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不锈钢生产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不锈钢水平连铸装置。
技术介绍
不锈钢连铸始于上世纪50年代,发展历史非常悠久。与不锈钢的模铸相比,不锈钢连铸不仅成品率的比率大为提高(至少为10%),而且每吨产品可以降低20-130kg的标准煤的能耗,尤其是连铸坯的组织均匀、偏析较小,因此已基本取代了模铸技术,成为不锈钢生产的主要工艺支柱。而水平连铸工艺的设备费用、占地面积以及运转费用等都比垂直连铸工艺的要少,并且由于铸件没有弯曲应力、内压小,发生的隆起也较少,因此,水平连铸由于其高的经济效益和好的产品质量获得了更多的青睐。然而水平连铸也难以避免这样的问题,即与铸模直接接触的不锈钢熔体由于铸模的冷却作用而较快发生凝固形成坯壳,而远离铸模的熔体则冷却较慢,形成的坯壳较薄,这种凝固速度的差别,使得坯壳较薄处由于强度小而产生纵向裂纹,严重时甚至发生拉漏。现有技术中常用来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是在铸模内壁上涂覆耐火陶瓷材料,从而降低铸模对熔体的传热冷却作用,然而由于连铸过程中熔体对耐火涂层的摩擦侵蚀非常严重,特别是铸模熔体出口侧,很容易产生涂层的剥离而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使得水平连铸连续稳定生产的不锈钢水平连铸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中对水平连铸装置的铸模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将铸模出口侧的内径设置为越靠近出口,内径越大,这样就能够有效缓和熔体或坯壳对于出口侧耐火涂层的摩擦侵蚀,从而延长了铸模的使用寿命。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不锈钢水平连铸装置,主要由钢水包、中间包、送料浇口、铸模、导向辊、夹紧辊构成,其特征在于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不锈钢水平连铸装置,主要由钢水包、中间包、送料浇口、铸模、导向辊、夹紧辊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铸模主要由铸模主体、断开环构成;所述铸模主体的内壁涂覆有耐火陶瓷层,并且在铸模主体的出口侧,越靠近出口,内径越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海滨,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鄞州东盟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