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一种双金属复合材料的制造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双金属挤压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双金属复合材料就是将两种具有不同性能的金属材料通过一定的加工工艺,将其复合为一体,使复合后的材料或零部件的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性能,以满足复杂的使用要求。目前,双金属复合材料的加工可以通过热浸镀、轧制等技术实现,但这些方法都需要多道工序,且例如轧制等技术主要应用于板材的制备。挤压包覆的的工艺是制备金属复合型材较好的方法。传统的连续挤压包括工艺如图I所示,包覆金属熔体I通过供给口 2供给到腔室3中,通过挤压出口 4被挤压包覆同时供给的芯线5从而复合成型。然而,上述制备工艺中,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受到包覆金属熔体压力的摩擦、冲击等影响,其形状难免会发生变化,从而最终导致挤压后型材表层的包覆金属层的厚度均匀性难以保证,重现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双金属挤压成型模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是—种双金属挤压成型模具,其包括一个用于容纳供给的芯线和包覆金属熔体的腔室、一个包覆金属熔体注入口和一个挤压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出口最内侧到所述包覆金属熔体注入口轴线的距离比所述包覆金属熔体注入口最外侧到腔室轴线的距离长,但比所述包覆金属熔体注入口最外侧到腔室轴线的距离的两倍短。本技术的优点是通过上述距离的合理设置,能够有效减少包覆金属熔体对于挤压出口的摩擦、冲击等造成的变形,从而保证了包覆金属层厚度的均匀性及型材的重现性。附图说明图I是传统双金属挤压成型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双金属挤压成型模具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金属挤压成型模具,其包括一个用于容纳供给的芯线和包覆金属熔体的腔室、一个包覆金属熔体注入口和一个挤压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出口最内侧到所述包覆金属熔体注入口轴线的距离比所述包覆金属熔体注入口最外侧到腔室轴线的距离长,但比所述包覆金属熔体注入口最外侧到腔室轴线的距离的两倍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海滨,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博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