个供第一凸台插入的通孔。所述第一竖直部分连接有支撑胶承,支撑胶承内设置有第一轴承,所述旋转轴支撑于第一竖直部分的一端置于安装板第一竖直部分的支撑胶承内,且旋转轴该端的端部抵靠于第一轴承。所述定子机壳还包括自端面周边往一侧延伸的侧壁,机壳的端面与侧壁共同形成一第一容置空间,所述多个线框以及爪极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所述多个线框以及爪极包括依次设置在机壳第一容置空间内的第一线框、第一爪极、第二爪极、第二线框、第 三爪极,所述第一线框以及第二线框分别绕有线圈。所述弹卡通过螺丝锁固于定子的第三爪极,从而固定定子、盖板以及弹卡。所述弹卡朝向盖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凸台,所述盖板朝向定子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凸台,且盖板还设置有供第二凸台插入的通孔,所述第三爪极设置有供第三凸台插入的通孔。所述三个爪极均包括一爪板,所述两个线框以及三爪板设置有中心孔,且三个爪板的中心孔圆周向设有爪形突起,爪形突起沿中心孔圆周向交替排列,其中第一爪极与第三爪极的爪形突起朝安装板方向延伸,第二爪极的爪形突起朝反方向延伸。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安装板与定子机壳采用铆接的方式,不需要采用焊接固定,不但无需点焊设备,生产成本低,而且工艺流程简单,生产效率高,而且不存在虚焊或者强度不够的问题;此外,弹卡、盖板与定子的固定方式也避免了传统的焊接方式造成的成本高、生产效率低、虚焊或者强度不够的问题,而且当马达发生异常后,可以通过拧动螺丝,打开弹卡以及盖板,取出转子,从而分析马达部件有没有损坏,如果马达没问题,马达可以二次投入使用,如此,即可便于整个组件的保养维护,而且可进一步降低产品成本。附图说明图I为公知技术步进电机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步进电机爆炸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步进电机输出侧的爆炸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步进电机反输出侧的爆炸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2、3、4所示,本技术步进电机包括一安装板I、一转子2、一定子3、一弹卡4以及设置于定子3与弹卡4之间的盖板5。所述安装板I成U型,包括一平行部分11以及设置于平行部分11两端的第一竖直部分12与第二竖直部分13,其中,第一竖直部分12设置于远离定子3的一端,且第一竖直部分12连接有支撑胶承6,支撑胶承6内设置有第一轴承7 ;第二竖直部分13设置于朝向定子3的一端,第二竖直部分13设置有通孔131,第二竖直部分13朝向转子2的一端还设置有多个第一凸台132。所述转子2包括一旋转轴21以及设置于旋转轴21 —端外周侧的磁钢22。所述定子3包括一机壳31以及设置于机壳31内的多个线框与爪极,线框都绕有线圈,且机壳31包括一朝向安装板I的端面311以及自端面311周边往一侧延伸的侧壁312,机壳31的端面311与侧壁312共同形成一第一容置空间(图未示),所述多个线框以及爪极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所述机壳31的端面311、线框与爪极都设置有中心孔。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线框以及爪极包括依次设置在机壳31第一容置空间内的第一线框32、第一爪极33、第二爪极34、第二线框35、第三爪极36,所述第一线框32以及第二线框35 以及三爪板331、341、361设置所述中心孔,且三个爪板331、341、361的中心孔圆周向设有 爪形突起332、342、362,爪形突起沿中心孔圆周向交替排列,其中第一爪极33与第三爪极36的爪形突起332、362朝安装板I方向延伸,第二爪极34的爪形突起342朝反方向延伸。所述第三爪极36的爪板361还设置有通孔363与螺孔364 ;所述定子3机壳31的端面311还设置有多个通孔3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步进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安装板、一转子、一定子、一弹卡以及设置于定子与弹卡之间的盖板,所述安装板包括一平行部分以及设置于平行部分两端的第一竖直部分与第二竖直部分,所述第一竖直部分设置于远离定子的一端,第二竖直部分设置于朝向定子的一端,第二竖直部分设置有通孔,所述转子包括一旋转轴以及设置于旋转轴一端外周侧的磁钢,所述定子包括一机壳以及设置于机壳内的多个线框与爪极,所述线框都绕有线圈,所述机壳包括一朝向安装板的端面,所述端面设置有中心孔,所述盖板朝向定子的一侧中间设置有第一容置空间,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设置有滑座与第二轴承,所述安装板的第二竖直部分与定子的机壳端面铆接固定,所述盖板与弹卡固定于定子远离安装板的一侧,所述旋转轴一端支撑于安装板的第一竖直部分,另一端穿过第二竖直部分的通孔、机壳端面的中心孔后置于定子内,且旋转轴该端的端部抵靠于盖板内的第二轴承,设置于该端旋转轴外周侧的磁钢也置于定子内,所述旋转轴位于定子外的部分外周设置有滚花。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邦利,钱大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甲艾马达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