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动器外置传感器防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54687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5 19: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作动器外置传感器防扭结构,属于作动器设计技术,涉及对带有外置传感器的作动器的改进。它包括耳环(2)、外置传感器(3)、连接臂(4)和锁紧垫片(5)和挡环(6),其特征在于:轴承(7)安装在连接臂(4)上端的轴承座内,轴承(7)外环的左端面与轴承座的台阶端面贴紧,轴承(7)外环的右端面与挡环(6)贴紧,轴承(7)的外环与轴承座的内孔过盈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防止传感器连杆扭动,避免了因传感器连杆的扭动影响传感器的性能和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作动器设计技术,涉及对带有外置传感器的作动器的改进。技术背景图I是目前一种带有外置传感器的作动器耳环部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它包括耳环2、外置传感器3、连接臂4、锁紧垫片5和挡环6,外置传感器3固定在作动器壳体I上,外置传感器3的连杆3a的端头伸出到作动器壳体I右端面的右边,连杆3a的端头带有外螺纹,在耳环2连接孔的左边有一个连接段2a,连接段2a的外形为台阶轴,该台阶轴的左段直径小于右段,连接臂4的上端带有轴孔,上述台阶轴的左段插在连接臂4的轴孔内,连接臂4的下端有连接孔,连杆3a的端头穿过上述连接孔,通过两个螺母将连接臂4的下端固定连杆3a的端头上,锁紧垫片5套在耳环2上、位于连接段2a的左边,锁紧垫片5的左端面与作动器壳体I内活塞杆的右端面贴紧,锁紧垫片5的右端面与连接臂4上端的左端面贴紧;耳环2的连接段2a左端与连接臂4的上端轴孔间隙配合。其缺点是当耳环2扭动时,会带动连接臂4扭动,从而造成传感器连杆3a的扭动,影响传感器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能防止传感器连杆扭动的作动器外置传感器防扭结构,以避免因传感器连杆的扭动影响传感器的性能。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作动器外置传感器防扭结构,包括耳环、外置传感器、连接臂、锁紧垫片和挡环,外置传感器固定在作动器壳体上,外置传感器的连杆的端头伸出到作动器壳体右端面的右边,连杆的端头带有外螺纹,在耳环连接孔的左边有一个连接段,连接段的外形为台阶轴,该台阶轴的左段直径小于右段,连接臂的上端带有轴孔,上述台阶轴的左段插在连接臂的轴孔内,连接臂的下端有连接孔,连杆的端头穿过上述连接孔,通过两个螺母将连接臂的下端固定连杆的端头上,锁紧垫片套在耳环上、位于连接段的左边,锁紧垫片的左端面与作动器壳体内活塞杆的右端面贴紧,锁紧垫片的右端面与连接臂上端的左端面贴紧;其特征在于在连接臂的上端有一个轴承座,轴承安装在上述轴承座内,轴承内环的内孔套在连接段的左段上并保持间隙配合,轴承外环的左端面与轴承座的台阶端面贴紧,轴承外环的右端面与挡环贴紧,轴承的外环与轴承座的内孔过盈配合。本技术的优点是能防止传感器连杆扭动,避免了因传感器连杆的扭动影响传感器的性能和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I是目前一种带有外置传感器的作动器的耳环部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2,作动器外置传感器防扭结构,包括耳环2、外置传感器3、连接臂4、锁紧垫片5和挡环6,外置传感器3固定在作动器壳体I上,外置传感器3的连杆3a的端头伸出到作动器壳体I右端面的右边,连杆3a的端头带有外螺纹,在耳环2连接孔的左边有一个连接段2a,连接段2a的外形为台阶轴,该台阶轴的左段直径小于右段,连接臂4的上端带有轴孔,上述台阶轴的左段插在连接臂4的轴孔内,连接臂4的下端有连接孔,连杆3a的端头穿过上述连接孔,通过两个螺母将连接臂4的下端固定连杆3a的端头上,锁紧垫片5套在耳环2上、位于连接段2a的左边,锁紧垫片5的左端面与作动器壳体I内活塞杆的右端面贴紧,锁紧垫片5的右端面与连接臂4上端的左端面贴紧;其特征在于在连接臂4的上端有一个轴承座,轴承7安装在上述轴承座内,轴承7内环的内孔套在连接段2a的左段上并保持间隙配合,轴承7外环的左端面与轴承座的台阶端面贴紧,轴承7外环的右端面与挡环6贴紧,轴承7的外环与轴承座的内孔过盈配合。