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配合的快速接头、快速插头、中间接头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42263 阅读:3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4 23:14
一种快速接头,包括壳体,壳体的正面有L极腔、N极腔、E极腔,分别有L极卡口、N极卡口、E极卡口联通,壳体的背面有L极接头、N极接头、E极接头;与该快速接头配合的快速插头,包括片体,片体的正面有L极卡片、N极卡片、E极卡片,片体的背面有L极接片、N极接片、E极接片。使用是快速接头的背面与插座的L极、N极、E极连接,快速插头的背面与另一插座的L极、N极、E极连接,L极卡片、N极卡片、E极卡片分别卡入L极卡口、N极卡口、E极卡口内从而实现两个插座的对接。也可以再设置一中间接头,快速和快速插头通过中间接头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方便地实现两个插座之间的对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连接两个插座的连接件。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无法实现两个插座的对接,因此每个插座有需要有一根电线连接插头从市电取点。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目前无法实现两个插座的对接,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连接两个插座的。·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快速接头,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内设有L极腔、N极腔、E极腔,所述壳体的正面开设有与所述的L极腔联通的L极卡口、与所述的N极腔联通的N极卡口、与所述的E极腔联通的E极卡口; 所述的壳体内设有L极片、N极片及E极片,所述L极片的尾部从所述壳体的背部伸出从而形成L极接头,所述N极片的尾部性所述壳体的背部伸出从而形成N极接头,所述E极片的尾部从所述壳体的背部伸出从而形成E极接头; 所述L极片在所述的L极腔内形成L极触片,所述的N极片在所述的N极腔内形成N极触片,所述的E极片在所述的E极腔内形成E极触片。进一步,所述的E极卡口呈条状,所述E极触片包括一分叉头,所述的分叉头位于所述的E极腔内; 所述的L极卡口由横向的L极卡入口和竖向的L极下滑口组成,所述的L极下滑口与所述的L极卡入口联通; 所述的N极卡口由横向的N极卡入口和竖向的N极下滑口组成,所述的N极下滑口与所述的N极卡入口联通;所述的L极触片位于所述L极腔的底面上,所述的N极触片位于所述N极腔的底面上。进一步,所述的L极下滑口与所述L极卡入口的外缘衔接,所述的N极下滑口与所述N极卡入口的外缘衔接。一种与前述快速接头配合的快速插头,包括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片体上设有L极插片、N极插片、E极插片;所述的L极插片在所述片体的正面形成L极卡片,所述的L极插片在所述片体的背面形成L极接片,所述的L极卡片与快速接头的L极卡口相适配; 所述的N极插片在所述片体的正面形成N极卡片,所述的N极插片在所述片体的背面形成N极接片,所述的N极卡片与快速接头的N极卡口相适配; 所述的E极插片在所述片体的正面形成E极卡片,所述的E极插片在所述片体的背面形成E极接片,所述的E极卡片与快速接头的E极卡口相适配。进一步,所述的L极卡片包括从所述片体的正面向前延伸的L极滑入片、由所述L极滑入片前端向内折的L极卡入片,所述的L极滑入片与所述的L极下滑口相适配,所述的L极卡入片与所述的L极卡入口相适配; 所述的N极卡片包括从所述片体的正面向前延伸的N极滑入片、由所述N极滑入片前端向内折的N极卡入片,所述的N极滑入片与所述的N极下滑口相适配,所述的N极卡入片与所述的N极卡入口相适配; 所述的E极卡片在片体的正面形成E极卡头,所述的E极卡头与所述的分叉头相适配。一种与前述快速接头及快速插头配合的中间接头,包括接头体,所述接头体的正面设有L极联接片、N极联接片、E极联接片,所述的L极联接片与所述快速接头的L极卡口适配,所述的N极联接片与所述快速接头的N极卡口适配,所述的E极联接片与所述快速接头的E极卡口适配; 所述接头体内设有L极联接腔、N极联接腔、E极联接腔,所述L极联接片在所述的L极 联接腔内形成L极对接片,所述的N极联接片在所述的N极联接腔内形成N极对接片,所述的E极联接片在所述的E极联接腔内形成E极对接片; 所述接头体的背面开设有与所述的L极联接腔联通的L极对接卡口、与所述的N极联接腔联通的N极对接卡口、与所述的E极联接腔联通的E极对接卡口 ; 所述的L极对接卡口与所述快速插头的L极卡片适配,所述的N极对接卡口与所述快速插头的N极卡片适配,所述的E极对接卡口与所述快速插头的E极卡片适配。