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用于薄板坯连续铸造装置的铸坯导轨中,支撑导辊(6)被安放在对置的框架(9、10)上,通过拉杆(14、15)把定位面相靠的这些框架拉紧。 为实现一种带有用拉杆(14、15)以机械方式彼此拉紧的框架(9、10)的铸坯导轨,其中,安放在框架上的导辊(6)在板坯横截面上导致厚度偏差的不精确对中或不均匀热膨胀或磨损可以以简单的方式在铸造运作中得到补偿,在框架(9、10)彼此相配合的定位面之间布置有以拉杆膨胀方式设计的液压缸(17、18)。(*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薄板坯连续铸造装置的铸坯导轨,在此,导辊被安放在对置的框架上,通过拉杆把定位面相靠的这些框架拉紧。从DE-A12612094中已知一种铸坯导轨,其中,支撑导辊轴承的框架由多个拉杆连接,在此,框架构件的相互距离由位于杆上的环形角撑架和衬垫确定。用一个压力缸将两个以倾斜螺旋面的相互支撑着的衬套扭转,以便将框架拉紧。在连续夹紧过程中,将衬套沿卸荷方向扭转。从DE-A14306853中已知一种用于薄板坯铸轧连铸装置的铸坯导轨,其框架是通过活塞-汽缸-单元连接的,在此,在上和下框架的定位面之间,安置了一个环形液压缸和一个衬垫。借助这一装置,支撑在框架上的导辊在铸轧过程中可被调到三个确定的位置。这些已知的铸坯导轨成本高且易出故障。与此相反,本专利技术以下列问题为依据即在这类铸坯导轨中在除对准铸坯导轨以外的铸造运作过程中,确定板坯带横截面的实际的导辊间距取决于拉杆的偏压和温度。由于板坯带的横截面是由最终固化区域的实际辊间距确定的,因此结果可能使离开铸坯导轨的薄板坯具有楔形横截面。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实现一种带有用拉杆以机械方式彼此拉紧的框架的铸坯导轨,其中,安放在框架上的导辊在板坯横截面上导致厚度偏差的不精确对中或不均匀热膨胀或磨损可以以简单的方式在铸造运作中得到补偿。根据本专利技术,这一任务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的,即在框架彼此相配合的定位面之间布置有以拉杆膨胀方式设计的液压缸。通过这种方式,便能够在一个简单机械结构的并运行可靠的铸坯导轨中补偿在板坯横截面上的厚度偏差。同时,本专利技术还基于这样的知识,即待补偿的尺寸偏差可以通过拉杆可能的膨胀得到完全的补偿。根据另一个特征,本专利技术提出,在框架的定位面之间,环形液压缸环抱着拉杆。该环形液压缸经过一个阀门与一液压源相连接,通过一个由板坯厚度测量装置和计算机组成的控制装置,向该阀门传递控制信号。框架上对置的导辊列间的距离是以这样的方式校正的,即通过对板坯两侧厚度的连续测量测出板坯尺寸不足的一侧,用这一尺寸偏差来确定在板坯尺寸不足一侧的拉杆所需的膨胀且同时向液压缸施以所需压力。在向液压缸施加压力过程中,最好要考虑拉杆的偏差和/或在铸坯导轨区段内的油槽顶端位置。在附图中描述了一个具有本专利技术特征和优点的实施例,其中附图说明图1是薄板坯连铸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铸坯导轨的一个区段的侧视3是铸坯导轨在连续运行方向上的剖视图,和图4是带有附加供液控制装置的环形液压缸在图1中从原理上措述的连铸装置中,在薄板坯2的连铸铸模1之后布置一个由一个第一区段3和一个第二区段4组成的铸坯导轨。浇铸的板坯带2经过由支撑导辊6构成的铸坯导轨3、4被一个传送装置5输送,在此,液态金属直到流出区段4才由于降温而固化。在铸坯导轨3、4下方,由测量装置7对板坯2的厚度轮廓进行测量。此后通过一个偏转辊8,将板坯带2偏转。根据图2和3,铸坯导轨第二区段4的支撑导辊7被安放在对置框架9、10上。框架9、10两侧都有一些大致柱状的带有用于拉杆14、15的通孔13的端头11、12。