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快速接头上的卡套,所述卡套包括圆形本体,在本体的中下段形成数道等间隔设置的卡体,还公开了一种制造该卡套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得产品弹性好、硬度高,卡扣牢固,使用寿命长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ー种具有弾性好、硬度高的特性的用于快速接头上的卡套以及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快速接头中的关键部件卡套都使用硬普通铜合金加工,由于快速接头中的卡套性能要求其使用的材质具有硬度高、弾性好的特点,普通铜合金材料很能难达到设计要求,满足不了快速接头卡套在实际使用效果。使用普通铜合金加工的卡套在使用时由于其硬度底、弹性差导致卡套倒齿不容易卡入尼龙软管或者是卡的太紧,造成快速接头与连接尼龙软管脱离或卡死现象,导致快速接头性能失效或性能降低,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采用弹性好、硬度高快速接头卡套用铜合金加工的卡套,有效解决了利用普通铜合金加工的卡套性能不足现象。由上可知,解决这些问题已是迫在眉睫!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对此做了深入的研究,设计出一种用于快速接头上的卡套,弾性好、硬度高,还设计出一种制造该卡套的方法,所得产品的抗拉强度> 450N/_2,硬度>130HV,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性好、硬度高的用于快速接头上的卡套。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用于快速接头上的卡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套包括圆形本体,在本体的中下段形成数道等间隔设置的卡体。该结构的设置,使得卡套上的卡体存在一定的弾性,在软管伸入时,卡体被撑开,利于软管伸入;当软管被拉出时,卡体受到拉カ而一定程度的收缩,当卡体ー收缩,其上的倒齿越被扣入软管中,卡扣更加紧密,牢固度提高。进ー步,所述卡体的外壁包括一直面段和斜面段,在斜面段的末端设有小直面段;所述卡体的内壁包括ー长直面段和段斜面段,在长直面段和短斜面段的连接处设有倒齿结构。进一歩,所述卡体的上端外壁上设有外凸的凸体。该结构的设置,能够利于卡套放置在快速接头中的固定套内时防止卡套不被拉出。进ー步,所述倒齿结构的设置位置低于直面段和斜面段的连接处。该结构的设置,其设置位置与卡体内壁在同意平面,当软管伸入时,能实现卡扣,而斜面段的设置,能利于软管的回旋,方便卡扣。进ー步,所述倒齿结构包括两层并列间隔设置的倒齿。该结构的设置,能够增加倒齿与软管之间的卡扣,两层倒齿,能提高卡扣紧密,使得软管不容易脱开,提高连接牢固度。与单层倒齿相比较,本专利技术产品在连接软管上牢固度大大提高,软管也不容易被拉断或者脱开。在使用 过程中,当软管伸入碰及倒齿时,倒齿就卡入软管的外壁,当软管越往外拉,倒齿卡入的深度越深,达到连接越牢固、插入后不容易被拔出的效果。在实际使用吋,卡套套接在固定套内,将软管插入卡套内部,再将软管拉出,此时软管与卡套上的倒齿相扣,软管受到倒齿的拉力,倒齿卡入卡套外壁,由于向外的拉カ,卡套被拉出,由于固定套的存在,卡套与固定套之间相抵,受到固定套的阻力,卡套上的卡体形成一定的回缩,卡体进ー步卡紧软管,实现卡套与软管之间的卡扣牢固度,连接紧密。用于快速接头上的卡套,用铜合金制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铜合金包括以下成分,各种成分的重量百分比如下铜(Cu) 58. 0 61. 0 % ;铅(Pb) I. 8 3. 7% ;铁(Fe) < 0. 2% ;铁(Fe) + 锡(Sn) < 0. 6% ;Il(Ni) 0. 02 0. 05% ;铬(Cr) 0. I 0. 15% ;钛(Ti) 0. 02 0. 05% ;锑(Sb) 0. 05 0. 1% ; 其余为锌。进ー步,铜(Cu)58. 0 61. 0 % ;铅(卩13) I. 8 3. 7% !锌^打); 本专利技术中,铜添加,其主要是保证卡套弹性,而铅、铬等元素是提高卡套的硬度。本专利技术所得产品在长时间使用不会出现快速接头软管脱落现象。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ニ,提供ー种制造用于快速接头上的卡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歩,先将铜锭置入熔炉中,进行熔化; 第二步,依次后加入其它元素; 第三歩,经熔炼搅拌均匀后,析出溶液中气体及杂质。