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坯连铸机中间包控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48721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5 07: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板坯连铸机中间包控流装置。该控流装置包括湍流控制器、挡渣堰、挡渣坝,挡渣堰的上沿高于中间包正常浇注的钢水最高液面,但低于中间包溢流口涂抹料的工作面,挡渣堰与挡渣坝上下交错布置,挡渣坝的两端各有一个通孔;挡渣堰与湍流控制器中心距离a为400~600mm;挡渣坝与挡渣堰的中心距离b为300~400mm;中间包溢流口涂抹料的工作面与中间包包沿的距离y为120~160mm;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控流装置同比减少板坯中间包注余25%以上,使用寿命同比提高1倍,同比降低连铸耐材生产成本30%以上。(*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板坯连铸机中间包控流装置,属于钢铁冶金板坯连铸中间包工艺

技术介绍
在板坯连铸机中间包内设置控流装置,以改变钢水运行路线,延长钢水在中间包内的停留时间,具有促进夹杂物上浮排除,减少铸坯内部夹杂、改变夹杂物形态的冶金功能。控流装置一般由湍流控制器、挡渣堰、挡渣坝组成。目前板坯连铸机中间包内设置控流装置后,又出现新的技术问题(1)设置挡渣堰,不能把中间包内上浮的钢渣通过中间包溢流口定期的排出来,只能缩短中间包的连浇时间,导致连铸生产成本升高;(2)设置挡渣坝,在中间包停浇后,阻挡了部分钢水流出,由此增加了中间包注余,降低了板坯合格率;·控流装置不抗侵蚀、冲刷,使用寿命低,成为制约提高板坯连铸中间包寿命的瓶颈问题,导致连铸生产成本升高。CN101947643A公开了一种中间包坝堰控流装置,包括置在前部的挡渣堰、设置在挡渣堰后部的挡渣前坝以及设置在挡渣前坝后部的挡渣后坝;挡渣堰的形状为左侧面上下边都是外弧形的横截面为梯形的六面体;挡渣前坝的形状为上底面上下边都是下弧形的横截面为五边形的七面体;挡渣后坝的形状为长方体。该专利技术的缺陷1)挡渣堰的上沿与中间包的包沿平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板坯连铸机中间包控流装置,包括湍流控制器、挡渣堰、挡渣坝,湍流控制器安装在中间包注流冲击区包壁工作衬的内侧,其中心线与大包长水口的中心线重合,挡渣堰固定于中间包包壁工作衬上,挡渣坝固定于中间包包底工作衬上,其特征在于,挡渣堰(5)的上沿高于中间包正常浇注的钢水最高液面(10),且低于中间包溢流口涂抹料(1)的工作面,挡渣堰(5)与挡渣坝(6)上下交错布置,挡渣坝(6)的两端各有一个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洪建武光君郭伟达张佩
申请(专利权)人: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