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茜宏专利>正文

一种电动车后平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50890 阅读:4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5 12:29
一种电动车后平叉,包括电动车的后平叉臂以及在后平叉两臂的每个臂后端各制有一只向后伸出的固定的夹持块,在夹持块的前后各打一个轴线垂直的通孔,且同一夹持块前后两孔间的最近距离大于电机轴直径;在固定夹持块垂直方向的一边有一只可活动的夹持块,在活动的夹持块上有两个轴线垂直的通孔,且这两个孔与固定夹块上的孔是可以对齐的;固定夹持块与活动夹持块通过穿在二者孔内的螺栓相连接,螺栓旋入螺母后可以调节固定夹持块与活动夹持块之间的距离。(*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车后平叉,属于电动车自行车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轮毂式电机在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摩托车上广泛使用,它是通过将电机轴安装在电机的后平叉装置上,实现驱动车辆行驶的。但是目前后平叉上用来固定电机轴的卡槽,往往是在方形管制作的后平叉臂的端头,通过直接冲压制作而成的;或是在椭圆形钢管制作的后平叉臂的端头焊上一块预先冲好槽的钢板制作而成。轮毂电机轴是通过螺母旋在电机轴的螺纹上与后平叉端头侧面夹紧固定的。这种设计方式的缺点是,由于卡槽是开口的,且电机轴与卡槽间存在间隙,在使用中易发生卡槽开口张开变大、最终导致电机轴固定不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后平叉上用来固定电机轴的卡槽易张开的缺点,现提出一种新的后平叉技术方案,在后平叉的每个臂后端分别用两个夹持块夹持住轴的两个平面,用螺栓收紧两个夹持块,使夹持块与电机轴的两个平面紧密接触从而牢牢固定电机轴。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后平叉的每个臂后端各制有一只向后伸出的夹持块,在夹持块上前后各打一个轴线垂直的孔,且同一夹持块前后两孔间的最近距离大于电机轴直径;在固定夹持块垂直方向的一边(上方或下方),有一只可活动的夹持块,在活动的夹持块上也钻有两个轴线垂直的通孔,且这两个孔与固定夹块上的孔是可以对齐的。将电机轴置于夹持块间并放置于两孔之间,然后将螺栓穿入孔内,旋上螺母(也可在一只夹持块的两个孔内分别加工公制内螺纹代替螺母),收紧螺栓使固定夹持块与活动夹持块的距离缩小将电机轴夹住,使电机轴的两个平行平面与夹持块紧密接触,这样电机轴就被夹持块牢牢夹紧了。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使电机轴的两个平行平面与夹持块紧密接触,电机轴不会松动。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I是活动夹持块在固定夹持块下方的电动车后平叉的侧面视图;图2是电动车后平叉的顶视图;图3是后平叉装上轮毂式电机后的侧面示意图;图4是后平叉装上轮毂式电机后从后面看的示意图;图5是活动夹持块在固定夹持块上方的后平叉侧面示意图。图中I.后平叉臂,2.固定夹持块,3.活动夹持块,4.轮毂式电机的轴,5.螺栓,6.螺母,7.轮毂式电机,8.夹持块上的孔。具体实施方式图I是活动夹持块在固定夹持块下方的电动车后平叉的侧面视图,图2是后平叉的顶视图,图中每个后平叉臂(I)的后端制有一只固定的夹持块(2),固定夹持块(2)上前后都钻有上下相通的孔(8);夹持块的垂直方向的一边有一只活动的夹持块(3),在活动的夹持块上钻有两个轴线垂直的通孔,且这两个孔与固定夹块上的孔是对齐的。夹持块上前后孔的最小距离应大于电机轴的直径,以使电机能前后调节位置。图3是电机装配于后平叉上的侧面示意图,图4是电机装配于后平叉上的后视图,图中轮毂电机(7)的轴(4)置于固定夹持块和活动夹持块之间并置于夹持块前后孔(8)之间,固定夹持块与活动夹持块通过穿在二者孔内的螺栓相连接,螺栓旋入螺母后可以调节固定夹持块与活动夹持块之间的距离,即在前后孔内都穿入合适大小的螺栓(5),然后在螺栓的螺纹端头旋上螺母¢),前后调节电机轴至合适的位置,适当的用力收紧螺母、螺栓,使夹块间的距离缩小,就可以使夹持块牢牢夹住电机轴。上述螺栓是旋在螺母上收紧的,也可以在某一夹持块的孔内加工与所用螺栓相配的公制螺纹以代替螺母,同样可以收紧夹持块夹住电机轴。 图5是活动夹持块在固定夹持块上方的后平叉侧面示意图。其与图I的区别是活动夹持块与固定夹持块的上下位置调换了一下,其他部分相同。权利要求1.一种电动车后平叉,包括电动车的后平叉臂以及在后平叉两臂的每个臂后端各制有一只向后伸出的固定的夹持块,其特征是在夹持块的前后各打一个轴线垂直的通孔,且同一夹持块前后两孔间的最近距离大于电机轴直径。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动车后平叉,其特征是在后平叉每个臂后端向后伸出的固定夹持块垂直方向的一边有一只可活动的夹持块,在活动的夹持块上有两个轴线垂直的通孔,且这两个孔与固定夹块上的孔是可以对齐的。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动车后平叉,其特征是固定夹持块与活动夹持块通过穿在二者孔内的螺栓相连接,螺栓旋入螺母后可以调节固定夹持块与活动夹持块之间的距离。专利摘要一种电动车后平叉,包括电动车的后平叉臂以及在后平叉两臂的每个臂后端各制有一只向后伸出的固定的夹持块,在夹持块的前后各打一个轴线垂直的通孔,且同一夹持块前后两孔间的最近距离大于电机轴直径;在固定夹持块垂直方向的一边有一只可活动的夹持块,在活动的夹持块上有两个轴线垂直的通孔,且这两个孔与固定夹块上的孔是可以对齐的;固定夹持块与活动夹持块通过穿在二者孔内的螺栓相连接,螺栓旋入螺母后可以调节固定夹持块与活动夹持块之间的距离。文档编号B62M7/12GK202686675SQ20122041020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8日专利技术者刘茜宏 申请人:刘茜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车后平叉,包括电动车的后平叉臂以及在后平叉两臂的每个臂后端各制有一只向后伸出的固定的夹持块,其特征是:在夹持块的前后各打一个轴线垂直的通孔,且同一夹持块前后两孔间的最近距离大于电机轴直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茜宏
申请(专利权)人:刘茜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