再将熔炉温恒定在1000-1200°C。第四步,通过铜棒挤出机挤出,通过拉制机拉制成型; 第五步,在600°C 650°C退火炉中进行退火处理后自然冷却,完成产品。本专利技术配方合理、方便,技术成熟,成本低,通过按比例加入铜、铅、锌、锡、镍等元素,配合热处理可使其抗拉强度> 450N/mm2,硬度> 130HV。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弹性好、硬度高,其抗拉强度> 450N/mm2,硬度>130HV。为了进一歩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阐述。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中卡套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_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ー步说明。參考附图1,本实施例公开了ー种用于快速接头上的卡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套I包括圆形本体,在本体的中下段形成数道等间隔设置的卡体3。所述卡体3的外壁包括一直面段6和斜面段7,在斜面段7的末端设有小直面段8 ;所述卡体3的内壁包括ー长直面段9和段斜面段10,在长直面段9和短斜面段10的连 接处设有倒齿结构。所述卡体3的上端外壁上设有外凸的凸体11。所述倒齿结构的设置位置低于直面段6和斜面段7的连接处。为了提高卡扣性能,所述倒齿结构包括两层并列间隔设置的倒齿13。这与单层倒齿相比较,本专利技术产品在连接软管上牢固度大大提高,软管也不容易被拉断或者脱开。本专利技术在实际使用时,卡套I套接在固定套内,将软管插入卡套I内部,再将软管拉出,此时软管与卡套I上的倒齿13相扣,软管受到倒齿13的拉力,倒齿13卡入卡套I外壁,由于向外的拉力,卡套I被拉出,由于固定套的存在,卡套I与固定套之间相抵,受到固定套的阻力,卡套I上的卡体3形成一定的回缩,卡体3进ー步卡紧软管,实现卡套I与软管之间的卡扣牢固度,连接紧密。用于快速接头上的卡套,用铜合金制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铜合金包括以下成分,各种成分的重量百分比如下铜(Cu) 58. 0 61. 0 % ;铅(Pb) I. 8 3. 7% ;铁(Fe) < 0. 2% ;铁(Fe) + 锡(Sn) < 0. 6% ;Il(Ni) 0. 02 0. 05% ;铬(Cr) 0. I 0. 15% ;钛(Ti) 0. 02 0. 05% ;锑(Sb) 0. 05 0. 1% ; 其余为锌。进ー步,铜(Cu)58. 0 61. 0 % ;铅(Pb) I. 8 3. 7% ;锌(Zn); 本专利技术所得产品在长时间使用不会出现快速接头软管脱落现象。实施例I 用于快速接头上的卡套,用铜合金制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铜合金包括以下成分,各种成分的重量百分比如下铜(Cu) 58. 0 % ;铅(Pb) 3. 7% ;铁(Fe) < 0. 2% ;铁(Fe) + 锡(Sn) < 0. 6% ;Il(Ni) 0. 05% ;铬(Cr) 0. 1% ;钛(Ti) 0. 02% ;锑(Sb) 0. 05% ; 其余为锌。所得产品弹性好、硬度高,其抗拉强度> 450N/mm2,硬度>130HV。实施例2 用于快速接头上的卡套,用铜合金制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铜合金包括以下成分,各种成分的重量百分比如下铜(Cu) 61. 0 % ;铅(Pb) I. 8% ;铁(Fe) < 0.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快速接头上的卡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圆形本体,在本体的中下段形成数道等间隔设置的卡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波,周志翔,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波士特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