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车体焊接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49021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5 07: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工装。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适用各种车体焊接的工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多功能车体焊接工装包括一个焊接平台,焊接平台由若干焊接单元排成一排组成,每个焊接单元包括一个框架体,框架体两端各设置一个翻转台,翻转台上设置有作用在焊接平面上的压轴,两个翻转台之间设置有若干浮动梁,浮动梁和翻转台都与框架体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工装适用于不同车体的焊接。(*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工装,特别是涉及一种车体焊接工装。
技术介绍
目前用于焊接动车和城铁的工装无通用性,即使车型有很小的改动,也必须重新设计新工装,出现造成重复投入的现象,不仅浪费了资源,更延长了项目开发周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适用不同类型的车体焊接的工装。本技术多功能车体焊接工装,包括一个焊接平台,所述焊接平台由若干焊接单元排成一排组成,所述每个焊接单元包括一个框架体,所述框架体两端各设置一个翻转台,所述翻转台上设置有作用在焊接平面上的压轴,两个所述翻转台之间设置有若干浮动梁,所述浮动梁和所述翻转台都与所述框架体滑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多功能车体焊接工装,若干个焊接单元排成一排组成一个焊接平台,每个焊接单元设置有与框架体滑动连接的翻转台和浮动梁,就可以根据车体的尺寸适时调整工装的尺寸,适用不同类型车体的焊接。本技术多功能车体焊接工装,其中所述翻转台与所述框架体之间设置连接板,所述翻转台靠近所述浮动梁一端与连接板铰接,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框架体滑动连接。采用连接板结构可以使翻转台既可以翻转,又可以在框架体上沿焊接平台移动。本技术多功能车体焊接工装,其中所述框架体上设置若干液压驱动,所述液压驱动包括翻转台液压驱动和浮动梁液压驱动,所述翻转台液压驱动与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浮动梁液压驱动与靠近所述翻转台的所述浮动梁连接,采用液压驱动是为了节省人力,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本技术多功能车体焊接工装,其中所述每个液压驱动配设一个固定板和一个测距尺,所述固定板包括带有排孔的上板体、下板体,所述上板体固定在液压驱动的液压杆顶端,所述下板体固定在所述液压驱动液压杆下的所述框架体上,所述测距尺设置在所述下板体两边的所述框架体上。固定板的上、下板体都带有排孔,上、下板体排孔的间距是不一样的,上板体固定在液压杆顶端随液压杆做伸缩运动,下板体和测距尺都是沿液压杆运动方向设置在的框架体上,液压杆运动到一定长度时寻找上、下板体中完全对应的孔插入销栓固定,测距尺可以测量液压杆的伸长量,便于同其它液压驱动相配合。本技术多功能车体焊接工装,其中所述浮动梁上设置有若干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上表面固定与车体弧度相匹配的模块,采用此种结构可以更好地固定车体。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多功能车体焊接工装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多功能车体焊接工装焊接单元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多功能车体焊接工装焊接单元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多功能车体焊接工装焊焊接单元排列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图2及图3所示,本技术多功能车体焊接工装包括一个焊接平台,焊接平台由三个焊接单元排成一排组成,每个焊接单元包括一个框架体,框架体两端各设置一个翻转台2,翻转台2与框架体I之间设置两个连接板4,翻转台2靠近浮动梁3 —端与连接板4铰接,连接板4与框架体I滑动连接,翻转台2上设置有作用在焊接平面上的压轴21,两个翻转台2之间设置有若干浮动梁3,浮动梁3与框架体I滑动连接,浮动梁3上设置有四块定位块8,定位块8上表面固定与车体弧度相匹配的模块81,框架体I上设置若干液压驱动5,液压驱动5包括四个翻转台液压驱动51和四个浮动梁液压驱动52,四个翻转台液·压驱动51与分别与四个连接板4连接,四个浮动梁液压驱动52与两个靠近翻转台2的浮动梁3连接,每个靠近翻转台2的浮动梁3与框架体I连接处都连接一个浮动梁液压驱动52,每个液压驱动5配设一个固定板6和一个测距尺7,固定板6包括带有排孔的上板体、下板体,上板体固定在液压驱动5的液压杆顶端,下板体固定在液压驱动5液压杆下的框架体I上,测距尺7设置在下板体两边的框架体I上。