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质合金工具的钎焊基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49009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5 07: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硬质合金工具的钎焊基体,包括带有焊接面的工具基体,所述焊接面上至少开设一条两端延伸至边缘外的贯通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在工具基体的焊接面上开设贯通槽,切断钎焊接头应力线,钎焊时可有效释放由于材质膨胀系数不同而集聚的应力,提高钎焊过程中接头处的排渣、排气效果,提高钎焊面的钎着率,改善钎焊接头处的实际连接强度;同时开设在焊接面上的贯通槽对工具的整体结构影响不大,不会影响工具结构性功能的实现。(*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硬质合金工具,尤其是涉及一种硬质合金工具的钎焊基体
技术介绍
硬质合金工具以其高硬度、高耐磨性在现代工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由于其主要构成元素一鹤的战略价值以及硬质合金自身强韧性的不足,硬质合伙工具常见的形式就是在工具的有效工作部位嵌合硬质合金块,所以硬质合金块是该工具实现切削功能以及抗磨损的关键部位,而嵌合硬质合金块的工具基体作为载体,要实现工具的结构性功能,同时可承受工具在工作过程中的冲击载荷,减少对硬质合金块的损害。工具基体和硬质合金块之间的嵌合就应用到了异种金属之间的钎焊连接技术。钎焊用的钎料是工具基体和硬质合金块之间的连接材料,要求对二者同时具有较高的冶金结合力,但对于异种金属间的钎焊连接,特别是硬质合金与普通金属的连接,由于二者之间的膨胀系数存在较大的差异,在钎焊过程中,两种金属的接头部位会存在较大的应力,虽然钎料在其中起着过渡连接 作用,可缓释掉一部分应力,但如果连接面积较大,仅依靠钎料过渡层去缓释应力,效果并不明显,应力过大时可导致硬质合金块开裂,造成工具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消除连接部位应力的硬质合金工具的钎焊基体。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的硬质合金工具的钎焊基体,包括带有焊接面的工具基体,所述焊接面上至少开设一条两端延伸至边缘外的贯通槽。所述贯通槽的截面形状为方形或圆弧形。所述贯通槽水平或/和垂直排列在所述焊接面上。所述贯通槽沿钎焊面的空间曲面表面分布。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在工具基体的焊接面上开设贯通槽,切断钎焊接头应力线,钎焊时可有效释放由于材质膨胀系数不同而集聚的应力,提高钎焊过程中接头处的排渣、排气效果,提高钎焊面的钎着率,改善钎焊接头处的实际连接强度;同时开设在焊接面上的贯通槽对工具的整体结构影响不大,不会影响工具结构性功能的实现。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实施例I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中工具基体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图。图4是图3中基体锥面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I :如图I、2所示,一般的硬质合金工具主要由硬质合金块3、钎料4和工具基体I组成,通过加热使钎料4部分熔化形成钎焊接头,从而将硬质合金块3和工具基体I连接起来。由于一般基体I的金属材料膨胀系数较硬质合金块3大,对于接头面积较大的硬质合金块的钎焊,在工件冷却过程中容易积累起较大的应力而得不到释放,这样便会使硬质合金块自身承受较大的拉应力从而可能导致硬质合金块3被拉裂。本技术通过在工具基体I的焊接面上开设贯通整个钎焊面的开放式贯通槽2,打断了基体钎焊面的连续性,使硬质合金块3所受到的拉应力被贯通槽2分割成若干个独立的单元,从而分散释放了硬质合金块3上的应力,降低或消除了硬质合金块3的开裂风险。实施例2:·对于结构特殊的合金工具如硬质合金钻头的钎焊,如图3、4所示,包括一个带有锥形头的基体柄5和一个硬质合金锥筒6,基体柄5的材质为45钢,硬质合金锥筒6为YG8。在受热过程中,YG8与45钢的热膨胀系数不同,会导致较大的应力应变,由于这种钻头的硬质合金呈锥筒形,其受热变形的拘束度较大,会产生较大的应力积累,从而易导致硬质合金的开裂。此外,由于锥筒结构在钎焊技术中属于封闭环境,在使用钎剂的钎焊过程中易造成排渣除气不畅的问题,从而影响钎料的钎着率,导致钎焊质量下降。因此,在钎焊时,要首先在基体柄5的锥形头上,对椎体尖部应削平,形成一个直径为6mm的锥顶平面7 ;接着,沿基体柄5圆锥体的方向,每隔15mm的轴向垂直距离,开出直径为3mm的环形的半圆弧槽8作为应力缓释槽;此外,还要沿圆锥面方向,开出一个直径为3_的半圆弧贯通槽9,连接从圆锥尖部到底部的所有半圆弧槽及锥顶平面。通过在这样的一个圆锥体上开出各种槽体,并与外界环境贯通,不仅可以释放硬质合金在钎焊时产生的应力,还为工件在钎焊时提供了排渣排气的通道,提高了工件的整体钎着率,减少了焊缝缺陷。权利要求1.一种硬质合金工具的钎焊基体,包括带有焊接面的工具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面上至少开设一条两端延伸至边缘外的贯通槽(2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硬质合金工具的钎焊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槽(2)的截面形状为方形或圆弧形。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硬质合金工具的钎焊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槽(2)水平或/和垂直排列在所述焊接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硬质合金工具的钎焊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槽(2)沿钎焊面的空间曲面表面分布。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硬质合金工具的钎焊基体,包括带有焊接面的工具基体,所述焊接面上至少开设一条两端延伸至边缘外的贯通槽。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在工具基体的焊接面上开设贯通槽,切断钎焊接头应力线,钎焊时可有效释放由于材质膨胀系数不同而集聚的应力,提高钎焊过程中接头处的排渣、排气效果,提高钎焊面的钎着率,改善钎焊接头处的实际连接强度;同时开设在焊接面上的贯通槽对工具的整体结构影响不大,不会影响工具结构性功能的实现。文档编号B23K33/00GK202684350SQ20122037365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31日专利技术者裴夤崟, 齐剑钊, 龙伟民, 马力, 马佳, 于新泉, 朱坤, 丁天然, 郭艳红, 邹伟 申请人:郑州机械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硬质合金工具的钎焊基体,包括带有焊接面的工具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面上至少开设一条两端延伸至边缘外的贯通槽(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夤崟齐剑钊龙伟民马力马佳于新泉朱坤丁天然郭艳红邹伟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机械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