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小断面铸坯连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4960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金属连续铸造领域。主要适用于超小断面铸坯的连铸。其特征是采用由热顶结晶器和下结晶器组成的复合式结晶器。热顶结晶器内壁为直立面或斜面,其内有加热元件,底部为平底面或锥面;下结晶器为水冷结晶铜套,其内腔为直筒式。浇铸时,浸入式水口插入热顶结晶器,也可不用浸入式水口;不需连铸保护渣,钢液在热顶结晶器内不形成凝固壳。通过振动结晶器,由引锭杆开始拉坯,由拉坯机和拉矫机完成拉坯过程。(*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连续铸造领域。主要适用于浇铸30×30~65×65mm方坯、φ30~φ65mm圆坯、(10~40)×(100~600)mm薄板坯等小断面铸坯。在金属板坯的连铸中,其技术关键是连铸结晶器。现有的立式板坯连铸方法中,能浇铸铸坯厚度为40~50mm的结晶器分为两类一是漏斗型结晶器,如CN85101082A;二是复合式结晶器,如CN92206782.2、CN92103257.9。它们的共同特点是(1)结晶器上部均有一个上大下小的均匀变化的漏斗型区域,便于浸入式水口插入;(2)结晶器上部组合侧壁都具有一定导热能力的装置或部件,使钢液在上部一接触结晶器壁,即形成初生凝固坯壳。初生坯壳经过受力变形和凝固收缩,变成与结晶器下部相配合的直矩形截面。但上述专利仍存在如下共同缺点(1)初生坯在结晶器上部漏斗型区域内,温度较高,虽易变形,但强度极低,局部的应力集中就会导致坯壳拉裂,并由此而发生漏钢事故。(2)在初生坯壳由漏斗状向垂直矩形状过渡的过程中,由于变形,易在钢液的凝固前沿产生裂纹,影响钢的内部质量。(3)为了使浸入式水口插入结晶器中腔,结晶器上部尺寸必须保证上大下小逐渐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小断面铸坯连铸方法,所含装置中包括结晶器、引锭头、铸坯支承辊,拉坯辊、引锭杆、拉矫辊,连铸方式为立式,其特征在于:A、结晶器为热顶结晶器和下结晶器组成的复合式结晶器;热顶结晶器为钢体材料固定的多层复合耐火材料内衬组成的熔池,其内壁为直立面或斜面,底部为平底面或锥面;下结晶器为钢体材料固定的水冷结晶铜套,其内腔为直筒式;热顶结晶器和下结晶器以钢水通道相连,其连接处采用双层结构,上层为上水口砖,下层为连接件;热顶结晶器耐火材料内衬中埋入加热元件;B、浇铸时浸入式水口插入热顶结晶器中,无需连铸保护渣;C、采用密封浇铸;D、钢液通过钢水通道口接触下结晶器的水冷铜套时,开始振动结晶器;E、由引锭头...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干勇张柏汀倪满森张慧姬秀琴陈栋梁
申请(专利权)人:冶金工业部钢铁研究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