本技术在使用时根据车体的长度选择焊接单元的个数,一般采用七个一排,根据车体的宽度调节翻转台液压驱动51调节两个翻转台2的距离从而调节焊接平台的宽度,通过浮动梁液压驱动52调节浮动梁3的距离,使用定位块8固定车体下表面,根据车体边缘的弧度调整翻转台2的翻转角度,通过压轴21固定车体的上表面,液压驱动5都是在平行焊接平台运动的,四个翻转台液压驱动51连接四个连接板4,靠近两端翻转台2的两根浮动梁3与框架体I连接处各设置一个浮动梁液压驱动52,每个液压驱动5都配设一个固定板6和一个测距尺7,固定板6包括带有排孔的上板体、下板体,上板体固定在液压驱动5的液压杆顶端,下板体固定在液压驱动5液压杆下的框架体I上,测距尺7设置在下板体两边的框架体I上,测距尺7可以测量两端的液压驱动5移动距离,使两边运动距离相等,也可以根据车体尺度调整液压驱动5的运动距离,固定板6的上、下板体排孔根据游标卡尺原理错位排列,可以很好地固定液压驱动5。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车体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焊接平台,所述焊接平台由若干焊接单元排成一排组成,每个所述焊接单元包括一个框架体(I ),所述框架体(I)两端各设置一个翻转台(2),所述翻转台(2)上设置有作用在焊接平面上的压轴(21),两个所述翻转台(2)之间设置有若干浮动梁(3),所述浮动梁(3)和所述翻转台(2)都与所述框架体(I)滑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功能车体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台(2)与所述框架体(I)之间设置连接板(4),所述翻转台(2)靠近所述浮动梁(3)—端与连接板(4)铰接,所述连接板(4)与所述框架体(I)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车体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体(I)上设置若干液压驱动(5),所述液压驱动(5)包括翻转台液压驱动(51)和浮动梁液压驱动(52),所述翻转台液压驱动(51)与所述连接板(4)连接,所述浮动梁液压驱动(52)与靠近所述翻转台(2)的所述浮动梁(3)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车体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液压驱动(5)配设一个固定板(6)和一个测距尺(7),所述固定板(6)包括带有排孔的上板体、下板体,所述上板体固定在液压驱动(5)的液压杆顶端,所述下板体固定在所述液压驱动(5)液压杆下的所述框架体(I)上,所述测距尺(7)设置在所述下板体两边的所述框架体(I)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车体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梁(3)上设置有若干定位块(8),所述定位块(8)上表面固定与车体弧度相匹配的模块(81)。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工装。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适用各种车体焊接的工装。本技术多功能车体焊接工装包括一个焊接平台,焊接平台由若干焊接单元排成一排组成,每个焊接单元包括一个框架体,框架体两端各设置一个翻转台,翻转台上设置有作用在焊接平面上的压轴,两个翻转台之间设置有若干浮动梁,浮动梁和翻转台都与框架体滑动连接,本技术工装适用于不同车体的焊接。文档编号B23K37/00GK202684362SQ20122023501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车体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焊接平台,所述焊接平台由若干焊接单元排成一排组成,每个所述焊接单元包括一个框架体(1),所述框架体(1)两端各设置一个翻转台(2),所述翻转台(2)上设置有作用在焊接平面上的压轴(21),两个所述翻转台(2)之间设置有若干浮动梁(3),所述浮动梁(3)和所述翻转台(2)都与所述框架体(1)滑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培良苏振佳王刚高安江宗岩王敬臣范圣文姜华英周
申请(专利权)人:龙口丛林中德车体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