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北大学专利>正文

电磁搅拌式流动控制结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4240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磁搅拌式流动控制结晶器,由结晶器、流动控制电磁磁极和电磁搅拌装置构成,在结晶器上部设置了流动控制电磁磁极,在结晶器的下部设置了电磁搅拌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同时具备电磁搅拌技术和流动控制技术的特点,实现了在同一结晶器上得到了两种不同控制功能的目的,且结构简单,加工制造方便。(*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冶金铸锭用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连铸用的电磁搅拌式流动控制结晶器。电磁搅拌(简称EMS)技术自20世纪70年代问世以来,已逐步发展成为连续铸钢领域的重要的相关技术之一。由于电磁搅拌的作用,改变了钢水凝固过程的流动、传热和传质条件,从而使连铸坯的表面质量及皮下质量得到明显的改善,而且,使铸坯的等轴晶率扩大,改善了中心偏析和中心缩孔,使连铸坯的内部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电磁搅拌的工作原理与普通异步电动机相类似,都遵守两个基本规律电磁感应和载流导体与磁场相互作用,即当钢水处于交变磁场中,在其内部产生感生电流,该电流与外加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磁力,推动钢水运动。电磁搅拌装置在铸机上的位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试验研究表明,安装在弯月面处的电磁搅拌装置其冷却效果最好,结晶器下部次之,二冷区更差。但是,在结晶器弯月面处进行电磁搅拌,负面作用很大,由于搅拌的作用,钢水液面的波动加剧,钢水卷渣就难以避免,另外,钢水液面的过分波动,也会加剧振痕等铸坯表面质量的恶化。因此,结晶器下部搅拌是目前主要的结晶器搅拌技术,但结晶器下部搅拌无法对整个结晶器的流动状态进行有效的控制,同时,在高拉速时也易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包含有结晶器在内的电磁搅拌式流动控制结晶器,其特征在于在结晶器的上部设置了流动控制电磁磁极,在结晶器的下部设置了电磁搅拌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广李东辉赫冀成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