拉杆14、15在其伸出框架9、10的端部上装有螺母16,由此便确定了支撑导辊6间的标准距离,并且因此也确定了固化板坯带2的厚度。在端头11、12彼此相配合的端面之间,布置了环抱拉杆14、15的环形液压缸17、18。凭借环形液压缸17、18,通过带螺母16的拉杆14、15,框架9、10被施以偏压,该偏压由未完全固化的板坯带的各个区段作用在铸坯导轨上的钢水静压力。给环形液压缸17、18配备了一个图4中所述的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由透镜组测量装置7、计算机19、液压源21、压力极限安全阀22和多通阀20组成。计算机把测量装置7测出的尺寸偏差加工成信号传给压力安全阀22和多通阀20,由此,为了获得均匀的横截面轮廓,处于板坯2尺寸不足一则的环形液缸17或被施加于拉杆14或15的所需膨胀相一致的压力,且由此获得了均匀的板坯横截面。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例。为了调节尺寸,特别还可以在配合面之间可更换地安置一些已知的可更换的衬垫,在此,在拉杆之外,在框架9、10之间布置了一些独立于拉杆14、15的普通液压缸。权利要求1.用于薄板坯连续铸造装置的铸坯导轨,在此,导辊被安放在对置的框架上,通过拉杆把定位面相靠的这些框架拉紧,其特征在于在框架(9、10)彼此相配合的定位面之间布置有以拉杆(14、15)膨胀方式设计的液压缸。2.根据权利要求1的铸坯导轨,其特征在于在框架(9、10)的定位面之间,环形液压缸(17、18)环抱着拉杆(14、15)。3.根据权利要求1的铸坯导轨,其特征在于该环形液压缸(17、18)经过一个多通阀(20)与一液压源(21)相连接,通过一个由板坯厚度测量装置(7)和计算机(19)组成的控制装置对该多通阀进行控制。4.根据权利要求1的铸坯导轨,其特征在于环形液压缸(17或18)仅配备给铸坯导轨两侧的拉杆(14或15)。5.用来调节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项或多项的铸坯导轨的对置框架的间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对板坯两侧厚度的连续测量测出板坯(2)尺寸不足的一侧,用这一尺寸偏差来确定在板坯尺寸不足一侧的拉杆(14或15)所需的膨胀,且同时向液压缸施以所需压力。全文摘要在用于薄板坯连续铸造装置的铸坯导轨中,支撑导辊(6)被安放在对置的框架(9、10)上,通过拉杆(14、15)把定位面相靠的这些框架拉紧。为实现一种带有用拉杆(14、15)以机械方式彼此拉紧的框架(9、10)的铸坯导轨,其中,安放在框架上的导辊(6)在板坯横截面上导致厚度偏差的不精确对中或不均匀热膨胀或磨损可以以简单的方式在铸造运作中得到补偿,在框架(9、10)彼此相配合的定位面之间布置有以拉杆膨胀方式设计的液压缸(17、18)。文档编号B22D11/128GK1137958SQ9610579公开日1996年12月18日 申请日期1996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1995年3月25日专利技术者H·施特罗伊贝尔 申请人:Sms舒路曼-斯玛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薄板坯连续铸造装置的铸坯导轨,在此,导辊被安放在对置的框架上,通过拉杆把定位面相靠的这些框架拉紧,其特征在于:在框架(9、10)彼此相配合的定位面之间布置有以拉杆(14、15)膨胀方式设计的液压缸。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H施特罗伊贝尔,
申请(专利权)人:SMS舒路曼斯玛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