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当作动器耳环扭动时,会带动轴承内环一起扭动,但轴承外环固定不动,从而可防止连接臂及传感器连杆的扭动,避免了因传感器连杆的扭动影响传感器的性能和使用寿命。权利要求1.作动器外置传感器防扭结构,包括耳环(2)、外置传感器(3)、连接臂(4)、锁紧垫片(5)和挡环(6),外置传感器(3)固定在作动器壳体(I)上,外置传感器(3)的连杆(3a)的端头伸出到作动器壳体(I)右端面的右边,连杆(3a)的端头带有外螺纹,在耳环(2)连接孔的左边有一个连接段(2a),连接段(2a)的外形为台阶轴,该台阶轴的左段直径小于右段,连接臂(4)的上端带有轴孔,上述台阶轴的左段插在连接臂(4)的轴孔内,连接臂(4)的下端有连接孔,连杆(3a)的端头穿过上述连接孔,通过两个螺母将连接臂(4)的下端固定连杆(3a)的端头上,锁紧垫片(5)套在耳环(2)上、位于连接段(2a)的左边,锁紧垫片(5)的左端面与作动器壳体(I)内活塞杆的右端面贴紧,锁紧垫片(5)的右端面与连接臂(4)上端的左端面贴紧;其特征在于在连接臂⑷的上端有一个轴承座,轴承(7)安装在上述轴承座内,轴承(7)内环的内孔套在连接段(2a)的左段上并保持间隙配合,轴承(7)外环的左端面与轴承座的台阶端面贴紧,轴承(7)外环的右端面与挡环(6)贴紧,轴承(7)的外环与轴承座的内孔过盈配合。专利摘要本技术作动器外置传感器防扭结构,属于作动器设计技术,涉及对带有外置传感器的作动器的改进。它包括耳环(2)、外置传感器(3)、连接臂(4)和锁紧垫片(5)和挡环(6),其特征在于轴承(7)安装在连接臂(4)上端的轴承座内,轴承(7)外环的左端面与轴承座的台阶端面贴紧,轴承(7)外环的右端面与挡环(6)贴紧,轴承(7)的外环与轴承座的内孔过盈配合。本技术能防止传感器连杆扭动,避免了因传感器连杆的扭动影响传感器的性能和使用寿命。文档编号F16C9/04GK202690726SQ20122030171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6日专利技术者周蕾, 胡务农, 张超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第六一八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作动器外置传感器防扭结构,包括耳环(2)、外置传感器(3)、连接臂(4)、锁紧垫片(5)和挡环(6),外置传感器(3)固定在作动器壳体(1)上,外置传感器(3)的连杆(3a)的端头伸出到作动器壳体(1)右端面的右边,连杆(3a)的端头带有外螺纹,在耳环(2)连接孔的左边有一个连接段(2a),连接段(2a)的外形为台阶轴,该台阶轴的左段直径小于右段,连接臂(4)的上端带有轴孔,上述台阶轴的左段插在连接臂(4)的轴孔内,连接臂(4)的下端有连接孔,连杆(3a)的端头穿过上述连接孔,通过两个螺母将连接臂(4)的下端固定连杆(3a)的端头上,锁紧垫片(5)套在耳环(2)上、位于连接段(2a)的左边,锁紧垫片(5)的左端面与作动器壳体(1)内活塞杆的右端面贴紧,锁紧垫片(5)的右端面与连接臂(4)上端的左端面贴紧;其特征在于:在连接臂(4)的上端有一个轴承座,轴承(7)安装在上述轴承座内,轴承(7)内环的内孔套在连接段(2a)的左段上并保持间隙配合,轴承(7)外环的左端面与轴承座的台阶端面贴紧,轴承(7)外环的右端面与挡环(6)贴紧,轴承(7)的外环与轴承座的内孔过盈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蕾胡务农张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第六一八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