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磁场下铜液脱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3829 阅读:3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关于铜液连铸中电磁脱氧方法。结晶器14内和热帽5内有含脱氧剂材料的衬套6,在连铸过程中对结晶器14内和热帽5中铜液施加交变电磁场。发明专利技术主体由热帽结晶器14、结晶器内壁9、电磁线圈8和13、含脱氧剂的衬套6和冷却水出水孔11所构成。(*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电磁场在连铸中脱除铜液中氧的方法。铜液中氧是有害杂质元素,须加以去除。在无氧铜中更是要求很低的氧含量。脱除铜液中的氧的方法主要有真空熔铸、木炭覆盖、青木脱氧等。但真空法效率低,设备投资大,成本高;木炭覆盖法的脱氧效率较低;青木脱氧法增加氢含量,脱氧效率也较低。除真空熔铸法,其他方法均存在浇注过程中易于产生二次氧化的问题。使得铜液中的氧含量增加。本专利技术的原理是在连铸结晶器中,施加交变电磁场和脱氧剂,使得铜液凝固界面变得平整,使得此处析出气体和夹杂物易于排除;电磁场还加速夹杂物和气体的传输及其与脱氧剂的反应,因而加速氧的排除;结晶器中的铜液在脱氧后随即被冷却凝固,避免了二次氧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连铸结晶器的上端加装耐热保温的热帽,热帽的内衬材料中含有脱氧剂;或者在结晶器内镶有含脱氧剂的衬套;在热帽和结晶器内壁的外侧装有电磁线圈,其中通有交变电流,向热帽和结晶器中的铜液施加交变电磁场;电磁场的频率在1Hz至30000Hz之间;结晶器内壁可为切缝分瓣结构,也可为无切缝的整体结构;铜液中的氧将与内衬中的脱氧剂反应,其产物从铜液中浮出,因而氧从铜液中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脱除铜液中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连铸过程中在结晶器内脱除铜液中氧;脱氧后的铜液就地凝固,避免铜液传输过程中的增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忠鸣邓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上大众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