进一步,所述的L极联接片包括从所述接头体的正面向前延伸的L极滑接片、由所述L极滑接片前端向内折的L极联卡片,所述的L极滑接片与所述快速接头的L极下滑口相适配,所述的L极联卡片与所述快速接头的L极卡入口相适配; 所述的N极联接片包括从所述接头体的正面向前延伸的N极滑接片、由所述N极滑接片前端向内折的N极联卡片,所述的N极滑接片与所述快速接头的N极下滑口相适配,所述的N极联卡片与所述快速接头的N极卡入口相适配; 所述的E极联接片在接头体的正面形成E极联卡头,所述的E极联卡头与所述快速接头的分叉头相适配; 所述的E极对接卡口呈条状,所述E极对接片包括一对接分叉头,所述的对接分叉头位于所述的E极联接腔内,所述的对接分叉头与所述快速插头的E极卡头相适配; 所述的L极对接卡口由横向的L极对接卡入口和竖向的L极对接下滑口组成,所述的L极对接下滑口与所述的L极对接卡入口联通,所述的L极对接卡入口与所述快速插头的L极卡入片适配,所述的L极对接下滑口与所述快速插头的L极滑入片适配; 所述的N极对接卡口由横向的N极对接卡入口和竖向的N极对接下滑口组成,所述的N极对接下滑口与所述的N极对接卡入口联通,所述的N极对接卡入口与所述快速插头的N极卡入片适配,所述的N极对接下滑口与所述快速插头的N极滑入片适配; 所述的L极对接片位于所述L极连接腔的底面上,所述的N极对接片位于所述N对接极腔的底面上。一种使用前述快速接头和快速插头连接两个插座的方法,将所述的快速接头置于插座内的端部,快速接头的正面朝外且快速接头的正面外露,所述快速接头的L极接头与插座内的L极相连接,所述快速接头的N极接头与插座内的N极连接,所述快速接头的E极接头与所述插座内的E极连接; 将所述的快速插头置于另一插座内的端部,快速插头的正面朝外且快速插头的正面外露,所述快速插头的L极接片与插座内的L极连接,所述快速插头的N极接片与插座内的N极连接,所述快速插头的E极接片与插座内的E极连接; 所述快速插头的L极卡片卡入所述的所述快速接头的L极卡口内且与快速接头的L极触片相接触,所述快速插头的N极卡片卡入所述的所述快速接头的N极卡口内且与快速接头的N极触片相接触,所述快速插头的E极卡片卡入所述的所述快速接头的E极卡口内且与快速接头的E极触片相接触,从而将两个插座对接。一种使用前述快速接头、快速插头、中间接头连接两个插座的方法,将所述的快速接头置于插座内的端部,快速接头的正面朝外且快速接头的正面外露,所述快速接头的L极接头与插座内的L极相连接,所述快速接头的N极接头与插座内的N极连接,所述快速接头的E极接头与所述插座内的E极连接; 将所述的快速插头置于另一插座内的端部,快速插头的正面朝外且快速插头的正面外露,所述快速插头的L极接片与插座内的L极连接,所述快速插头的N极接片与插座内的N 极连接,所述快速插头的E极接片与插座内的E极连接; 所述中间接头的L极联接片卡入所述快速接头的L极卡口内且与快速接头的L极触片相接触,所述中间接头的N极联接片卡入所述快速接头的N极卡口内且与快速接头的N极触片相接触,所述中间接头的E极联接片卡入所述快速接头的E极卡口内且与快速接头的E极触片相接触; 所述快速插头的L极卡片卡入所述的所述中间接头的L极对接卡口内且与中间接头的L极对接片相接触,所述快速插头的N极卡片卡入所述的所述中间接头的N极对接卡口内且与中间接头的N极对接片相接触,所述快速插头的E极卡片卡入所述的所述中间接头的E极对接卡口内且与中间接头的E极对接片相接触,从而将两个插座对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可方便地将两个插座对接起来。附图说明图I是快速接头的正面示意图。图2是快速接头的背面示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快速接头,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内设有L极腔、N极腔、E极腔,所述壳体的正面开设有与所述的L极腔联通的L极卡口、与所述的N极腔联通的N极卡口、与所述的E极腔联通的E极卡口;所述的壳体内设有L极片、N极片及E极片,所述L极片的尾部从所述壳体的背部伸出从而形成L极接头,所述N极片的尾部性所述壳体的背部伸出从而形成N极接头,所述E极片的尾部从所述壳体的背部伸出从而形成E极接头;所述L极片在所述的L极腔内形成L极触片,所述的N极片在所述的N极腔内形成N极触片,所述的E极片在所述的E极腔内形成E极触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松青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汉嘉电器有限公司哈里森·詹姆斯·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